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2005—2011年福建省6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定量分析福建省县域城市化效率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格局.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城市化效率总体处于递减趋势,技术进步的无效变动是导致福建省整体城市化效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福建省城市化综合效率空间差异显著,呈正偏态分布,效率较低县域所占比例略大;"富裕层面"上的高效城市化和"贫困层面"上的高效城市化并存;绝大部分县市仍以规模增长为主,尚未从技术层面上提高城市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发展水平最直接的体现是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因此,可以从资源物化的角度,以物质积累程度来反映地区发展水平与潜力.为此,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构建MDI模型,以县域为单位,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2001-2010年湖北省分县物质积累指数,并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湖北省物质积累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北省分县物质积累水平各等级的县域数量从低到高依次减少,成倒金字塔形;以111°E经线为界,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东西部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贫困县地区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山西县域经济中,在资源型地区,存在着对资源产业大规模的物质资本投资会挤出人力资本投入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本相对匮乏。要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的关系,完善县域经济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关中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经济卖力、生态环境是影响关中城市群综合发展差异的主要因子,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距小于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农业发展、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水平的差距;关中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呈单核结构,具有南北分异、东西差异、高值中心集中的特点,在大城市影响的范围内,距离市域核心越远,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下降越快,区域整体发展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也比较突出,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分布。以2014年福建省67个县(市、市辖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县市区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依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全局Moran's I值、Local Moran's I值和Getis-Ord Gi*指数。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2/3的县市经济表现为空间正相关,1/3县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热点区为中南部沿海县市、闽中戴云山脉中南部西侧县市两大轴状空间结构。最后探索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以期为该省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不同区域居住的人们收入水平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高,甚至出现了优秀人才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或重点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个区域的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通过分析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地域之间生产力、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流动性、生活成本开支的差异。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大力发展和完善基础性教育,以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促进优化区域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控制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活成本,打破就业障碍和壁垒。  相似文献   

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域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主要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区域内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明显的差距。建议应通过大力发展交通业、进一步强化区域中心城区的辐射功能、积极打造全域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及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6,(4):46-51
皖北地区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各地方社会保障服务供给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运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对该区域社会保障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皖北区域在社会保障服务差异不仅体现在皖北地区内部各市间,在各市所属县域内部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皖北内部各市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各市所属县域内部城乡间的差异。因此解决各区域间县域内部之间城乡差异是问题关键。为此针对皖北地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县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是省级区域的重要单元,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构成部分.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反映了省域经济的不平衡.本文研究贵州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对贵州区域经济差异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区域发展差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创建教育强县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任务。“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这八个字的本质涵义,即指县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目前我省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一、率先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均衡发展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条件,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区域之间(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和城乡之…  相似文献   

11.
三明——沙县市县一体化战略是福建内陆城市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实施三明——沙县市县一体化战略,核心是“城市空间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重点是“潜力用地挖掘”,实质是“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福建省内陆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秦汉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融合情况 ,认为在秦朝和西汉前期 ,福建地区的主要民族是闽越人 ,其主要经济形态是封建社会经济 ,而偏远山区则仍为部落经济。经过汉王朝的多年努力 ,至东汉时期 ,闽越王国的大部分越人已经融入汉族。福建地区普遍建立了县级行政机构 ,经济、文化逐步走上了与中原开放交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县域工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经济不明显和县域之间产业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可因地制宜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福建渔家女文献梳理和文化元素统计基础上,运用女性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解读惠安女文化景观构造特征和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惠安女文化萌芽于隋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惠安女文化景观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以泉州港为中心的沿海半岛地区;惠安女在工种方面已超出传统中国女性从事职业类型,服饰体现海洋文化特征,婚俗表现出向父系过渡遗留和对劳动力争夺的结果,并建立起互助、自救等社会组织.惠安女文化景观是沿海地理环境特征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福建山区有较大发展,但又面临一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协调这些关系对山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讨论协调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全面发展的利益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利益关系,并建立沿海地区与山区利益协调机制,这可为政府发展山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对农业生产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承灾体视角,以绵阳市为研究区,以区县为统计单元,采用该市农业局灾情统计数据并将农业人口因素纳入,进行农业灾情空间差异分析.在对各区县农业各子系统进行灾情分析后,汇总得出各区县农业系统总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县农业人口人均农业经济损失.研究得出,农业总的经济损失最重、较重、较轻的3类区县依次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三台;游仙、涪城、盐亭、梓潼;农业人均损失最重、较重、较轻的3类区县依次为平武、北川;三台、安县、江油;涪城、游仙、盐亭、梓潼.表明各区县总的经济损失与人均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二者存在差异.据此指出,在灾后重建资金投放中,不仅应考虑各区县总的经济损失的差异,还应综合考虑人均损失的不同.最后提出恢复重建地震灾区农业生产体系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县为单位,村庄在“县-乡镇-村” 三个层次空间规划中的管控深度,亟需理论与实践的广泛探索。 以福建沿海城乡高度连绵地区为视角,以福清案例为支撑,探索县级层面全域划定村庄管控边界的典型做法,结合“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强有力的配套政策,“自上而下” 实现县级政府对村庄无序蔓延等建设乱象的整治,更深层次探索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城乡治理新模式,为同类地区村庄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辽宁省县(市)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发现其总体水平发展相对落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间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对辽宁、江苏和浙江三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快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是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发展,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飞地工业",鼓励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县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闽台关系就特别密切,不可分割。在血缘上,闽台人民同根所生,血脉相连;在经济上,闽台人民共创家园,经济互补;在文化上,闽台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