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4):I0002-I0002
美国埃弗格莱兹国家公园几乎占了北美大陆佛罗里达半岛的整个南部,还包括从岸边到佛罗里达群岛的一部分水域,其主要财富为热带沼泽和红树丛林,它们为各种稀奇古怪的鸟类比如蛇鹈提供栖息场所。蛇鹈是热带内陆水鸟,颈细长如蛇,嘴尖无喉囊,善于潜水,用嘴当鱼叉叉鱼。图片上的蛇鹈正在树枝上晾晒羽毛。蛇鹈在湖泊或沼泽地栖身,专靠捕鱼为生。它的脂肪腺欠发达,所以羽毛不像一般水鸟那么油光锃亮。美国国家公园的珍奇鸟类——蛇鹈  相似文献   

2.
正同学们都知道,小狗、小猫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这是共识。那么,问题来了,植物也有胎生的吗?可别太惊讶,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同学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植物馆看看神奇的胎生植物——红树林吧!红树林不红首先,要和同学们明确一点,红树林并非树名,而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一种特殊的小型生态系统。左图的红树林是最典型的代表——红树科红树属的红海榄,它有着像三脚架一样的支柱根,将身体稳稳地扎在水中。树上挂着一条条状如铅笔似的东西,远远望去,满目绿意。一棵棵植株也就一两米高,矮胖矮胖的。是不是和你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呢?而且,这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红树林?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常说,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但这并不是一条死定律,因为有些鱼,离开水了也能活。花溪鳉鱼(又叫红树鳉)就是其中一种,它们主要生活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沼泽中。每当沼泽干涸的时候,花溪鳉鱼就会游出水面,躲到陆地上腐烂的树枝或树干中。它们的秘诀是,临时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和新陈代谢方式,使自己能够呼吸空气。变身之后的花溪鳉鱼,腮就负责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皮肤则负责将废物排出体外。它们一次性离开水生活的时间最多可达2个多月。如果重返合适的沼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故乡》里,描写过闰土到海边抓跳鱼的情景,那黑不溜秋、潮落而跳的“跳跳鱼”模样怪异,着实招人喜爱。在我国南方漫长的海岸线上,栖息着大量活蹦乱跳的“跳跳鱼”,人们按它的生活习性,给它起了个绰号叫“泥猴”。泥猴体态扁圆,鱼身长10厘米~17厘米,背部苍黑,腹灰白,  相似文献   

5.
犰狳(读作"球鱼")是美洲特有的珍稀动物,主要栖息在树林、草原和沙漠地带,别看它外表傻模傻样,动作缓慢笨拙,却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6000万年,它们的古老程度可以赶上恐龙了。  相似文献   

6.
点点滴滴     
“缘木求鱼”是一句讥笑那些做事不得其法的人的话。真的,爬到树上去逮鱼,岂不徒劳?但是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在西非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岸,包括我国南部地区在内,生活着一种水陆两栖的会爬树的鱼。对于这种鱼,的确是可以“缘木”去“求”的。这种鱼的奇异特性引起了科学家和旅行家们的很大兴趣。它经常会从海水中跳到平坦的沙滩上或潮湿的低洼地上,因此被叫做弹涂  相似文献   

7.
鱼会飞翔,鸟会潜水,兽会下蛋,虫会变色……在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事还真不少哩!你有没有听说过,海洋里面也有“小刺猬”呢?它就是会变成刺球的鱼——刺鲀。刺鲀属于刺鲀科,它的种类有很多,如大斑刺鲀、眶斑刺鲀、短刺鲀等。刺鲀大都栖息在热带海洋中。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沿海,其最大体长可达350毫米左右,这种鱼虽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却是一种令人喜爱的观赏鱼类。凡是在水族馆中见过它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5):465-466
全球有真红树植物70种,它们大部分分布在东南亚沿海。这些特殊植物是新碳骨架小分子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南海海洋所吴军研究员及其课题组自2001年以来对产自我国海南的木果楝、老鼠筋等数种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于2004年发现了一类有昆虫拒食活性的新柠檬苦素的原乙酸酯类型,研究结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上。  相似文献   

9.
老虎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约4 0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猫科动物的祖先灵猫就已经生活在古代森林里。灵猫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擅长爬树。与灵猫一样,早期的猫科动物,也是训练有素的杀手,它们先是栖息在树上,然后才到地面上生活。大约2 000万年前,猫科动物们开始到地面上寻找更大的猎物。它们逐步掌握了追踪和伏击的技巧,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猎手。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的郑州,阳光明媚,万人聚集,河南省人民会堂广场上空,10个红色的大型气球升起,100多平方米的红色横幅和显眼的蓝色横幅格外醒目."咚锵一咚咚锵"的大型盘鼓表演、鸣响的礼炮、飞扬的礼花、整齐的方队……激情四溢、夺人耳目.2005年河南省"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幕式暨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示和万人签名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宣传周"激情开幕.  相似文献   

11.
正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以昆虫为食。它们的捕食方式各式各样,例如,蜘蛛张上一张大网"守株待兔",鸟儿用它们又尖又长的喙发起攻击。变色龙以活物为食,从不吃素,捕食手段堪称一绝。变色龙舌头捕食如闪电变色龙是非常奇特的爬行动物,主要栖息在树上。BBC网络频道的一段视频用慢镜头向人们展现了一只豹纹变色龙攻击一只蟋蟀的惊人画面,这种变色龙生活在温暖而潮湿的马达加斯加  相似文献   

12.
林-牧-粮生态系统试验小区,是去冬确定建立的。试验小区面积165亩,在松塘小流域的西北端,由丘、坡、谷、草甸、沼泽地等多种地貌组合而成。规划设计者们,拟在千烟洲原已建成的“丘上林果丘间塘,河谷滩地草、鱼、粮;畜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两兴旺”的大模式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有水田种粮食,有旱坡地种精饲料,有林缘坡地和林下种植多年生牧草,丘间有塘可养鱼、鸭,丘上有针阔用材与经济林种混交;牛、羊、鹅、鸡等畜禽栖息其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种奇异的热带鱼的捕食方法十分巧妙,它们的这种技能令板球队员和棒球运动员羡慕不已. 这种叫神射手的热带鱼,以能够准确地喷水击中悬挂枝头毫无准备的昆虫而闻名于世.不过,光把美味击落不是它们的最终目的,因为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红树林湿地既是神射手鱼栖息的地方,那里也聚集着许多对免费午餐兴高采烈的竞争者,所以,神射手还必须尽可能快地得到它的食物.  相似文献   

14.
螃蟹是甲壳动物蟹类的俗称。它的种类非常多,我国約有二、三百种,食用螃蟹也相当多,市場上常見的梭子蟹、青蟹、日本蟳和河蟹(中华絨螯蟹)等都是食用蟹。螃蟹多栖息在近海与浅海的水域里,淡水和半咸水中也有分布。根据栖息的水域不同可分为海螃蟹和河螃蟹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种奇怪的鸟,我的身子很长,我的喙特别大,我的眼上有粗而长的睫毛,我的脚上有宽而扁的脚趾。最特别的是,我的头部有一个凸起的部分,像犀牛的角一样,因此人们都称我做犀鸟。我是一种奇怪的鸟,我生长在气候暖和的地方。我的家乡风景很美,上有高峻的山岭,下有湍急的溪流,那儿还有丛密的树林。我就在那高大的树木上栖息,啄食着树上所结的果实,还有各种昆虫和小兽的肉。我是一种奇怪的鸟,我常常成群结队而飞翔,只因为身体较小,飞行得不能很快;我的翅膀不时发出巨大的声响,人们在老远就能听见。我又是一种鸣禽,鸣声响亮而又粗厉,像狗叫、像马…  相似文献   

16.
释疑篇 问:香椿为什么被誉为"树上佳蔬"? 答:香椿为楝科植物香椿树上的嫩芽和嫩叶,又称"香椿头"、"香椿芽"、"椿芽".椿树有长寿树的美誉,庄子曾在<逍遥游>中夸张地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相似文献   

17.
焗蕉     
我们现在所吃的香、甜、软、滑的香蕉,并不是在香蕉树上成熟的。在香蕉树上成熟的香蕉,虽然也具备香、甜的特色,但是软、滑却比不上我们现在所吃的香蕉。树上成熟的香蕉比较硬,蕉肉很粗糙,纤维很多,并且在香蕉的中央,有一条带点棕黑色的心(叫做“蕉囊”),蕉囊里面是香蕉的种子,味道很涩口,所以在树上成熟的香蕉并不好吃。未成熟的香蕉,刚长到同成熟的香蕉一样大小的时候,硬如石头,皮肉粘在一起,并且不香,不甜,苦涩难吃。但是,要把未成熟的香蕉,从树上割下来,用人工的方法使它成熟(催熟),就会比在树上成熟的香蕉还好吃。香蕉的催熟称为“焗蕉”或“燻蕉”。焗蕉的方法是这  相似文献   

18.
<正>直到距今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可能一直都是在树上过夜的。一些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当我们睡觉时,在梦中有时会有一种下坠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就是当初为了阻止我们的祖先不要在树上睡得太沉,以免掉到地上的那套"预警系统"的遗留物。在树上过夜的习惯大概在人类进化到直立人阶段就结束了。直立人平均身高1.8米,体重60千克,  相似文献   

19.
初春,风和日丽的一天,到海南、广东、浙江等地的红树林去看看吧。潮涨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沉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海浪声中夹着林海涛声。乘一只小船,慢慢驶入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木古茎苍,盘根连冠,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支撑着硕大的树冠。红树林编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大网,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幽香淡淡随风飘散。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一棵小红树降生了!原来,许多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