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团队教研指的是以教研团队为单位,以逐步提高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全体团队成员在组长的组织和带领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就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研究的教研形式。丰华学校语文教师都处于教龄短、资历浅的状态,大多数年轻教师的教龄都在一到五年之内,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不过,他们有活力、起点高、接受能力强,敢创新、有冲劲,是专业化成长的黄金期。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我们改原有的任务分配驱动型的工作方式为主动参与学习型,进行了团队教研的新尝试,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在体验中提升水平,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让每位教师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地发挥,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学骨干,科组建设也在团队教研的推动下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2.
谷静  胡波 《教书育人》2008,(3):76-77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前进方向,学习型社区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所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加速教师专业成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和条件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来说,教师是主体,教师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交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前进方向,学习型社区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所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加速教师专业成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和条件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来说,教师是主体,教师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交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4.
嵊州市第一中学是浙江省"百年百强名校",现有六十个教学班,教职工250多名,学生3200多人.由于同学科教师人数多,出现教研组织规模过大、活动针对性缺乏及骨干引领乏力诸问题.为此学校顺着淡化教研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回归其专业属性的路径,探索以小团队合作为载体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以开放的学习型组织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普通高中体育教育现况和新课程改革对普高体育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打造学习型团队,创新普高体育教育模式的设想: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增进教师的学习力、快乐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学习型学生团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自信心、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校本化培训是指基于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在团队学习的形式下,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目标,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分析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校本化培训的内涵、策略、成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7.
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校本化培训是指基于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在团队学习的形式下,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目标,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分析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校本化培训的内涵、策略、成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湖北省荆门市城区最年轻的一所小学,青山小学自建校以来就把“阳光文化”和“教师发展”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航标灯,以“共同自主发展,共享成功快乐”为办学思想,“以快乐、博学、自信、超越”为出发点,以打造“学习型学校”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教师个体反思和共同成长,积极探索以教师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工作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青小阳光团队”教师博客群的不断壮大和“教师工作室”、“信息化校本教研平台”、“三网合一平台”的推行,有效拓展了学习交流群体,形成了“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工作网络,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实现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吴凌燕 《教书育人》2011,(11):37-39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曾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说:"建设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造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研团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教师团队具有终身学习的工作生活理念,有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学习、追求超越自我的愿望,有正向互动、合作沟通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学习工作一体化的学习研究氛围,有以人为本,提升教师学习力的激励机制,能进行终身的自我导向性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及共享学习成果,不断增强团队创造力和学习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协调发展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教师主动拓展学习,是校本教研的着眼点。每位一线教师要明确学习的动机,把个人与教师的群体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本校的特色,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和研究型群体。鉴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要推行校本教研,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团队,培植教师的学习、研究、合作和创新意识,等等。为此,于2006年秋  相似文献   

12.
联片教研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以教学研究部门为依托,以教研员为引领,以片内学校为平台,以共同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为宗旨,以资源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教研形式。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个体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抓好教师个体研究,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抓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是:以实际问题为起点,以个体研究为基础,以团队合作为形式,以学、研、做三位一体为途径,以新的规章制度为保障,以谋求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发展学校不是一种新的学校形式,而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或者创新.其基本含义是指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以中小学校为基地,高校(师范院校)、教研、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多方合作,共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或理念.  相似文献   

15.
九、用智慧领导学习的团队“智慧”,即聪明,有见识,会学习,具有对事物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那么,智慧型校长,也就是指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紧扣时代的脉搏,以超前的眼光,科学的决策,精于学习,并引领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合作团队的学校领导者。做一个智慧型校长,是教育发展对我们的迫切要求,是学校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们的召唤。用智慧去领导师生共同构建学习型的合作团队,是校长的领导责任,也是一种历史使命。因为现代学校是师生成长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要通过师生共同的学习来实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由此,我…  相似文献   

16.
在以课程改革为背景的新形势下,学校校本研训要使教师从"要我研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研训"的主动状态,其主要路径是使教研成为以教师的兴趣所在为圆心的魅力事物.魅力教研能够促进教师和职业自觉,而其基点是校长科学合理的引领,其支撑是学校学习型团队的构建,其关键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其要达到的理想目的是教师教育教学个性的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7.
遂川县地处赣西南山区,系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2002年秋,该县成为吉安市第一个省级课改实验县后,县教育局抓住课改契机,倡导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深化课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在全县开展了诸如课例研究竞赛、合作备课、“双送”活动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形成了变少数人参与为人人参与课改、变教师个人单兵作战为团队攻关的教研氛围,努力把学校办成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学习型场所已成为全县教师的自觉行动。近年来,遂川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并成为全省校本教研的示范基地县。  相似文献   

18.
班本学习指的是教师以班级为基点而进行的在岗学习,包括以班级为学习的场所、以班级经营时所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学习的内容,以班级师幼间互动合作为学习的方式,以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为学习的目的.班本学习成为幼儿教师学习应然视角,这是由幼儿教师职场工作的特点与方式以及班级经营蕴涵着可促进幼儿教师学习的多种途径所决定的.而要让教师学习真正走进班本,作为教师和园长应明确赋予教师在班级经营中的学习功能,合理搭配班级的教师团队,倡导以班级为基点的教研.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教师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实施反思性教学和开展校本学习,使一般教师向学习型教师转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教学环节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权 《科学教育》2005,11(6):37-37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是以学生合作形式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教育思潮是当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一样,成为教师争相尝试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