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自主招生方式,带来诸多问题。这导致自主招生成为大学抢生源的手段(包括联考成为集团圈地抢生源),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成本却没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2.
高校自主招生渐成一场生源争夺战,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小规模“联考”,直至2010年形成“北约”“华约”“卓越”三大招生联盟。战局似乎以三足鼎立之势发展,但两所高校的中途退出,又给联盟的未来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3.
2月19日起,全国范围内近20万通过自主招生联考初审的考生将陆续走进各大城市的考点,开始高考之外的另一场规模最大的"小高考",最终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将获得高考成绩5至30分的优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场国内一流高校对各中学"尖子生"的"组团"捕猎。自2003年正式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自此变成三大一小的四个"联盟"。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  相似文献   

4.
任巧娇 《大观周刊》2011,(42):80-80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了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及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同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在实施中也遇到不少疑难问题,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在此,就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招生考试,一直是教育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虽然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数量无法跟高考录取相比,但是由于自主招生涉及成绩最好的金字塔尖的考生,其关注度丝毫不亚于高考.且自主招生力度如此之大的改革目前在上海仅有两所高校开展,因此上海媒体倾注了极大的报道热情.搜索从2006年以来以自主招生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文汇报有121篇,新民晚报有138篇,东方早报有113篇.在密集招生的时段,连续几周各报纸教育版面都以自主招生新闻为主打.在有关自主招生的报道中,媒体的报道立场经历了三个转向,与这场招考改革展开了对话,而从中也透视出招考新闻报道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最近,江苏省公布的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引发热烈争论。在经历了今年上海交大、复旦自主面试招生,中国政法大学招生自主平均各省人数,香港高校招生争夺内地“状元”等事件之后,高考制度改革又一次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旨在解决高考“独木桥”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已走过近10年时光,在经过社会认同、质疑、批评之后,自主招生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通过反思做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8.
刘文利 《大观周刊》2012,(24):195-195
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的改革改变了原来单一的高考模式,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提高高职教育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自主招生的对象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招生专业多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突出的专业。 08年我担任了智能楼宇专业的自主招生班班主任,经过几年的工作,我对自主招生班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环境下的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为优势地位家庭子女增加了机会,以弱势群体子女的损失为代价,故而易于推进,而对大学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则因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管理者的权力而难干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再次引爆自主招生腐败这个老话题。当然高校并非清雅纯洁的世外桃源,难免会受到当下物质、势利、浮躁的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阵地一点点沦陷后,自主招生也成为腐败"重灾区"。不过有点讽刺意味的是,自主招生最初是打着给予高校更多自由权的  相似文献   

10.
民国高考制度是以自主招生为主导的。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此制度从未被动摇。自主招生制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但也存在公平、公正性方面的局限。民国高考制度的产生及影响,对于当代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月19日起,全国范围内近20万通过自主招生联考初审的考生将陆续走进各大城市的考点,开始高考之外的另一场规模最大的“小高考”,最终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将获得高考成绩5至30分的优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场国内一流高校对各中学“尖子生”的“组团”捕猎。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大学自主考试招生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是大学自主考试招生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前提是大学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本文对当前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讨论提出另一种思考。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实行这种“国际接轨”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基本政治、社会制度是否可以兼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2年正式对“联考”(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实施改革,却遭到社会相当大的批评。他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恐怕也是大陆高考制度改革将要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境下的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为优势地位家庭子女增加了机会,以弱势群体子女的损失为代价,故而易于推进,而对大学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则因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管理者的权力而难干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本刊启事     
2007年12月6日《南京晨报》报道,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年首次试行面试招生,被业内称为中国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并引起很大争议。东南大学在江苏省内率先宣布,将在2008年的自主招生中设“特等”级别,对通过面试入围的帅才直接录取,其高考成绩只作为分专业的依据。无独有偶,12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发布的《中山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对“偏才”、“怪才”的高考分数要求进一步放宽,经过学校综合测试确定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偏才型”学科特长学生,即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有可能被录取。  相似文献   

16.
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中学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相似文献   

17.
曾佐根 《大观周刊》2011,(30):133-134
2009年,国家更放宽了招收条件的限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招生,培养模式由3年制转变为2年制。在这种改革之下,法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显不足,更为迫切。除了增强实践性教学,学生亦应该自主地把职业生涯规划同专业课程结合、本科专业与法学专业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司法实践活动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中学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的"转正"批文,9月将有180名考生通过高考与南科大复试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走进南科大的校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南科大的改革步伐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如何做深、做透这个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由《新安晚报》策划的"朱清时之困"系列报道突破常规,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这一大型策划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都市报做好重大新闻策划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招生录取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是高考招生录取顺利平稳推进的关键。"08方案"下的江苏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是由江苏省自主主导研制开发的网上录取软件系统,圆满完成了历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本文结合"08方案"下江苏高考招生录取系统5年来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该系统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层次模型、系统体系架构、关键技术特色、应用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以期为兄弟省份的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招生录取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等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