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娜仁图雅 《大观周刊》2012,(25):275-27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讲解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石跃宗 《大观周刊》2012,(24):181-181
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葛宏明 《大观周刊》2012,(44):160-161
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每一个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邱述建 《大观周刊》2012,(30):238-23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注重对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层次性,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5.
姜绍湘 《大观周刊》2012,(9):256-256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创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本文从物理教学中就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世明 《大观周刊》2011,(30):106-106
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马秀敏 《大观周刊》2013,(4):208-208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自主学习也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自主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延兵 《大观周刊》2012,(11):254-254,252
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指出;“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物理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转变陈旧的教学观,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实现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的转变,达到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学生建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目标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融为一体,使其学科能力得到升华;提倡把物理学中丰富多彩的思想方法渗透于具体的物理内容的教学之中,实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中学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蒋海燕 《大观周刊》2011,(14):46-46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顺洪 《大观周刊》2012,(41):329-329
新课程教学,强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索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何小忠 《大观周刊》2012,(19):269-270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课堂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佟喜梅 《大观周刊》2012,(47):374-374
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士娟 《大观周刊》2011,(10):246-246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借助学案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兰 《大观周刊》2012,(13):257-257
本文介绍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实验的分组归类,使学生知识的储备系统化,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5.
张春华 《大观周刊》2011,(23):210-210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方式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何永明 《大观周刊》2011,(34):180-180
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戍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吴慧敏 《大观周刊》2012,(44):309-310
现在的教学与原来传统的教学大有不同,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变得更加活跃,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和接受,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亚会 《大观周刊》2012,(34):307-307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因此,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于渊  尹少华 《大观周刊》2012,(31):198-198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每一个智者,每一个学校,都要爰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我们以往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实际上是教师教学的产物,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也被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周立军 《大观周刊》2013,(2):203-203
本文概括了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方法:开展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