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说起我老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和她是好朋友.可我们的友情忽冷忽热:有时,我们亲密得可以互相打闹,有时她却总是居高临下.唉,谁叫她是我老妈呢!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台“复读机”,她不知疲倦地工作,总在我耳边播放。有时候我很讨厌她,可是又离不开她,她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天早上,“复读机”又准时喊我:“起床啦,起床啦——”其实,在她喊第一声的时候,我就听到了,并作了回应,可是她像没听到似的不厌其烦地喊着。实在没办法,我只好起床。  相似文献   

3.
我相信你     
朱晖 《知识窗》2010,(7):12-13
那年我上高一,她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教我们政治。她外表纤细柔弱,一副林黛玉模样,按照我现在的审美眼光,绝对算楚楚动人。可那时我读金庸正上瘾,顶讨厌的就是温声软语的小女子,所以她刚一站到讲台上说第一句话时,我就开始鄙视她了。  相似文献   

4.
茶园与老人     
我前前后后从巨大的茶园边走过好几回。第一次走过时我就发现了这位采茶的老太太。我看不见她的面孔,她似乎比茶树还矮小,也许是她已经驼了背的原因。她有一头白发,她的白发埋在暗绿色的茶棵子里。看不见她的动作,但她好像一直在专心地(可能也是缓慢地)采摘着茶叶。  相似文献   

5.
茶园与老人     
许辉 《科教文汇》2010,(11):I0001-I0001
我前前后后从巨大的茶园边走过好几回。第一次走过时我就发现了这位采茶的老太太。我看不见她的面孔,她似乎比茶树还矮小,也许是她已经驼了背的原因。她有一头白发,她的白发埋在暗绿色的茶棵子里。看不见她的动作,但她好像一直在专心地(可能也是缓慢地)采摘着茶叶。  相似文献   

6.
田野 《知识窗》2013,(15):20-20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时.王亚平就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都要争第一..有一次.她背着书包哭着回到了家里。父亲见她眼睛都哭红了,问谁欺负她了。谁知.父亲越问.她哭得越厉害:她哭得越厉害,父亲越担心。最后,父亲终于弄清楚了她哭鼻子的原因:原来、她考试只得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父亲一听.大声说:“想得第一.你就努力.光哭鼻子有啥子用呀!”父亲这么一说.王亚平马上就停止了哭泣。她擦十眼泪.对父亲说:“我要拼.我要得第一!”果然.期终考试.王亚平真的考了班级第一.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是巩俐从影的第一个导演,也是长期合作者,张艺谋眼中的巩俐是怎么样的呢?张艺谋与笔者有过一次长谈,以下是笔者与张艺谋谈话的笔录。笔录中的“她”指的是巩俐;“我”指的是张艺谋本人。她有灵气,戏路子宽,“从演期”可能会比较长,但是她目前还不是明星。《红高粱》是我和她第一次合作拍电影,那时候她很年轻,又是第一次上银幕,剧组里很有些人替她担心。后来我渐渐发现,她拍电影,更多的是靠她的直觉,靠她的感情,我认为直觉是对人物和生活的直接体验,开拍前,她固然也很认真做好案  相似文献   

8.
柴静 《知识窗》2010,(1):9-9
10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着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的一个箱子.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  相似文献   

9.
朱孝萍 《知识窗》2010,(5):15-15
我第一次遇到她.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那时候.我正在购物商场的售车处等车行的人为我换货车轮胎。她走了进来,放下一个看似没装多少东西的大塑料包.她脱下外套。摘下帽子和手套.立即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10.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2,(3):36-37
刷信用卡朋友的老公不喜逛街,所以每次去逛街,都找各种理由逃脱。一次我正和她逛街,她家里正好要换空调,她看中了一台15000元的,刷信用卡的时候忽然对收银员说:"给我分4次刷!"于是收银员就照做了。过了5分钟,她手机响了,她老公破天荒地要来陪她逛街。事后我才知道,他老公收到来自信用卡中心的短信: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刘晓丽 《知识窗》2014,(17):36-37
我是一双简单普通的米色高跟鞋,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被主人签收。当我被她从盒子里捧出来的时候,我听到眼前这个女孩对自己说生日快乐——我是她送给自己20岁的生日礼物,也是大多数女孩开始蜕变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时,王亚平就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都要争第一.有一次,她背着书包哭着回到了家里.父亲见她眼睛都哭红了,问谁欺负她了.谁知,父亲越问,她哭得越厉害;她哭得越厉害,父亲越担心.最后,父亲终于弄清楚了她哭鼻子的原因:原来,她考试只得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父亲一听,大声说:"想得第一,你就努力,光哭鼻子有啥子用呀!"父亲这么一说,王亚平马上就停止了哭泣.她擦干眼泪,对父亲说:"我要拼,我要得第一!"果然,期终考试,王亚平真的考了班级第一.  相似文献   

13.
女儿第一次开口说两字异音词语是:不要。她吃得差不多了.大人再给她喂饭时.她就会说:“不要!”她想自个儿玩耍时.我若要抱她,她也会说:“不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学校里是一名成绩不错的女生,可我的人缘不太好,我总会觉得我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我的同桌是一个学霸,班级第一,而我是班级第四名。可是同学们都喜欢她,下课都找她聊天,我就在她旁边,别人也总会无视我。我想和他们主动聊天,可是如果我不在班级里表现活跃一些的话,他们根本看不到我!可是我的妈妈又不让我在班级里活跃!我渴  相似文献   

15.
接受采访卢光琇教授的任务,我立即查资料,了解到她是生殖遗传领域的科学家。媒体报道她创下了多个第一,国内第一个人类精子库、第一例冷冻精子人工受精。1988年诞生我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1989年建成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胚胎库,2000年诞生我国首例超快速冻胚试管婴  相似文献   

16.
女儿数语外三科中偏偏外语跟不上,月考竞然不及格.我很生气,第一次动用了武力.我做了一把戒尺,扯过女儿的手,毫不留情地落下,女儿忍着没有哭,眼泪却在眼眶里直打转.她也知道她伤了我的心.一直,她都是我的骄傲,我忽然有一种掉下悬崖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寒假中的某天,我接到了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声音好听而羞怯。她说她今年大学两年级,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想来咨询一下。我夸奖她有治疗的意识,一定能够走出抑郁,并预约了几天后在咨询室见面。几天后,这个女孩子如约而来。她就是佳佳。第一眼看见她,就给我带来了很好的印象。一个年轻健美的女孩子,长长的秀气的卷发,仪态端庄得体,打扮入时。如果不是苍白的脸上有着林黛玉式的表情,我真想象不出这样优秀的女孩子会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处处有机遇     
去年 ,经人介绍 ,我谈了一位女友。她在广东打工 ,做衣服的。年底 ,她回来看我。一次 ,我拿起她的手 ,发现她的大拇指和食指上 ,生满了老茧。我便心疼地问她 :“这是怎么回事 ?”她说 :“是拉线拉的。”我又问 :“怎么不用剪刀剪 ?”她接着说 :“有拿剪刀的时间 ,可以多车一件衣服。那线有多难拉 ,一拉 ,手上便是一条痕迹。”她像是在向我诉苦。对发明比较感兴趣的我 ,听了这句话 ,很受启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项新的创意便在我脑海里闪烁。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 ,我终于发明了“制衣切线器”。第一次 ,制作的“切线器”十分简单 ,只是在…  相似文献   

19.
正表妹是个沉默内向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她开始找工作。她本来学的是财会专业,做财会工作也适合她细致沉稳的性格。但看周围很多人都在跑保险,表妹有些沉不住气了,开始跃跃欲试。她满怀信心地对我说:"我就是想挑战自己,我知道自己不善言辞,卖保险要跟更多的人打交道。我这样做,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我以为,表妹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定可以战胜自己的弱点,为自己的人生赢得第一声喝彩。谁知我再见到表妹时,  相似文献   

20.
少年的崇拜     
郭阿静 《知识窗》2013,(19):14-15
那年我十七岁,在县城里念高一,由刚刚大学毕业的薛娠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从她那张青春洋溢、意气风发的脸上可以看出,她是怀着一份美好的憧憬,满腔热血地投身于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第一眼见到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不禁从我脑海里溢出。她眉目清秀,肤如凝脂,长发及肩,着一袭白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