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侯朝阳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25-27,65
在<圣经>中,审判的观念具有十分丰富而又复杂的涵义.就世俗层面而言,审判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法律裁决,这与<圣经>的律法观念密切相关;从内在的或更为显明的人神关系角度来看,审判意味着神对人类行为的回应.在<圣经>中渗透着这样一种信念,即只要人们认识到个体永远无法避免罪性的困扰.只要人们依然要求正义、善和爱,那么审判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金斯伯格是美国"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嚎叫>,以其激动人心的魅力被世人传送.<嚎叫>问世后,由于它思想"偏激",语言粗俗,曾被指控为"淫猥"而受到审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嚎叫>是一篇精湛的艺术品.更是一篇流利的战斗檄文.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创作风格、写作手法以及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嚎叫>的文化效果,并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以辩证的态度接受<嚎叫>,借鉴诗文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观点: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版权出版的<审判达尔文>、<达尔文的黑匣子>、<进化论的危机>等书充斥了谣言、谎言,是地道的伪科学垃圾. ●自然选择学说已成为了生物学中最为定量化、最有实验支持的一个分支.所以,到现在还在说什么"适者生存是一个什么道理也没有揭示的命题",乃是无视生物学70多年来的发展的彻头彻尾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铁凝在<对面>、<玫瑰门>、<大浴女>等作品中深入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罪感意识的纠缠,对于自我的审判以及对上帝的追问等诸多问题.在阐释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铁凝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铁凝在接受此影响过程中的本土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苏桂艳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103-105,108
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综合性栏目<东方时空>,获得成功.其纪实版块<生活空间>掀起电视片纪实热.但媒介的真实只是程度不同的相对真实,是"第二真实".笔者认为影响片子真实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镜头与被拍摄者的适应程度,镜头前的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镜头审判与隐私及镜头后面的商业动作.真实性的强弱与以上变量成反比例存在.  相似文献   

6.
获得有管辖权法院的审判是诉权的应有之意,确定管辖权的规范是诉权保障的重要制度构成,不容规避和违反.面对实践中当事人"争管辖"、法院"抢管辖"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从级别管辖异议的提起和审理、异议裁定的上诉以及管辖权转移的规制等方面对审理级别管辖异议案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规定,确立了级别管辖权异议制度.<规定>对于缓解级别管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诉权保障也具有多方面的制度价值.作为一项司法解释,<规定>也有其局限性.在异议的主体、审查程序、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规制、移送管辖等方面留下了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审判>和<城堡>关注相同的主题.即"如何面对绝对它者".对此,卡夫卡笔下的中国人("我"、"我们")和K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本文将这三部作品进行对照.试图揭示出卡夫卡如何对作为"它者"的中国形象的拟想和塑造.  相似文献   

8.
国斌 《科技文萃》2000,(6):21-22
现在世界上仅有两个国家尚未批准<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一个是索马里,而另一个则出人意料,它就是美国.近期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了美国一名11岁男孩因兄妹"乱伦"而受到审判,在美国和欧洲引起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内容,但这些规定很原则,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需要.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弥补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事实上长期的缺位.本文拟结合<解释>及其他法律规定,具体谈一谈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扬子晚报>2006年8月31日A1版刊出的"<东京审判>剧组与幸存者会聚本报"的照片,附有图片说明,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遵循不告不理这一基本原则,任何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否则是无效的.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却规定民事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直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本文试从其有效性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法理对此条司法解释进行检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2.
刑讯是中国古代诉讼中极其普遍存在的史实,而术审是中国古代社会诉讼的理想,两者构成了中国传统司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清末重要的律学著作<不用刑审判书>,以变革用刑审判的司法传统为主旨、倡导不用刑的术审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经验进行了深入而有价值的总结和探讨.该书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司法中术审理想的多元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荣光  张上游  陈庆杰 《华章》2008,(17):45-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行政审判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人民法院审理了大量的行政案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不客忽视的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试以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审理情况为对象进行分析,介绍了本地区行政审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规定,在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为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有关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规定,有必要结合行政审判实践在理论上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家训是我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训著作主要包括:<家范>、<居家杂仪>和家书(<训子孙文>、<训俭示康>、<与侄书>)等,其核心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色,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要籍,也是王筠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说文释例>一书的性质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以为其书是专讲体例的,有的以为是清人的文字学概论,有的则回避了其书的性质问题.王筠以"释例"名书,就是说明<说文>的主要内容、主旨、体例、表达方式、体裁等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帮助阅读<说文>者抓住重点,尽快入门,很好地阅读<说文>一书.这与令人所说的"释例"专指编纂体例不同.在清代的<说文>释例类著作中,专讲编纂体例的书出现在晚清.正确地揭示"<说文>释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是重要的,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说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清代学者崔述是史学名家,其史学思维方式也贯穿到了他的读<诗>笔记--<读风偶识>中,他从史学角度研究<诗经>,使<读风偶识>染上了浓重的史学色彩.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崔述对"诗可以观"的理论认识与其观<诗>知政的说<诗>实践是高度一致的.他认为"诗可以观"就是指通过<诗经>可以考察政事得失、历史变化,强调现<诗>知政的作用;在说<诗>实践中,崔述透过<诗经·国风>文本看历史兴袁、政治得失、风俗好坏.二是以史证诗,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考证<国风>某篇是否属诸某人,是否反映某件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9.
户绝与财产继承:清代民事审判中的情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绝财产继承案件是清代民事审判的重要内容,有关户绝财产继承的律例见于"立嫡子违法"、"卑幼私擅用财",与此相关的内容在<户部则例>、<兵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中也有规定,这既表明了宗法伦理的庶民化,又反映了宗族对宗族财产控制的加强.地方官在严格依法判决户绝财产继承案件时,也适从礼制风俗,有袝食说、应继说、兼祧说,在融入了人们对生活和法律理解的同时,促成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追求情理法契合的同时,寓含着社会和谐及长治久安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法律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适用存在着比较混乱的情况,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远远不能适应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害事实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我国法律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以及<劳动合同法>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并分析事实劳动关系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