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闶的集体备课以级部为单位,级部组长具体负责.实行“个人备课-主备人说课-教师讨论-形成教案(电子稿)-个人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案修订与完善”的流程。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突出专业引领、伙伴合作.同时更注重个性化实施和实践反思,以求达到“采众家所长,酿自家之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复式教学的备课,可采用“活页”、“固定”两种形式。“活页教案”指3—4级复式,宜用单式教案的格式的纸,按年级、学科分别备课,这样成为活页的“基本教案”。在上课前,把几个年级的“基本教案”并列起来,组成一个初步的复式教案。再按各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各年级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轮换的先后时间的多少,写在教案的一旁,便成一个完整的复式教案。这样备课的基本特点是先单后复,先纵后横。“固定教案”指2级复式。把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正持续、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而其核心落脚点则是课堂教学的展开。由此催生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的过程性转变,即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文字教案”向“思维教案”转变、由个人备课向集体备课转变。  相似文献   

4.
深思熟虑课乃成──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谈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初教部田常泰备课是教学链条上承上启下、关联左右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写讲稿”,这有失偏颇。顾名思义,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写教案”、“写讲稿”...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5,(9):103-109
智慧化教学环境的快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备课模式和备课工具的支撑,然而当前网络备课系统存在教案机械电子化、备课脱离教学过程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数字化教学的效率及其常态化进程。一体化设计思想主张"承前启后:整体应用一体化"、"时间线与教学活动一体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一体化"。基于该思想,文章设计了网络备课系统及其应用流程,支持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以及教案的发布与应用,实现了备课与教学的无缝融合,对促进数字化教学常态化、提高数字化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老师以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把教案中有关的项目填写完了,备课也就结束了,这是十分狭隘的备课观。备课当然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应用于教学中的“备忘本”。教案使得教学有了依据,是实施教学的脚本,它能化无形为有形,化理论为实践,是教师心里备课的外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一“、集体备课”的几种误区1.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活动。因此,不能让集体备课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机械地套用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母案。预设教学方案需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应本班学生,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教师不加修改,生硬照搬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预案,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该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每个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集体讨论时的感悟,对已形成的教案做必要的修改,然后施教。在组内集体交流后,提倡进行块状设计,预设环节与轮廓,...  相似文献   

8.
集体备课是群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二次备课个人创意的升华点。可以说,集体备课发起于个人研读,升华于个人创新,而集体的力量则是一种承接。有良好效果的集体备课程序应是:个人研读——集体  相似文献   

9.
<正>期中,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检查了5位教师半学期以来的作业批改与编写教案的情况,边看边思,感慨不已,是备课重要还是编写教案重要?个人觉得:备课永远重于编写教案!因为备课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是编写好教案的前提,备课要做到五备,即:一备"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备"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在备课上应做好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备课方面应做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分工备课带来的思考○陈彦波常规的备课程序,是个人先行备课,再交集体讨论,最后制订教案。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固定的备课程序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原因在于集体备课落后于个人备课,而个人备课又不能和制订教案同步运行,从而导致了备课者的思路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备...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较为系统地讲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供同行学习、交流、评议,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教研过程。“说课”与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教师更内涵、更高层次的备课。从一般意义来说,备课主要指写教案,实际上,备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写教案仅是其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活动不可能在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教案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施的操作方案,重在确定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  相似文献   

13.
要想上好课,必先备好课。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凡是讲课效果好、教学成绩佳的教师,大都在备课上下过一番刻苦钻研、广泛涉猎、精益求精的功夫。备课结果的实质性体现,是教者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达到全面、深透、准确的把握,以及教学环节、重点、难点的确定和具体教法的落实。而这一切的形式表现则是教案的写作和完成。为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备课和教案写作视为同一工作。但,不同的教育层次,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及不同的教学科目,反映在备课和教案写作上,是有差异的。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及体会,侧重谈谈电大文科教学的备课及教案写作问题。从信息论及传播学的角度看,备课和教案写作是将教材或音、像课所提供的初始信息进行筛选精化和重  相似文献   

14.
王毅 《科学教育》2009,(3):43-44
1 教案前的准备 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备好课,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谓教案前,也就是教师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不等于写教案,而写教案则是备课的集中体现。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不备课就等于打无准备之仗。所以教案前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进行了“三改革三创新”。 改革“讲义式”,备课教案创新 用课改新理念审视传统的备课教案,基本上是“讲义式”的单向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和主动接受性,备课陷于无效劳动,不改不行。为此,我们对备课教案这个首要教学环节进行了“六改革三开放”。  相似文献   

16.
1、制作备课模板:每一篇教案都包括一些固定的文字内容以及样式。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页面设置、样式……在备课前,将这些固定内容和样式创建在模板中,使每一篇教案都应用该样式,这样既可以提高备课效率,又可以统一教案的风格。具体操作步骤为: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选择“模板”后双击“空白文档”。在空白文档中进行页面设置、样式设置。输入文件名,如:教案模板,存入“我的文档”。再次备课时,打开“教案模板”后,录入新教案。2、手工造词:备课中会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如:“教学内容”,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一、备课≠备教案什么是备课 ,顾名思义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 ,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 ,项目填得齐全 ,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 ;如果谁没有写教案 ,那一旦发现 ,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 ,不仅要受批评 ,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 ,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误区!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 ,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 ,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备课写教案,对于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二十年的我,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但在这次课改实验中,每当提笔备课写教案时,总是陷入久久的沉思。反思原有教案模式“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组织、复习、新课、巩固”,与课改纲要、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产生激烈的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