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兰兰  黄伟 《现代语文》2009,(12):130-132
“X门”族词进入汉语之后,逐渐脱离其本意,泛化为“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从它的生成机制、构词特点和应用来看,“X门”族词及类似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但“X门”族词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下,越来越多的“裸”族词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从“裸”族词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内部原因主要包括“裸”字构词能力的增强和义项的变化发展,其中构词能力的增强包括由不能单用到可以单用和所构成的合成词的类型增多;义项的变化发展指“裸”的义项由一项分化为多项;外部原因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汉语新兴词语——“门”族词,代表了广泛类词缀的特征。类词缀的大量产生,深刻地影响到汉语词汇系统,强化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促成了各种外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从"门"族词中看类词缀对当代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代汉语新兴词语——“门”族词,代表了广泛类词缀的特征。类词缀的大量产生,深刻地影响到汉语词汇系统,强化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促成了各种外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从“客”族词看汉语中外来语素的能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外文化的碰撞,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些以语素的形式和汉语的语素构成合成词,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已经难以辨认其“外来身份”。以“客”族词为代表,可以探讨这些外来语素的意义、来源及其能产性,使人们认识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说“秀”     
“秀”是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儿.由它衍生出的大批“秀”族词,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秀”由英“show”音译而来,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于台湾,在港澳被写作“骚”。台湾和港澳都有大批“秀”族词和“骚”族词。在汉语中.  相似文献   

7.
论汉语中带“红”词的一个引申取向徐霄鹰讲到汉语中带“红”的词汇,首先被注意到的是它们喜庆、吉祥、好运的内涵。汉语中这一类词很多,在《汉语大词典》中,此类带“红”的词大致有:“红事”、“红包”、“红线”(姻缘线)或“红绳”、“红庚”(旧婚俗中男女双方交...  相似文献   

8.
汉语词汇     
《小学语文教学》2007,(7):111-111
汉语词汇就是汉语里词的总汇,即所有的词的集合体,其中也包括性质和作用相当于词的固定词组。汉语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总括起来,汉语词汇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汉语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单独使用时就是词,不单独使用时就是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的明治维新过程中,率先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社会、政治相关的名词翻译成“和制汉语”。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将已经被翻译成“和制汉语”的汉字词汇借用到汉语中,这便是近代中日语言文化交流的起点,其中大多数词语也被沿用至今。20世纪后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这期间也陆续有日语词汇被借用或音译为中文。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新媒体发展,日本流行文化大规模进入中国,由于日语中部分词汇比当代汉语中的词汇更加简洁、准确的表达,这些词汇也就被年轻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流用至汉语中,其中包括直接原样借用日本汉字词并保留其词义的“借形词”;通过音译形式转换为汉语但保留原本词义的“借音词”;亦有通过借音或借形等形式融入至汉语,也有词义与日语原词有些许出入的“变义词”,以及参考日语原词使用的汉字或假名,对其加以改变而来的“变形词”等。当代年轻人在网络平台上使用这些日语词汇的现象颇为常见,这些新词对汉语可能造成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我们在积极引进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对于这些新词汇的使用也需要适当管制,确保规范使用,以减少对未成年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文摘要     
五屯人聚居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人口总数二千左右,使用着一种以长期受到藏语或许还有保安语强烈影响的汉语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逐渐具有了独特内部规律的语言。在五屯话的词汇中,汉语词占绝对优势。根据五千个词的记音材料统计,汉语词占55%强。多数汉语词与汉语发音大体相同,少数汉语词语音有明显的变化。某些同源词的“值”,在现实的五屯话和汉语里不尽相同。有些词虽是汉语的,但其表达的词义或构成方式却似乎受到周围其它语言的很大影响。以汉语词为原料创造语词或赋以新的词义,是五屯话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充实自己的词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  相似文献   

11.
"裸"族词是近几年来汉语新兴的网络新词语。它是由"裸"作为模标,"X"作为模槽所构成的一组"裸X"形式的词或词组。"裸"族词在构词形式上以定中式双音节合成词为主,还包括少量的三音节形式。"裸"的语义在构成"裸"族词的过程中由本义表示"赤裸、没有遮盖",逐渐虚化为表示"没有附加物;彻底、完全;自然貌"等含义,在感情色彩上经历了由贬义到褒义的发展过程。在语体表达上,"裸"族词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出现,很少出现在书面语中。此外,"裸"族词的形成主要受到语言的形义复合模因和定中式双音节的双重压制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色彩词,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颜色的词,也可称作“颜色词”,如“赤、橙、青、绿、黄、红通通、紫红”等就是色彩词。色彩词在整个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仅按(现代汉语词典)统计,共收色彩词目176条(单音节对条,双音节和重叠式共146条)。然而见诸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的数量却是大大超过了辞书中收词的数量,刘云泉先生曾专门列了一个“现代汉语色彩词词表”,该表共收有书证材料的色彩词目一千一百余条。与汉语词汇的海洋相比,色彩词的数量是相对有限的,但是,“汉语中的色彩词有极强的内聚力,它在词汇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时尚词语的“闪亮”登场,为现代汉语词汇增添了强劲活力和新鲜气息。通过“打造”、“另类”、“工程”、“零距离”与“零x”词族等时尚词语的各个侧面的解读,论证了新时期时尚词语方兴未艾,在新闻媒体和“民间语”中使用极其频繁,其结构的类推、词义的演变、用法的发展和社会语用心理的变化都十分迅捷,很值得语言学工作跟踪、审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15.
释“牛”     
“牛”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基本词。近年来,与“牛”有关的新兴词汇不断出现,且被广泛地使用。这些与“牛”相关的词汇,多是借用“牛”字的引中意义而构成的新词。  相似文献   

16.
一、构词中反映着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所谓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对现有词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词的内部结构规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语言中就反映着这些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语言的结构其实就是人的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而词的内部结构是语言的结构在词汇系统的体现,因此,它同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裸”说     
世道虽然变得快,“裸”却是一个永恒的热点。关注新闻时事的人们也许已经发现,近几年来“裸×”族词频繁出现,日渐流行,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而关于“裸×”的事件,也时有所闻。比如,“裸撑事件”——某电视台男主播面对国家体育中心“鸟巢”标志性景观做“裸体俯卧撑”;“裸照事件”——类似的事例不少,近期较有名的是“艳照门”事件。  相似文献   

19.
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动词的语态形式变化来完成的;汉语被动句一般主要借助表示被动的助词来表示被动的词义,有时还直接体现在词汇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和借用,是各民族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而词的吸收又是语言成分吸收中最普遍的现象,因为这是语言词汇得以丰富、发展的一条途径。词汇组成按来源分,可分为本族语词和外来词。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就叫外来词。外来词的吸收是语言词汇里的一种“借用”,所以外来词也叫做“借用语”或“借贷词”。汉语源远流长,从其历史来看,从古到今,汉族和别的民族的交际和往来,是广泛而又复杂的;汉语从外国或别的民族语言里输进和借用的词是很多的,被外国或别的民族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