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口红利”将逐渐演变为人口负债。通过对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建立以完全积累制为主体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将更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延长“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对我国人口红利的兑现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在兑现人口红利方面存在许多优势,如正处人口视窗开启期、存在老龄人口红利等,但是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对人口红利认识存在误区等形成了我国人口红利的兑现的劣势;与此同时,人口红利兑现面临着机遇与威胁并存夫人外部环境,如国家对就业问题重视、有良好的环境作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成本大、公共政策发展不足等。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2004年-2014年11年的关于人口红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综述:第一,总结我国人口红利的内涵、分类以及期限;第二,关于"人口红利"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争议;第三,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人口红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思考的新路径:第一,加强对人口红利的定量研究。第二,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加强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看,十几年来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实现当前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由“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向“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变革理所当然。[1]而且表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给高等教育提供了经济和市场两个基础;高等教育发展反过来又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但事实上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协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2004-2013年十年中的相关数据,深度挖掘内在的矛盾因子,以求归纳出高等教育改革路径方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产品质量的下降使得“中国制造”忧心忡忡,而成本作为中国企业克敌制胜的利器,本文旨在通过对成本控制战略的梳理,为中国企业在“中国制造”的“忧势”下选择合适的成本控制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制度与二次人口红利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职业教育制度,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挖掘二次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及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与GDP的产出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人力资本的作用越大,获得的教育制度红利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为此,应通过提高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以及采用多种办学模式等途径来积极开发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7.
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但在5至10年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会耗尽,劳动人口总量将可能显著下降,届时中国社会将面临老龄化不断加剧的重大挑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8.
对于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红利,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红利和就业红利两个概念,综合考量人力资源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据分析框架,本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认为,中国最有效的公共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这包括对教育、公共卫生及健康、就业及培训等,这些投资将会对中国带来长期的多重的红利。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说,经济发展的竞争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人口素质的显著影响,并通过定性分析论述了提高人口素质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人口红利"消退、人口素质"逆淘汰"这两类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人口红利,探索人口红利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当前人口红利并未消失.除了劳动年龄结构优势之外,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和就业结构均有助于人口红利的获取.产生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人口数量红利、人口素质红利和人口结构红利是未来人口红利的三个维度.在低生育率背景下,子代兄弟姐妹数小于父代兄弟姐妹数的家庭占主导,这类家庭并未对当前人口红利造成影响,但未来不利于人口红利的获取.应从分步延长退休年龄、鼓励按政策生育、加强职业培训、消除流动障碍等多方面着手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优化就业结构,进一步拓展和延长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总体"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背景下,人口素质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从慈溪市统计部门的基本数据出发,综合研究慈溪市人口素质发展问题。通过数理分析慈溪市人口素质发展趋势及慈溪市人口素质与慈溪市的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提升慈溪市人口素质的路径,以期为慈溪市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处在人口红利的窗口期,劳动力比重较大,保障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劳动力供给和储蓄。中国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消失,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生产率驱动型转变,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王洪川  胡鞍钢 《教育研究》2021,42(11):17-26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逻辑是全面开发教育红利.通过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人力资源国情变化,已经步入人口红利中后期,同时也迎来了教育红利上升期,主要教育指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明显改善.基于人口预测模型、全球经济增长模型和核算方法,对到2035年我国人口和经济趋势进行科学测算,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关键路径有:创造更大规模总人力资本、促进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缩小教育不平衡促进共同富裕、以更高投入保障人的发展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中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潮落潮起;第一次是“一五”时期以156个建设项目为核心组成的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第二次是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对西部的开发,20世纪末又启动了对西部的第三次大规模开发。三次开发虽面对着相同或相似的国情和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但在时代背景、目标要求、战略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开发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诸方面,均有着很大的不同。将上述方面作一比较,以加深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发展作用逐渐减小以至消失的现实,本研究以高等教育为切入点,探究怎样充分挖掘"人口红利"的二次作用,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据此提出改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高职教育投入、发展多元化高等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奠定了“中国模式”60年辉煌的制度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一次战略抉择,那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将在“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中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创辉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和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作为带来人类经济社会重大变革的两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人的发展上集中表现为人的异化和复归。让人民当家做主、人力产权不断充分自主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内涵和我们应承担的历史使命,这是基于“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不断发展完善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扬州目前还处在人口红利期,但是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红利的兑现将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充分就业、促进劳动力流通、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兑现人口红利,实现扬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我国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枯竭,将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将受到不利影响,因为人口红利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了维持和延长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人力资源开发势在必行,继续教育则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以“三个有利于”为准绳,认真遵循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和速度、比例、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根据国务院新一届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结合我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实际,分析制定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目标,对提高我区人口素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振兴我区各项事业,乃至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对南关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要使我国综合国力迅速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面临着两大沉重包袱:一是人口数量的过速增长;二是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议。决议中明确指出:“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