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学诚 《广西教育》2014,(39):162-163
壮族民间装饰图案承载着壮族的文化和精神,可将其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传播渠道及壮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以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壮族地区幼儿园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了解本民族的发展,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前壮族地区幼儿园在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时度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壮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在壮族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到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建筑、民俗民风等多个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代代壮族人民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序列,熏陶着一代代的壮族子孙,陶冶着他们的民族情感。近年来,笔者把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地区的中职道德教育课程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出发,就壮族传统文化对广西中职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51):168-169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种文明的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必然以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壮族文化对壮医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质量壮医学人才需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在壮医学人才培养中,要传承与创新壮族文化,策略包括:重点突出壮医学本身的特色与优势、注重与壮医学密切相关的壮族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广西那坡黑衣壮因地处偏远、闭塞而完整地保留了壮族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描述了黑衣壮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要继承和保护优秀的黑衣壮文化,民族教育应该肩负起承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卢国享  杨红梅 《广西教育》2022,(36):141-145
本文分析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关系,阐明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元素资源和精神元素资源,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直接、隐喻、组合和转换引用法及运用的基本原则,以壮族铜鼓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例,阐述将铜鼓元素与天花板、电视背景墙、餐厅墙面、室内陈设、沙发桌椅和地板等进行融合设计的方法,并提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合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国家历史传统精神,延续着民族精神血脉。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烽火相传,还要与时俱进。自媒体时代为实现民族复兴与文化强国,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要以文化弘扬发展现状为背景,依托文化的价值回归,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播面临的困境,从打造文化品牌、占领社交阵地入手,助推文化传播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广西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文明的民族,在这灿烂优秀的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文化。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析广西传统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特点,对于对外交流民族传统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保护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平果壮族嘹歌》的英译对弘扬壮族文化有重要影响,然而此书的译介传播效果并不佳.文章基于哈罗德· 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方面分析《平果壮族嘹歌》在译介传播上的得与失.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探讨民族典籍译介有效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西凌云是我国壮族聚居地之一,而壮族文化中,巫调最具特色,所以广西凌云,是我国壮族巫调最多也最为丰富的地区。壮族巫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我国壮族民族的特色之一,对于巫调的研究,关系到巫调的长久发展,更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针对广西凌云壮族巫调的研究是我国相关理论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跨国交流和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今天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壮族巫调的发展也需要走向国际。同时,国外学者对于壮族巫调的兴趣不断提升,也迫切需要壮族巫调的跨国传播。面对这样的情况,壮族巫调的英译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凌云泗城壮族巫调》以凌云泗城的巫调为核心,对我国壮族民族的巫调做了精细研究,是整个国际上研究巫调的瑰宝,因此对《凌云泗城壮族巫调》的英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凌云泗城壮族巫调》的英译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民族认同的根基。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完成民族内部的文化整合,尚未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交融与整合。虽然壮族人知晓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是,不甚了解壮族世代一脉相承的民族发展历程和杰出文化成就,因此,应当强化壮族历史文化的认知教育,以文化认知为起点,以文化自信为纽带,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建构理性的壮族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2.
广西崇左壮族传统饮食风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饮食活动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少对某一特定地区壮民族传统饮食的研究。本文以广西崇左壮族为对象,从传统饮食风情这一角度对崇左壮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崇左壮族传统饮食分说和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两部分。试图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歌圩是壮族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维系壮族族群的重要文化要素,也是广西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平台。在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广西各世居民族以歌圩为依托,通过文化、经济、社会交往等的持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基于文化尊重、文化交融、文化认同和共享的区域文化共同体,进而形成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歌圩传统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除此之外,不同民族的语言也是我国的民族特色之一。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组成之一,同时也是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的民族,特别是壮族语言,以其特有的风格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代表,另外,壮语也是保留谚语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将壮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既是对我国谚语文化的传承,也是将我国的文化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壮语谚语英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中越边境的世居少数民族壮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壮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和壮族传统文化对于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仍然保持较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邵志忠的《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是“从壮族的血缘历史结构切入、探寻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整体运行的轨迹,并通过对壮族图腾文化、神话文化和人生礼俗文化进行微观研究,揭示壮族文化在上述特定的领域里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脉络,从而观照壮族整体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方式”的文化学专著。从全书来看,它对壮族文化形成原因及其发展的历史流变的分析,都涉及到了民族美学问题,尤其是有关壮族的民族美学问题,而且其中不乏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有关民族美学的专著。有关这个方面的问题,此书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壮族作家岑隆业是当代文坛桂军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创作执著坚守桂西民族地域文化,注重塑造壮族山民形象,开掘壮族民间器物文化,反思民族传统,因而彰显了其文学作品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18.
近代广西壮族民间存在的多样化婚姻形态是壮族独立的民族文化习俗的体现。本文从宗法制度的全新角度出发,考察分析了近代壮族民间聘娶婚、转房婚、入赘婚、不落夫家等婚姻形态中所反映的宗法性实质和特征,证明了近代壮族社会与其他民族一样,仍然存在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封建的宗法制度和思想。因而,宗法制度在中国各民族中的存在是有普遍性规律的,但在个别民族中又有特殊性的特点。正确地对待及批判继承包括宗法在内的民族文化习俗,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基础上,提出了短视频传播的原则:坚持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打造人民的共情触点;弘扬民族精神;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从挖掘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和拓展渠道三个方面提出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播、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时代经济文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只有加速民族文化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自身的主体地位。民族文化信息资料库的建立,在丰富馆藏、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保存民族文化财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民族文化加以保存和传播,势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