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您好!我是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胜任教学工作,规定我们每周必须听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一定数量的课。那么,我们该怎样听课呢?殷切地盼望编辑老师能给我们一些听课技术上的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基于学校的常规工作,还是教师主动发展的需要,听课都应该是每个学校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前阶段,我走进教室听了不少老师的课,在认真听课的同时,我还着意观察和我一起走进教室的听课老师.细心的观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3.
孙华 《湖北教育》2005,(2):60-60
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是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许多学校对此都有这样的要求:每个教师每月听、评课不少于多少节,并在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但不尽人意的是,许多老师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实际操作却是:每月按数量要求听课,听课记录寥寥几笔,听到哪儿记哪儿,课后思考和交流也不多。这样听课,很难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久而久之,教师们对校内的听课活动就不以为然了。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平台."准教师"在实习期间应该深入到实习学校各个年级课堂教学中去多听课,听课中应注意听、看、记、思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有策略地听课.  相似文献   

5.
汤光远 《师道》2006,(4):44-45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听课的内涵不甚理解,以致于不知道听什么、要怎样听;思想不够重视,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以致于出现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种种现象表明,要提…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12,(5):80-80
有效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听课的渴求意识,激发听课动力,包括积极听专家的课、听本地优秀教师的课、听本校教师的课、听网上的课、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二要强化听课的准备意识,包括理念的准备、课程标准的准备、教材困惑的准备。三要强化听课的思考意识,内化听课收获,包括保持思考的状态和训练思考的品质。四要强化听课的交流意识,可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学生交流,丰富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就听课发现的问题和教师进行交流。更多的时候,我把课堂出现的问题归因于教师,如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等。我认为,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情况的途径,是检查和指导教师的手段。换言之,我总想通过听课发现教师的教学问题,从未考虑过通过听课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一次,我和教务主任一起听一位数学老师的课。课堂气氛相当沉闷。一节课下来,只见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极少参与。课程下半段,一些学生明显表现出厌倦情绪,趴在桌子上。老师也感觉到不很理想,极力调动学生,想扭转局面,但…  相似文献   

8.
正听课、评课本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听课、评课成为学校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调查,加上自己的体会,笔者觉得,当下的思想政治听评课存在不少问题。一、思想政治听评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听评课的简单化处理思想政治听评课的简单化处理表现在:一是听课前,听课教师不会与上课教师作课前沟通和交流,听课毫无准备,  相似文献   

9.
课堂--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互动精神交往的平台.听课评课--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评课产生了误区.本文就"为什么要听课、听课听什么、怎么听好课、听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谈谈和听课评课有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线的教师喜欢听课,更喜欢听评课。因为听课也好,听评课也好,都是一种交流,有助于寻找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明白课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教师学习与借鉴。但当前,我们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听完评课后,心里很少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感到许多评课索然无味。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在听推门课方面恪守这样的原则:听课的目的不在评价而在于帮助教师进步。 每次推门听课结束,在综合这节课的效果后,我都要和执教老师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的理解。二是本节课的亮点,且请教师自己找出这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在如何有效组织教师听课上,我们学校的老师也遭遇过案例中王老师那样的尴尬。一方面是学校硬性规定老师每个学期要听多少节课;另一方面是听课的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走马观花式地乱听一气,就为凑齐听课的节数。结果,听课沦为形式,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毫无效益可言。  相似文献   

13.
何亚玉 《考试周刊》2011,(85):13-13
从教十多年来,我常参加的教研活动是听课.校级的、区级的、市级的;一般老师的、专家名师的……想想真是“百听不厌”、收获颇丰。近日.从上海的王丽琴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第一爱好竟然就是听课。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们为什么爱听课?我们爱听课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李清臣  韩婷 《考试周刊》2012,(23):149-150
听课的过程是教师相互观摩、学习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流、提高的过程。提高听课质量,必须抓好“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养成教师良好的听课习惯。  相似文献   

15.
听课是教师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评课的前提和依据。听课的一般步骤是听前有备、听中有记、听后有评。听课时要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尽可能  相似文献   

16.
听课是新教师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环节,新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便有很多听课学习的机会.但据笔者与周围众多新教师交流得知,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听课应该听什么,评课应该如何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与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育理论欠缺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新教师对听课应该听什么,如何评价一节课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园每年都分配或更换新老师,"如何带领新老师迈入教研之门"成为我园亟须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我校以"带着角色听课、仿着观摩开课"作为新教师教研入门的第一步,让新老师学习如何听课、评课、开课,借助二次观摩扩大听课面,加快新教师内化所学知识的速度与成效,促进新教师听课、评课能力和反思、展示水平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任教师知识丰富,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但是,由于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缺少课堂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往往欠佳。因此,认真听课和评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新任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呢?一、听课之前充分准备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听课亦然。教师要想在听课之中真正听有所获,就必须在听课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听谁的  相似文献   

19.
听课是相对于教师的讲授而言 ,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一方面教师要讲好 ,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 ,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指导学生会听课 ,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也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情、听、想、问、记等相结合 ,主动地探求知识。情 ,就是要求学生上课时要精神饱满 ,充满热情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听 ,就是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务必把教师讲的内容听清楚 ;想 ,就是思考 ,要求学生对于教师的分析、阐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20.
听课是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多听课、听好课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听课经验,谈几点认识,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