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促进"新市民"、"新型职业农民"等的培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办学方式和办学内容的规范化形态,文章从办学体制、办学内容、办学方式、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培育"新市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和培育"留守农民"(包括"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贺民 《职教通讯》2012,(24):75-77
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所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科学、办学体系不健全、教育质量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探索了科学设置专业、增加政府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创新办学体制、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入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职业教育能够改变农村低收入群体命运,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创造公平就业机会,提升其可行能力,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赋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体系的功能性缺陷、层次结构重心偏低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缺乏适切性等问题。为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助推农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通道,必须构建高质量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区域一体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健全面向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干预制度;以数字化嵌入多场景职业教育和培训,赋能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农村中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内部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整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办学体制不灵活、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学设备建设缓慢等因来是导致农村职教“滑坡”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改变旧的教育思想意识、改革办学体制,因此制宜联合办学,走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内容增多、任务加重,要使为农服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找准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最佳结合点,创新办学模式、更新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内容增多、任务加重,要使为农服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找准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最佳结合点,创新办学模式、更新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内容增多、任务加重.要使为农服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找准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最佳结合点,创新办学模式、更新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来说是一条有价值的发展新路.从制度互补性理论的视角来看,政府应该对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进行同步改革与创新,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9.
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体制和农村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总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分散办学、分散管理、“各自为战”的管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必须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加快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新时期职教人的重要使命。我们依照发展、质量、创新、合作等四个关键词,解读《规划纲要》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解读文本,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实现农村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办学形式、投资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