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子商务模仿创新的分角色两阶段Bass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大多以模仿国外创新为主.针对电子商务模仿创新扩散规模问题,探讨了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Bass模型在服务创新领域的改进和应用.首先梳理了创新扩散模型的已有研究成果,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分支.之后在经典Bass模型基础上,对创新者和追随者进行分角色讨论,立足模仿者视角,考虑模仿者进入市场的时滞问题和模仿者进入市场后与创新者的竞争态势,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分析与预测的分角色两阶段Bass模型.有效扩充宏观创新扩散模型的使用边界,试图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模仿创新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与模仿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罗默的领导——跟随者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创新者——模仿者博弈模型,推导出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概率的决定因素,并对自主创新与模仿的决定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而为企业或政府的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迅速模仿能力成为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创新也成了一种最优战略选择.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当某一金融机构率先推出某金融创新产品时的模仿者最优模仿时差,分析了影响金融产品创新模仿的最优时点的因素,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审时度势,谨慎选择模仿进行的时机,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与相应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杨武  王玲 《科研管理》2006,27(4):48-5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规模和投资强度增大,率先创新者的收益受仿制者行为的影响也在增加。现代创新竞争必须引入知识产权机制来调节创新与模仿。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创新者获取收益大小和速度的影响,得出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重视采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技术创新的重要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创新者与模仿者在发明与创新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等方面各自存在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外溢效应的存在使得创新型企业的部分技术创新成果被模仿型企业所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成果加以保护,但过高的保护强度又不利于模仿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必须设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促进创新型企业与模仿型企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知识的商业化过程,将知识溢出划分为研发活动产生的技术知识溢出和创业活动产生的商业知识溢出,分析了商业知识产生及溢出的性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领导者与模仿者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揭示了创业者的决策机制及技术知识溢出与商业知识溢出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知识溢出与商业知识溢出的客观存在会导致模仿者的进入,并对领导者商业知识生产的投入水平形成约束;领导者对技术知识溢出和商业知识溢出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竞争优势,且两者存在战略互补关系;新产品较大的需求规模和领导者商业知识溢出率的下降有利于提高创业者领先进入的动机;在技术差异较小,商业知识溢出较高时,会出现模仿比创新更有利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芳  赵兰香  贾佳 《科研管理》2015,36(12):65-74
识别组织创新过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理解企业的创新过程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调查数据,利用潜在分类模型方法定量分析企业的组织创新类型与特点,并结合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讨组织创新对企业产品模仿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企业的组织创新程度从低到高可划分为五个等级。中高程度的组织创新水平(第Ⅲ和第Ⅳ种)对产品模仿绩效有显著作用,表明侧重知识创新和研发投入的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模仿绩效;只有最高程度的组织创新,即第Ⅴ种类型组织创新,显著提高产品创新强度,表明全面提升组织创新程度对产品模仿到产品创新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创新政策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而应强调企业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浅论了新时代流行美的一些环节和特点,指出流行源于模仿,它有被模仿者和模仿者,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的环境为流行美提供了充裕的条件。新时期的流行美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同时追求个性、追求变化。流行是当下人自我价值心理取向的反映。它有着自己的周期,这种周期不可能准确预测。流行美是一种实用性享受性的大众情趣的生活艺术。它不是艺术的制作而是艺术的创作、制造。  相似文献   

9.
模仿创新一向被认为是后进企业追赶市场领先者的生存策略,由于模仿的不完全性,创新效果也大打折扣。最新研究发现,模仿的不完全性才是后进企业实现创新的源泉。对发展中国家的后进企业来说,不完全模仿创新不仅必要、可行,更是一种创新捷径。基于华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表明,产品的性能模仿、设计模仿、营销模式模仿以及跨界移植模仿是后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创新模式。外部知识搜索是不完全模仿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推动后进企业从不完全模仿到创新与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岩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2):121-124,153
小微企业是刺激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逐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的主要部分,在此过程中它的模仿创新模式能否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根据模仿创新的起点将模仿创新模式划分为首次模仿创新和二次模仿创新,并给予定义,发现造成新创小微企业创新模式的起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价不同;再根据博弈理论,对新创小微企业的模仿创新的起点选择进行探索,发现首次模仿创新成功的概率、首次模仿创新的起点到终点的潜在利润、二次模仿创新对首次模仿创新操作流程的支付费用是影响起点选择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杨皎平  纪成君  吴春雷 《软科学》2009,23(10):78-82
通过建立创新型企业和模仿型企业在双寡头市场上的竞争模型,讨论了:⑴知识产权保护对两类企业在产量、利润上的影响;⑵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型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作用;⑶知识产权保护对消费者剩余以及集群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厘清解决好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优先级问题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顺利展开,而随着制造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增多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两类创新优先级决策愈加困难。借助种群互惠模型解析了构建出两类创新共生演化规律演化模型,分析两类创新共生模式;结合海尔智家2011-2019年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的纵向案例分析,划分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据此揭示解析了不同阶段下两类创新关系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下两类创新存在着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且优先级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企业主导逻辑的转变,数字化转型经历着由内及外,再到融合,有效加速了两类创新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数字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对两类创新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高洁  徐茗丽  孔东民 《科研管理》2015,36(3):92-102
基于各地区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以及手工搜集的各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利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法律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组织服务条件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说明法律保护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激励;对国有企业而言,律师、会计师等市场组织服务条件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不明显,表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组织服务方面占有资源优势从而较少受到其约束;在社会信任程度低的地区,企业创新对法律保护的依赖程度更高,这反映了社会资本不足时,正式制度对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肖冰  肖尤丹  许可 《科研管理》2006,40(12):172-181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代表的司法活动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合法性的判断,实现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规范与引导。与此同时,面对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所引发的新社会关系与社会需求,司法活动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式克服法律规范性的滞后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因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于规范企业创新活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新一轮的中美经贸摩擦体现出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竞争显著增强。美国挑起此次经贸摩擦的根本目的是压制"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其全球技术领先者的地位。中国只有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贸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争端。文章在此背景下,首先,系统梳理以往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发现:尽管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企业造成了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我国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其次,对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迅猛增长,数量上已经跃居第一,但专利多而不强、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领域,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占比相对较少。这反映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但在关键技术领域还较为薄弱。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Policy》2022,51(5):104505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shed more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of new technology imitation and the sales performance of the imitator compared to the innovator,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utcomes resulting from the rapid imitation of technologies introduced by the market leader. Using data on handset technologies mounted on more than 600 devices introduced to the UK market by 14 mobile phone vendors operating from 1997 to 2008, we study hundreds of imitative actions to test hypothese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an imitator can catch up (i.e., reduce the market share gap) with the market leader by rapidly imitating its innovations. First, we show that gaining advantage by rapidly imitating a technology pioneer is contingent on whether the pioneer is the market leader or a non-leader rival. Second, we find that the risks of rapid imitation of the market leader's technologies are mitigated when industry clockspeed is high, i.e., during a period of fast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cycles in an industry, resulting in rapid variations in product design. Third, we observe that the degree of competitive responsiveness of the technology pioneer when its innovations are imitate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hat can explain why speed of imitation may affect how an imitator can improve its market share gains relative to the pioneer. This paper advances competitive dynamics and imitation as predictive theories of how rapid imitators might catch up with market leaders i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7.
试图理清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对其创新表现的影响是否真的朝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到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和地区的相关信息,以企业出口上游度、进口上游度和净上游度为核心解释变量,测算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分工位置,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企业创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回退到本国进行纯国内生产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国内生产环节数的增加促进企业开展创新行为,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国内生产可以弥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进而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上述作用存在“强化正向,弱化负向”的调节作用,除了政府宏观引导的作用,企业本身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两个渠道影响创新的物质和人力条件,以此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能力是新时期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举措。近年来,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结构趋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和制度发生巨大的调整和创新;另一方面,美国以知识产权问题作为借口制造中美经贸摩擦,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与治理体系,给我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带来严峻挑战。目前,我国面临着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博弈处于劣势,新兴领域知识产权支撑全球竞争作用有限,企业知识产权国际环境日趋严峻,以及政府海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仍需改善等诸多挑战。因此,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水平,要推动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合作组织,强化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益维  罗建强  冯庆华 《科研管理》2020,41(10):164-173
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依然模糊。梳理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相关理论,解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三种驱动力---外界触发、企业创新意识和内部创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以及不同驱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界触发、企业创新意识和内部创新基础三者均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并且外界触发和企业内部创新基础还通过创新意识这一中介变量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2007-2014年制造业企业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引入行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基于动态演化视角分析处于不同行业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证明: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倒U”关系,并且两个时期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存在差异;衰退期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本文建议: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时,应当基于行业角度分析,考虑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差异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