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元年"。这一年里,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应用平台在中国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注册用户人数纷纷过亿,其势头强盛赶超此前以BBS、博客和SNS社交网站为代表的任何网络媒体。140字的微小创意空间,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模式,也改变了政府与民众的对话模式。那么,微博何以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微博舆论是如何形成并展示出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呢?本文将以2011年6月在新浪微博上"引爆"的"郭美美事件"为例,从微博诞生的社会背景、微博用户的特征分析、微博比之于传统媒体的新特点等方面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2.
栾轶玫 《视听界》2011,(2):117-117
“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花了38年,电视花了15年,它只用了14个月,它是什么?”当我在搜狐的“微讲堂”上抛出这个问题时,人们给出了惊人一致的回答:微博。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作为主要媒体存在形式的自媒体更是从微博转战微信平台。本文通过研究在移动互联媒体时代下自媒体的发展,主要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来阐述其传播内容、模式、效果,并将其置于经典的"5W"模式之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微博著作权没有免费的午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称为"微博元年".微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微博陷著作权风波 今年情人节前,有网友一时兴起,在微博上写了一篇送给老婆的微小说.仅仅140个字,将过往恋爱的美好瞬间串起,写得情真意切.该网友将小说贴到微博上只是想让老婆看到,没想到第二天就出现在某报刊的情人节微小说专栏里.①  相似文献   

5.
微博正在改变传播方式 从2010年的舆论热点可以看出,除了传统媒体自主调查并披露引发的热点外,由网络引发的热点大部分起源于微博,或在微博上得到当事人的回应.2011年春节发生的微博"打拐"事件,更使"微博"一词成为2011年春节最主要的关键词,微博的力量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正"微博是地球的脉搏",美国《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微博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功能。自2009年新浪微博测试版上线至今,随着微博自身的不断发展,它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考、表达、信息获取等方式。据《2013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新浪微博用户的性别构为男50.1%,女49.9%,比例基本持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对微博这一新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进一步说,女性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边缘化的、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搭建了政府和百姓交流的新型"直通车",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单个政府部门的声音,而是代表了政府的整体形象. 北京首创的"微博集群化"政务服务模式——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将各部门的政务微博整合在一起,变部门"独唱"为"合唱",网友通过一个平台就能及时了解各类政策信息,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微博为民的同时,一声"亲们"的称谓,更是打破了百姓心中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北京政府亲民的形象通过政务微博展现在百姓面前,而政务微博散发的良性互动魅力,也在悄然改变着政府机构的"问政"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2)
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微博平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在重塑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对微博动员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呈现出与以往基于论坛、博客、QQ等平台的网络动员所不同的新特点,值得研究者关注。本文根据参与者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微博动员分为线上动员和线下动员两个层次,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和人际传播两个角度分析微博动员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济南公安”看地方政府的微博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以其碎片化、私语化的独特传播方式迅速崛起为足以抗衡传统大众传媒的力量。它重构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流程,改变了人们的话语方式,也将深深影响企业的营销理念和政府的服务方式。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正在关注并尝试利用这一新兴媒介进行形象公关,但存在着公关意识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等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以"济南公安"这一公安机关的微博公关表现为例,为地方政府正确、充分地利用微博进行政府公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借助手机的移动性与网络的自媒体性双重结合,微博已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个体的生活圈子,微博文化已经成为媒体文化的最新产物。"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些人对微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所塑造的虚拟空间里,并且行为方式受到微博言论的强烈影响。鉴于此,可将微博文化定义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所从  相似文献   

11.
"围观改变中国。"当微博公民们传递着这一理念时,微博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断定微博的出现和普及将成为一个历史节点显然还为时尚早。微博时代的到来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变革的点滴曙光,但同时更彰显了这个社会还存在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就是微博.与国外的推特相似,微博是一种微型博客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在该网站上发布140字以内的短消息,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互动.作为2009年刚刚诞生于中国的一种新型媒介,微博在运营模式、制度管理等方面还不成熟,但是其在本土化生长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中国特色",并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微博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产生于互联网空间,时至今日,短短5年时间里,微博以其先天的优势和魅力,通过140字的微小创意空间,改变了整个信息传播方式,但同时也成为滋生网络舆论暴力的一大温床。本文以2012年3月在新浪微博上轰动一时的"舒淇事件"为例,从微博与其赖以生存的"微"语境的现状入手,对"微"语言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特征、成因及有效制止手段等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4.
包剑武 《青年记者》2012,(23):61-62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无论是重大活动,还是突发事件,抑或是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微博的身影.从2010年到现在,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其中政务微博数量超过5万,微博"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整体格局".①微博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格局,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速度优势和言论聚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微博普及以来,其已经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重要源头,微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情绪,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受众的观点又反过来作用于微博,不断改变微博舆论的走向,由此形成微博与受众情绪的共振,此种共振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舆论干涉司法,形成了"舆论审判"。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来研究,提出如何使微博与受众情绪达到最佳的共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被称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中的"微博元年"。这年中,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占网民的13.8%。①一系列事件由于微博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如宜黄事件、李刚事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事件可被称为"微博事件"。"微博事件"作为中国"新媒体事件"②的新类型,不仅意味着事件平台的新转换(从论坛、博客等转移到微博),而且可能带来对舆论生态、新闻生产常规的新冲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仍然拥有更大规模受众的"主流"传统媒体如何处理和对待新出现的"微博事件"?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微博  相似文献   

17.
微博新闻:传统媒体发展的"又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10年,"小微博、大传播"是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概括.2009年底至今,以新浪微博领衔的中国微博传播的火爆式发展,不但改变了普通人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①微博新闻在成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新增亮点的同时,也让遭遇互联网挑战的传统媒体在迷茫寻路中,忽又"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8.
翟琨 《东南传播》2018,(1):92-95
自2010年"微博元年"以来,微博已走过了七年的时间,其各个方面都基本趋于成熟。伴随着微博的成熟发展,其所引领的舆情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有了诸多的改变与新问题。所以,在新媒介生态环境背景下,对微博引导舆情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微博应如何正确引导舆情,成了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这个社交媒体的整合年中,微博异军突起,以140字的"博博生机"赢得了大众的认可,改变着信息的传递方式.报纸面临微博的冲击,机遇和挑战并存. 微博的特点和优势 从最早的美国Twitter,到2009年8月份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已经成为中文上网人群的新宠.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博客、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生态。博客主、微博主因新媒体提供的这一能自主传播信息的平台而拥有媒介。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来临了。在互联网上,微博盛行,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微博一经转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