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2.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为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它以时代前沿的思考,重量级的嘉宾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构成其独特魅力,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结果显示:《对话》栏目已经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3月12日起,一档名为《对话浙商——厉玲有约》的财经谈话类节目在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周六晚间11点播出。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首期节目即在全省创下了近1个点的收视率。在电视媒体竞争异常激烈,频道细分、节目细分、观众细分、需求细分的趋势十分显著的浙江,一档深夜财经谈话节目能达到这样的收视水平,令许多业内人士侧目。而其独特的节目运作、节目形态、节目内容更是构成了让人注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今晚》与您脱口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视文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形成“脱口秀”这个“场”,并出现电视脱口秀节目。此后,不少地方电视台都相继推出了一些脱口秀栏目,其中不乏如《东方夜谭》之类的成功之作。谈到中国式的脱口秀,不能不提2005年3月28日在央视经济频道开播的《今晚》栏目。虽然该栏目只策划了9个月,准备了3天就开播了,但播出效果出人意料:第一周的最高收视达到0.55,第二周平均收视达到0.38,在全国同时段的节目收视份额中(包括央视所有的频道和上星频道)位居第9位。而经济频道原来这个时段的《中国证券》收视排名仅列第27位。①这样的收视率对于一档…  相似文献   

5.
《论道》以高端群体为收视对象,由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担任常设嘉宾主持,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一档电视谈话节目,《论道》是独特的,其成功经验因为独特的嘉宾主持而难以复制。但是,作为一档以严肃理性的态度讨论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话题的电视谈  相似文献   

6.
朱徐斌 《视听界》2011,(5):98-99
如今,民众越来越关注国计、民生、民主、权利范围内的热点话题,网络社区、博客、论坛、微博的产生,更加激发了民众参与讨论热点话题的热情。辩论型电视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与谈话类节目不同的是,辩论型谈话节目有一个共性,对选题依赖度非常高。选题指引着一档节目的走向,影响一档节目的精彩度,并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受众的收视意愿。可以说,选题是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的根基和灵魂,它体现着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节目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谈话类节目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实话实说》的播出掀起了谈话类节目的迅速流行。本文所关注的是央视经济频道于2008年10月27目再度改版后推出的一档新栏目《咏乐汇》,从它的节目表现中探析谈话类节目品牌的建设之路,即谈话类节目要以内外兼修,以内容为制胜法宝,同时通过形式创新彰显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8.
创新电视谈话节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怡淼 《传媒观察》2005,(10):47-48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掀起了收视狂潮,  相似文献   

9.
谈话类节目自它诞生以来就以其高收视率成为电视台的保留栏目。现今,在电视业最为发达的美国,谈话节目更是各大电视台除了新闻栏目之外的支柱型电视栏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了一档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经过7年的发展,2002年,谈话节目已是半成熟时期了。现在的电视观众,只要打开电视机,谈话节目几乎随处可见。一部分谈话节目主持人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李叶子 《今传媒》2014,(1):118-120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1.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2.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26日,随着《实话实说》最后一期节目的播出结束.这档见证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产生与发展的节目终于走到了尽头。尽管此前中央电视台也有其他栏目在改版中被淘汰出局,但是此次《实话实说》的停播却带来了不小的议论,不仅是观众表示关注,不少媒体和网站也纷纷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申玉彪 《声屏世界》2010,(10):34-35
近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因其制作成本较低.受到电视界的欢迎。能否持续、稳定地提高节目质量,对于任何谈话节目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个挑战。《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该谈话栏目历经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不断涌现,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形态异军突起。这类节目因其尊重观众参与意识,强化电视“贴近”属性,倍受受众青睐而走俏。当谈话节目在荧屏抢滩登陆后,它在布光方面的独特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电视谈话节目布光强调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就要求灯光师布光时,要注重在真实中表现美,在美中求真实,两者兼而有之,才能勾画  相似文献   

16.
杨卫华 《青年记者》2007,(10):71-72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1993年1月2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国内第一个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央视正式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栏目,创力、于2003年6月,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档电视辩论栏目,也是全国唯一的电视callin节目,创办第二年就获得“全国十佳电视谈话节目”。近几年,《开讲天下》一直保持着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最具互动特色、最具直播特点和最具跨媒体传播特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97年6月,由董浩担纲的一档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悄然登场,这档挑战智慧、测试才学的少儿节目被命名为《芝麻开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少儿科普栏目,《芝麻开门》从未有过大红大紫的经历,但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央视播出,算起来已有15年之久。这个栏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勾勒出当代中国少儿科普节目的面貌,即生存依靠台里扶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收视率竞争,逐渐陷入越来越大的生存困境。造成少儿科普节目陷入生存困境的因素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之一是电视行业在近10年的飞速发展和扩张。以当今世界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一的BBC为例,当今已用43种语言向外广播,拥有9个数字电视频道和多套全球节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琳 《声屏世界》2004,(5):11-13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倍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在陆续推出力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又在1996年的5月17日推出了一档以“调查”命名的重头栏目,也是中国目前新闻专题性节目中时段最长的栏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越来越“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报道内容及形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业界都对此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20.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