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衔接工作,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素质教育时代需要怎样的教育观,怎样实现教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思想转化,素质教育怎样甄别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文章讨论、探索了就思想政治课而言应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勤 《职业圈》2007,(5S):103-104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这个“核心”的现状如何,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研员,听课、评课是主要工作。而大面积的随堂听课,往往会让我们获得最为真实、可信的资料,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4,(3):24-26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重新审视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让世界了解认同?在“中国化德国行”之后,央视演播室请来了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请他们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一起向世界讲明一个当代的中国。本期我们接着欣赏他们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5.
中国“两会”本身不是新闻,但它是产生新闻的平台,一位外国驻京记者对我们的话不无道理。我们采访过的出席“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他们独到的见解,直引得我们向他们身后的领域走去。  相似文献   

6.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副局长王丕君指出的:“西藏本没有问题,两多年来充斥在西方舆论中的西藏是完全地被问题化了,妖魔化了,虚拟化了。西方社会对‘西藏问题’有着执著的偏见,我们应该不断地向他们阐明事实、申明道理。” 自2005年第7期开办《西藏之窗》栏目以来,本刊围绕“西方媒体主要在哪些方面对西藏存在误解”、“在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的过程中,对外媒体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追踪报道,刊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向世界说明西藏的文毒:《针对“西藏问题”上的偏见,中国可以坚决地说“不”》《“真实’:一定能胜于谎言——专家学者谈真实性在对外宣传西藏中的作用》《他从高原走来——访藏族第一位博士格勒》《雪域高原上响起和谐音符——与西藏团人大代表谈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对外宣传西藏的技巧就是用事实回应宣传臆想》《毛如柏,对西藏三十二年的牵挂跳读者对此反响热烈。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西藏更加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为了使外宣工作者、在面对西方社会对西藏的种种误读时能够成为“最佳辩手”,本栏目将针对西藏受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为外宣工作者提供明确的观点、雄辩的事实和传播技巧。在“西藏问题”上我们与国外的分歧和争论应当如何说明,围绕国外的误读应当如何正面解读。同时,我们尽量将视线伸向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最前沿,让外界听到雪域高原更加及时和真实的声音,多角度地呈现一个日新月异的西藏。  相似文献   

7.
利明慧 《职业圈》2008,(24):210-211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学校在新课改的推行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是在使用素质教育的手段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与东西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与东西方文化方克立20世纪只剩下最后几个年头,21世纪即将来临。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舞台正在向着太平洋方向转移,世界文化中心也在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三十年河西,三...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4,(2):26-28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在重新审视着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怎样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化应以怎样的方式让世界了解认同?在“中国化德国行”之后,央视演播室请来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请他们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一起向世界讲明当代的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人民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是强调"应试教育",而是提倡"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本文从学生的素质教育同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体育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希望能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良好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学校在新课改的推行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是在使用素质教育的手段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郑荣 《现代企业文化》2013,(32):126-126,128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下,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教育,能够满足我国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有利于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并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我们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企业“做优、做大、做强”。这就要求企业抓好“人才资源国际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这个“核心”的现状如何,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研员,听课、评课是主要工作。而大面积的随堂听课,往往会让我们获得最为真实、可信的资料,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听课  相似文献   

14.
李玉球 《职业圈》2007,(4S):214-215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笔者认为不论什么时代,人才永远是最贵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更有价值呢?应该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根本,更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方向。现在以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为主的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正常情况下要经常‘发言’,发生突发事件和需要向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发布权威信息时,能及时‘发言’。制度建立了、新闻发言人确定了、工作班子健全了、发布新闻的场地也具备了,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问题就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提高质量和水平的问题就向我们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舒晴 《对外大传播》2011,(6):11-11,30
未来五年,是中国在世界地位、作用和影响变化愈来愈大、愈来愈明显的时期。怎样真实地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怎样正确诠释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方针政策?怎样构建和谐的经济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樊会学 《职业圈》2008,(18):34-35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它是一种“软约束”及它所具有的多种“软性”管理方式上。而我们一直实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软管理”方式。那么,作为两种“软管理”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怎样呢?文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对外宣传不再局限于发行外报刊和广播外与节目的“超距离”接触,而是让一条条满载着中国人民心声和愿望的船驶向大洋彼岸,驶向全世界。“中国化周”和“西藏化周”等一系列展示中国人现代生活真实风貌的系列大型活动,正以艺术、化的力量超越着政治屏障。中国的对外传播也不再仅局限于狭义上的传统外宣领域。“立足于基本国情,全方位地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进步、开放的中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新格局下的《对外大传播》,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探索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方法。这组章旨在从对外传播的实例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推动中国的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07,(3):14-15
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两会”本来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但已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竞相来华报道“两会”,其中很多外国记者在华时间不长.中文不算流利,却是新闻业界的“老手”,捕捉中国新闻的敏感度很高,提问犀利老到。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境外媒体向所在国总部发稿也更加便捷。面对重大新闻他们的发稿速度也毫不逊于中国媒体。那么,外国媒体记者在“两会”报道中有何难忘的经历?他们对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有何期待?他们惯用何种方式捕捉“两会”的新闻线索?这些都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我们走访了两家外国媒体驻京记者。下面刊发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两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