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等问卷对1 171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较积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何春风  赵文博 《文教资料》2014,(19):128-129
随着高职教育全面进入"90后"时代,"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作者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对"90后"高职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使用SCL90和UPI量表对广州某女子高校2010-2012年入学的90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90后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常模,但在强迫、焦虑、恐怖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将“自我”成长课题引入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二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获得自我成长,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中应倡导带着问题前进与生活,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福州某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校90后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但在焦虑、强迫、依赖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必须通过开展调查、开设课程和构建网络的方法来整体推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群体正在开始进入"90后"时代,本文针对体育类大学中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类"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良好,但是普遍感受来自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就业的压力较大,自我意识较强.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运用有氧体育运动能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及忍耐性较差。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干预后,发现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人的心理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具有多变性特点,其提高只能说明是近一段时间的心理水平,而不能代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彻底改善,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之间出生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变化趋势,使人们更客观地认识"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80后"大学生在一些具体指标上相比,较多"90后"大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2009级大学生过于担心未来事情的比例最高,"90后"确实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吴思为  蒋湘祁 《考试周刊》2011,(92):207-208
作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衡阳某高校201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6.23%,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全体大学新生抓起,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时转变、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为研究工具.研究结论为:"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各种一级人格因素得分均居中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一级人格因素女生总体上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有50%左右低于理论均值;"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16PF次元人格因素结果表明女生大多数心理素质优于男生;"90后"普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低相关,而与人际关系好坏高相关.相应的教育对策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注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用SCL-90量表对大连某高校236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研究结果将为解决和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的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网络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心理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时代烙印。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尤其是心理特点,加强对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回、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量。宁夏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性地预防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运用心理量表SCL-90调查了河南省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寻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钟贞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79-180
本文通过对某校24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正确,"90后"大学新生具有以下特点:生活适应能力差,对父母依赖性大;有来自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信仰缺失但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张扬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网络资源库建设日趋重要,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资源远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需求。对衡阳市的几所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logist回归分析),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SCL-90问卷对高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克服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文章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平台,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化,形成内容规范、目标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并通过体系有效运行,实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个性优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学前后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心理健康指标采用POMS及SCL-90量表分别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境状态及其心理健康水平,身体健康指标选取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方面的11个测试指标,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所测得的身心健康指标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后大学生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身体健康指标优于实验前,证明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境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