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扔掉氧气瓶,在水下自由地呼吸,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现在,人类离这个梦想又进了一步。科学家在研究蝾螈的时候发现,海藻竟然可以和这种动物的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蝾螈的卵囊里,海藻给蝾螈的胚胎提供了氧气,同时海藻也从胚胎产生的废物  相似文献   

2.
林质华 《百科知识》2007,(4S):14-15
氧气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如果没有氧气,人们就无法生存。而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人类得以自由的呼吸。然而,在有些时候,人们需要制造氧气以供给呼吸,这就需要制氧技术。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氧气呢,比如说,航天员就需要氧气,因为在太空中可没有氧气;再比如说,潜水员也需要携带氧气瓶,因为在水下也没有氧气。还有,很多呼吸功能不足的病人,也需要氧气,一旦缺氧,人就会休克,因为大脑对氧气的依赖比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都敏感。  相似文献   

3.
从古到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遨游。 为了帮助人类实现移居海洋的梦想,科学家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在水中呼吸的人造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人造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高通透性薄膜制造人造鳃上。  相似文献   

4.
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卡斯勒早在1980年就制作了能够从水中提取氧气的人工腮。他的梦想是这一设备有一天能使他像一条鱼那样在水中呼吸。卡斯勒并不是第一个梦想像鱼那样游的人。在1962年,水下探险先驱雅克·库斯托就预言了水栖人类的出现:人类通过手术装上腮。库斯托说:“肺将被绕过去,水栖人类将能够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生存和呼吸任意长的时间,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当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求助于手术安装人工腮。新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困扰卡斯勒的问题、为我们创造一个实用的人工腮吗?这样的人工腮将不仅使潜水者受益,它还有从为…  相似文献   

5.
英国戴夫克斯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隐形”水下呼吸器,它不会有气泡情况出现,潜水员在水下的活动也就很难被发现。 人呼吸时吸人肺中的氧气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利用,剩下的大部分实际上都随着二氧化碳被呼出。新型“隐形”呼吸器通过有伸缩性的袋状装置收集潜水员呼出的所有气体,这些气体通过装有固状化学“海绵”的导管后,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化学“海绵”吸收干净,剩下的干净氧气与从氧气瓶中补充的新鲜氧一起,可重新供潜水员呼吸使用。 “隐形”呼吸器中装有电子化学传感器,可随时对潜水员呼出气体中各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一个微型芯片能自动计算需要从氧气瓶中补充多少新鲜氧气才能满足潜水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先锋科技     
《发明与创新》2014,(3):24-25
像鱼一样呼吸 这款与众不同的水下氧气呼吸器可以让人们在水下像鱼一样自由地呼吸。它运用人工鳃模式新技术概念,在水通过过滤器时,提取水分子中的氧气,并压缩储存。戴上它,你就可以遨游大海了!  相似文献   

7.
水下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由于水分子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非常严重,光在水中传输时衰减很大。因此,人眼在水中不能看得很远,即使使用带有人工照明(通常用石英卤素灯)的水下电视摄像机,  相似文献   

8.
林泉 《百科知识》2009,(10):14-15
打嗝是鱼类和两栖类祖先的遗产:人类长长的呼吸神经来自于鱼类;而打嗝的原理其实就是两柄类动物在水里用腮呼吸时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浩瀚的大海对人类而言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从古至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邀游。其实,江河湖海中并不缺乏空气。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含有约1.5%~2%的空气。问题是人类的肺不能像鱼鳃那样过滤以获得水中的氧气。为了帮助人类实现回归大海,移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家介绍,一般情况下,鱼类用两个或三个气囊控制水中位置,但神秘鱼却有10个气囊。鉴于它的这一特点,科学家估计神秘鱼有可能在水面呼吸。  相似文献   

11.
仿生机器鱼     
王硕 《科学中国》2006,(6):33-35
鱼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千百万年,经过不断地进化、适应海洋、湖泊、河流等不同水域的环境,成为水中生物进化的佼佼者.兼具水下运动的高效率和高机动性。而鱼类这种独特的游动运动方式也给人类研制水中运输工具带来了很多灵感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上的昆虫,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本领不一,但是不论是什么昆虫,都需要呼吸空气。陆地上的昆虫,呼吸空气并没有什么难度:在换气运动的作用下,空气由气门(相当于鼻孔)进入昆虫的气管系统,再进入微气管,由微气管输送新鲜空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但是,有些昆虫幼年时生活在水中,有的终生不离水,它们就进化出了五花八门的水下呼吸法。  相似文献   

13.
杨梅 《科学中国》2006,(6):47-47
长久以来,海洋生物学家就对用肺呼吸的海洋生物的深潜功能与令人惊叹的潜水时间困惑不解.因为这违反了动物的生理学规律。如果能够解释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对人类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一定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鲸是一种哺乳类动物(所以说鲸不是鱼),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廓,在水中生活的鲸用肺呼吸。鲸的肺容量很大,一次能储存很多空气,所以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时代》2008,(12):102-102
当你跳人大海探寻奇妙的世界时,一定希望能在大海里呆得更久、离鱼群更近,但水下呼吸器有限的空气和产生的气泡让这两个希望都很难实现。现在,一种更易于使用的水下呼吸装置Poseidon Discovery却能够帮你做到这些。这台潜水呼吸器能够循环潜水员呼出的气体,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8,(4):19-19
当你跳入大海探寻奇妙的世界时,一定希望能在大海里呆得更久、离鱼群更近,但水下呼吸器有限的空气和产生的气泡让这两个希望都很难实现现在,工程师比尔&#183;斯通(著名洞穴探险家,见本刊2007年3月号《地心旅行》一文)设计的更易于使用的水下呼吸装置Poseidon Discovery却能够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1,(8):11-11
魔法小说《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中,哈利吞下鱼鳃草,像鱼般在水底呼吸的片段,将来有可能成真。近日,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只要把人类和海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就可以使人类在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8.
韩啸 《科学大众》2010,(7):20-21
众所周知,鱼是用腮呼吸的,而作为两栖类动物的蝌蚪是怎样呼吸的呢?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2005,(7):40-40
人类天生就有抵御寒冷和潮湿的本性,使人的体温保持在37℃。一般而言,过剩的热量仅有10%是通过呼吸排出的,其余的90%通过皮肤排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针对氧气瓶定期检验与缺陷为中心,分别从氧气瓶具体方法与裂纹类型介绍等方面,积极对氧气瓶进行定期检验,确定表面缺陷问题,及时予以处理。目的在于保证氧气瓶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