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汉英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禁忌现象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汉语和英语之中。对由禁忌而产生的禁忌语和委婉语,汉英两种语言在应用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意识到这一点对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均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2.
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禁忌普遍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文章从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4.
鲁晓丽 《海外英语》2012,(2):239-240
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交工具,其功能就是沟通信息。语言禁忌现象普遍存在于中西方文化之中。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了中西方语言禁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人们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地交流信息。由于汉英民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中英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一些差异。通过对中西方禁忌语的对比分析,希望提升人们的交流技巧,减少跨文化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  相似文献   

5.
“悬垂现象”是学生汉英翻译与英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导致学生习作中悬垂现象的出现。因此,对悬垂想象作相应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汉英翻译和写作中的“悬垂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如果学习一种语言,就要了解其文化,就要了解相关语言及文化中存在的“禁忌”。“禁忌”是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及文化中的一种现象。随着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勾通,作者就中美两国语言文化中的“禁忌”作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和概述,对学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外语表达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起表达错误的原因 1.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就外语学习而言,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就叫正迁移,它能帮助学生加快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 I like English.”这一句,由于汉英语言顺序一致。学生在外语实践中就不会感到困难。相反。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又称干扰,它会妨碍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学生表达“我非常喜欢英语”时,往往把汉语的语法结构完全搬进英语句子中,从而造出“I very like English”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惯。同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也对人们的语言交际行为和跨文化交流活动产生着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体现为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汉英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各自在语言系统、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汉英词汇空缺现象的产生,研究汉英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文化差异对形成两种语言词汇空缺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存在着一种恐惧、敬畏的心理。因此,在中西文化中,对诸如生老病死、名称、日常生活以及隐私和亵读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禁忌用语。为了回避这些禁忌语,人们普遍采用委婉语来表达,所以禁忌语和委婉语就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并存现象。对这一并存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不但能使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掌握好语言的运用技巧,而且能够使人们深入了解语言所在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娄宏亮 《考试周刊》2007,(25):17-19
重复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很常见的现象,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词语的重复,并指出重复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大大高于英语。这是因为重复在英语中是实现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语里语篇衔接是依靠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句的使用。英语中重复只是一种强调式的修辞手段。由于汉英在重复上的这些差异,翻译中就必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反射,社会的发展会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和行为有所忌讳,积久则成禁忌,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便是禁忌语。禁忌语的存在促使委婉语大量产生,这说明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属于不同的语言现象,因此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Black Tea     
嘿嘿,大家知道琪琪为何会如此尴尬吗?对了,原因就在这茶的“颜色”上。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所以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习惯也就有所不同了。我们平时常喝的“红茶”,在英语中可不能叫red tea哦,应该叫black tea.琪琪没有再清楚这些文化差异,当然会闹笑话啦!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沟通情感的工具。尽管语言有任意性,但由于语言蕴含着难以形容的神奇力量,人们在使用某些词语时,这些词语所指代的事物往往会生动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并引起某种:心理上的反映,像汉语成语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令人高兴、让人欢欣的词语往往能引起愉快、欢喜的心情,而令人沮丧、让人不快的词语同样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映,使人产生恐惧、不安、悲伤或厌恶的情绪。对此,人们总是期望避免或直接提及,这就是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学英语,大都感到困难。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不尽相同。当我们学习英语时,如果不注意排除母语的干扰,就会出很多差错。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两种语言语法上尤其是句子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的差异,对它们作认真的比较,从而正确地认识、理解、运用英语语法。本文试从汉语角度探讨什么词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谓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英语的相应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的。一、汉英主语形式的比较从理论上说,汉英语言中的主语的定义是相同的,都是谓语陈述的对象,都可以是人或事物,也都可以由名词、代词等表示。例如…  相似文献   

1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难 《考试周刊》2010,(27):33-34
语言禁忌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发展史,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本文简单介绍了中西语言禁忌现象的特点,并就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理解和回答,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因此,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顺…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国的民族习俗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迷信的事物及忌讳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某个事物在这个国家被认为是美好的,而在另一国家可能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在禁忌的奇风异俗中,颜色的禁忌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禁忌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所接触的事物(对象)的感悟不尽相同,于是因之产生的情趣也就不尽相同。然而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形形色色的事物(对象)总想追求一份情趣却是相同的。作为专门为人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人员——教师,应当注重教学中的“趣”,而语文这门基础之基础的学科的教学尤其要讲究这个“趣”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