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法”与“几何法”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也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文章结合2023年高考天津卷第18题对“解析法”与“几何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给出等差数列的三个公式.由于这三个公式结构形式酷似解析几何中的定比分点公式,姑且称之为等差数列的“定比分点公式”.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汇点命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由于这类问题的立意和角度都比较新颖,有一定的综合性,不仅要求考生对立体几何的概念、定理、图形性质了然于胸,而且还要在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知识方法中不断变换,所以解题时往往因找不到切入点,而无法顺利解决问题.本文试从题型设计的角度上,结合一些实例来解读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2008年的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题(3“小“1“大“),共计30分左右,占试卷总分的20%,对解析几何知识的考查几乎囊括了该部分的所有内容(直线、线性规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内容都有涉及),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由此可见,解析几何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卷中占据着主角的位置,演绎着高考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从高师数学系教师的角度,对利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三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思考,并介绍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函数、解析几何和数列为例,说明数形不分家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存在着热衰于模式化解题的倾向,造成高考中对数学思想、能力考查的失落.解题需要模式但不能唯模式,要“入格”还要“出格”;另外还存在着在解析几何中用综合法研究问题的现象,这也与解析几何的课程性质不符.通过三道例题的分析,具体阐释解析几何的教学与考查应聚焦于通过方程来研究曲线的思想和坐标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解析几何中"巧"用设而不求的办法,优化解题过程,解决曲线相交或直线与曲线相交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看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以下简称“高观点”)这一重要数学思想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克莱茵·贝利运动.在其著作《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F·克莱茵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并借此改革充实代数内容”;另一方面则强调“把解析几何纳入中学  相似文献   

10.
一般解析几何教材中关于定理“圆锥截线是圆锥曲线”均没有证明,至多只做简单的说明.本文拟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加以论证.引理:平面∑与平面∑’交角为θ(0≤θ<π/2),平面∑内的圆锥曲线S在平面∑上的射影柱面与平面∑’的交线为S’,则S与S’是同样类型的圆锥曲线.  相似文献   

11.
解析几何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内容,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计算.学习解析几何,能让学生们逐步认识到"计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式.但很多学生都认为解析几何很难学,进而排斥学习.在课堂上展示出解析几何的魅力,让学生们正确认识解析几何,有助于学生们学好解析几何.  相似文献   

12.
设而不求是解析几何中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和技巧,它能使问题简化.但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却经常困扰着同学们.在此笔者愿跟大家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笛卡儿有一解决问题的总的策略:1、一切问题都可化归为数学问题;2、数学问题都可转化代数问题;3、代数问题又可转化为方程问题.因而有完整的方程理论与解方程的方法,一切问题都不雅解决.诚然,笛卡儿未能完全实现这一理想,但他应用这一思想发明了解析几何,因而说明解析几何是方法论的产物是正确的.这一思想的实质是"在建立坐标系的条件下,将点转化为它的坐标,将几何对象坐标化(或  相似文献   

14.
<正>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每年高考都重点考查该知识点,但每年解析几何的得分率都不高.原因是考生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有畏惧心理,认为解析几何很难,考试时不敢做,放弃解析几何大题.新课改这几年,解析几何的命题趋势相对稳定.下面,笔者以2014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0题为例,谈一谈解析几何复习.  相似文献   

15.
求满足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常见问题,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忽视求出的方程要满足完备性和纯粹性,在实际解题中也不太会讨论.下面我给出了求出点的轨迹方程后去"杂"堵"漏"的几种常见情况.  相似文献   

16.
解析几何几乎处处以"动"的观点处理一些点集的问题,恩格斯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说"笛卡尔的变数是数学中的转折点.因此运动和辩证法便进入了数学……."但是,有许多例子说明,如果不处理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解析几何是一门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科学,事实上,解析几何中的问题并不总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来得方便、有效.对于有些问题的求解,若能回归几何法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且也能减少计算,给解题带来方便,使问题获得巧解、妙解,有时常常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解析几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分类例说.  相似文献   

18.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经典内容.回顾近二十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1997年以前,“解析几何”单独成册《平面解析几何》,与《代数》(下册)同时开设,在高二两个学期完成,约50课时(包括选学内容“参数方程、极坐标”,约14课时).1997年以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解析几何”教材包括两章内容:“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共43课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解析几何”内容包括必修课程·数学2中的“平面解析几何初步”,选修课程·系列1的选修1-1或系列2的选修2-1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以及系列4的选修4-5中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依据《标准》的要求,教材在编写时的思考以及各地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19.
工科线性代数课程多年一贯的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模式,把它与解析几何、实际应用、数学建模等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型考试中,解析几何问题总是令人头疼的.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觉得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有所"缺失",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复习中,我们应如何把"缺失"了的条件提取出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