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在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与方法。认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优化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应遵循明确定位、多维吻合、宽度适当、整体协调原则。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找准信息生态位、巩固信息生态位、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服务机构在社会环境生态系统中有其生态位,生态位优势决定了信息服务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对信息服务机构的生态位内涵、生态位宽度与竞争、生态位构成维度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位视角的信息服务机构竞争优势构建模型,分析了信息服务机构竞争优势的构建方式:特色信息资源生态因子构建、人才资源生态因子构建、用户资源生态因子构建和文化资源生态因子构建。  相似文献   

3.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在分析战略网络中节点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生态位概念,并就战略网络节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度模型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战略网络中节点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生态位,而且要根据战略网络目标和环境变化,及时对生态位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维持自身在战略网络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升战略网络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结合信息生态位的相关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的相关定义以及主要内容,具体论述公共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的维度宽度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的不同信息生态位如何定位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出发,结合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对信息生态位内涵进行界定,对信息生态位位移的缘起进行描述,对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中的信息生态位宽度、信息生态位分离等不同位移方式的测度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阐述信息生态位的不同位移方式及其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引申出企业生态位以及企业生态位宽度,然后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从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制度资源、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六个生态因子分析与研究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信息生态位重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3个维度出发,对信息生态位重叠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信息生态位重叠对信息人竞争与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态位选择反映了主体对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适应。针对多数孵化器经营困难、依赖政府补贴的现实,本研究区分市场认可和政府认可两个维度分析孵化器生态位的绩效影响及其优化选择。基于2015年-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孵化器集群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市场认可上,生态位重叠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在政府认可上,生态位宽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交互项影响显著为负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据此,本研究提出孵化器市场化运营要以保持独特性为重要导向,地方政府在孵化器集群建设中要强化政府认可与市场认可的内在契合以形成良好指引。  相似文献   

9.
从情报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资源配置、公众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信息生态位的宽度、适宜度、重叠度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研究,论述了运用信息生态位相关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部分问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服务机构在激烈的信息竞争环境中部分业务外包的动因,并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的形成模型及实现环节。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可以实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特异化拓展,发展与信息环境中其他信息人信息生态位的非重叠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息生态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张红芹  庞文兰 《现代情报》2015,35(1):150-155
基于生态位视角,调研三大类型图书馆代表在技术创新信息服务领域的信息资源种类、服务项目设置、服务时间与空间等,重点研究分析高校图书馆在该领域的生态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晴晴 《科技广场》2014,(5):226-230
本文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以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出社会、环境、经济的3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城市生态位的计量公式,得出9个地级市的生态位宽度,排名比较靠前的是厦门市、福州市和泉州市,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比较大,更加适合人类居住。最后,针对每个地级市的研究结果,提出拓宽城市生态位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蔊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蔊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相似文献   

14.
刘小鲁 《科学学研究》2011,29(4):619-626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多项初始专利技术的序贯研发模型讨论了序贯创新背景下最优专利宽度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专利宽度对创新阻塞的协调机制以及专利联盟的社会福利效应。在该模型中,专利宽度的调节不仅能够影响后续创新对初始专利技术的侵权概率,还可以改变现有专利技术的实际数量。研究表明,最优的专利宽度应当使事后专利许可下初始专利的期望许可价格等于诱使厂商进行初始研发的临界价格。这一专利宽度水平不仅可以为初始创新提供必要的激励,而且可以限制事前许可价格和事后许可的期望价格,从而缓解许可收费对后续研发决策的扭曲。由于专利联盟的联合利润最大化定价会阻碍专利宽度对事前专利许可定价的调节,因此专利联盟无法增进社会福利,反而可能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