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6-57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除新颖奇特的内容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同样是使勃朗特姐妹的小说长久不衰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董菊霞 《文教资料》2007,(13):74-75
19世纪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文中塑造的希克利夫是一个由爱生恨,继而报复,最后超脱的一个生动形象。爱和恨是整部小说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中文自修》2011,(5):2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同为作家的妹妹埃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女性主题与抒情笔调是她小说倒作的两大  相似文献   

4.
曹丹丹 《文教资料》2011,(26):15-16
小说《呼啸山庄》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富才华的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名作,但小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却遭到早期评论家的猛烈批评。本文探讨了影响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因素,即作者本人的个性,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及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5.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希斯克利夫是艾米丽·勃朗特所创作出的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复仇者。本文解读了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及成因:自身性格特点;社会环境及小说作者经历与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本文解读了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名字象征、环境景物象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与意蕴,大大增强小说艺术感染力,使《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坛永葆经久不灭的艺术魅力之光。  相似文献   

7.
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20世纪英国女作家琼·里斯分别在自己的小说《简·爱》和《野藻海》中演绎了一个为争取女性的自由平等,向男权社会发出对抗呼声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但小说对女权主义思想的重大启示作用和意义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9.
父权制下的抗争女性——对《简·爱》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夏洛蒂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具有反叛精神,追求独立、寻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权主义者提倡自由、平等、独立等的精髓,也给后来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样本。本文尝试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简·爱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追求,总结出女权主义思想意识贯穿了整部小说。  相似文献   

10.
英国19世纪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尤以简·爱广为人称道。小说《简·爱》历经百余年不衰,魅力无穷,分析原因,主要来自简·爱个性的感染力——她自立、自强、追求平等;她真诚、纯洁、富有热情;她智慧、勤劳、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11.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展示出的坚强、独立、自尊自爱,她对平等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不懈追求,符合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人平等,特别是分工不同的一体化男女关系的教导,以及其对宽容节俭品格的提倡。夏洛蒂·勃朗特正是因为有着稳固的基督教信仰,才创造出了简·爱这一伟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高度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文学批评家从多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文章旨在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夏洛蒂·勃朗特所处时代背景,从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比对、女主人公情感经历、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巧妙设计三方面探究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传达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芦毅 《文教资料》2010,(25):19-20
本文解读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此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本文从"女英雄"式人物——简·爱这个形象的成长历程和她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个性入手展示了其反抗性格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以揭示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小说,本文主要依托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女主人公简爱的心理成长因素及行为动因。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介绍艾米莉·勃朗特(1818 ̄1848),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 ̄1855)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1820 ̄1849)号称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19世纪文坛上焕发着异彩。艾米莉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夏洛蒂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  相似文献   

17.
杨丽荣 《文教资料》2009,(25):38-39
本文立足于哥特小说传统,研究<呼啸山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中的哥特因素,探究艾米莉·勃朗特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巧妙借鉴和独特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呼啸山庄》中的广泛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成功地借鉴了哥特式小说的艺术手法,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广泛运用哥特式手法从而表现出恐怖、神秘、超自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微 《文教资料》2020,(7):38-40
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了小说《简·爱》.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该形象,打破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对妇女的刻板印象,宣扬了作者的社会主张——为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简·爱热爱阅读,书籍对其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简·爱的阅读历程,探微她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20.
夏落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第一人称叙事的馋点是真实感强,不足是视角受限制。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安排了几个仆人角色,她们既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又丰富小说的内容,弥充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