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相关术语及概念的界定 1.教育科研成果 要讨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首先要理清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研究是过程,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的理论结晶,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只有落实到教育实践才是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唐健 《辅导员》2014,(4):47-48
学生是教育的基点,归零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谓“归零教育”,即摒弃对学生分数、奖状等的过分推崇,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的真、善、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一、健全“归零行动”组织,规范实施“归零教育”对人的“归零教育”,可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教育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等的教育,是浅层次的教育。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是针对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的教育,是关于精神、人生、灵魂等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在21世纪全面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除了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手段等必须实现现代化外,实现教育机制现代化,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条件。教育机制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不断根据教育的发展变化,在动力输入和方向、速度的调控上,不断提高自觉化程度,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般地说,教育机制,包括教育的动力机制、运作机制和调节机制。教育机制现代化,无疑是要使教育的这三种机制在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时候,能够及时地、甚至提前地得到转换,以便…  相似文献   

4.
论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多重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社区教育能促进社区发展,要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必须加强政府的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开发教育课程,建立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媒体和教育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管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于是,现代信息技术便渗透到教育管理过程中,包括对教育资源、教育信息以及教育过程的管理,逐步形成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系统和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等),引导和启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绍福 《教书育人》2008,(10):11-11
我国的农村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师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少的困惑。 教育理念模糊不清。教育理念是外延比较宽泛,能反映教育思维活动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看法、教育认识、教育理性、教育信念、教育信条等)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赏识教育已不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再谈赏识教育》笔者认为赏识教育需要教育者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性格特质,才能及时发现、捕捉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实施赏识教育;同时赏识教育并不否认批评教育,但批评教育要讲究艺术;赏识教育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2012,(9):3-3
美国生命教育在其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清晰的教育目标维度、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其他各科教学中,使整个学校教育凸显出较强的生命教育特征。主要包括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珍惜生命的健康教育,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10.
郑佳珍 《学前教育》2005,(11):38-39
所谓立美,就是使教育成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存在,使教育自身拥有美,显现美,成为美的主体。“立美教育”是建立美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对美育的创新和拓展,力求与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成为一种美的东西。其前提是教育本身的关,包括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园所文化、教师、课程的美。只有教育的各个方面构成统一、和谐的整体,才能实现立美。“教育立美”是以优化教育整体素质为直接目的,全面育人,优质育人,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富有创造力、竞争力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构筑美育化的全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