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作文》2007,(10)
上课了。毕老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一个特别的游戏"脑筋急转弯"好不好?生:好!毕老师:请听——"草原上有四只小鸡,一只叫wō,一只叫wó,另一只叫wò,最后一只叫什么呢?"(嘻嘻站起来,欲言又止,又坐下去。)哈哈(沉思片刻,突然叫道):我知道,是"我"。(全班同学一愣,随后交头接耳,窃喜。)  相似文献   

2.
老师:凯温,这次你怎么又迟到了?凯温:对不起,老师,我在家钉钉子,砸坏了两个手指头。老师:怎么没有扎绷带呀?凯温:噢,砸的不是我的手指头,我叫小妹妹扶着钉子的。  相似文献   

3.
小断是我的大学同学,他的真名叫周泉。可是全班同学中,只有我叫他周泉,其他同学都叫他“小断”,因为他的左手少丁一个手指头——据说那是他在农田里收割庄稼的时候被镰刀给收走了,流了很多血,染红了金黄的稻谷。  相似文献   

4.
给恶心的弟弟: 当我问你为什么要用5只手指头轮流挖鼻孔时,请别回答我说:"每只手指头挖起来各有不同的感觉。" --小鼻孔姐姐留给伤心欲绝的老板: 公司会倒,我想跟公司的名字也有一点关系吧? --惠岛有限公司的员工留  相似文献   

5.
趣味英语     
[锁定译文]我妹妹的手指头老师:凯文,这次你怎么又迟到了?凯文:对不起,老师,我在家钉钉子,砸坏了两个手指头。老师:怎么没有扎绷带呀?凯文:噢,砸的不是我的手指头,我叫小妹妹扶着钉子的。[生词链接]1.bruise:v.砸坏。2.bandage:n.绷带。My Sister's FingersTeacher:Kevin,whyareyoulatethistime?Kevin:Pleasesir,Ibruisedtwofingersknockinginanailathome.Teacher:Idon’tseeanybandages.Kevin:Oh,theyweren’tmyfingers!Itoldmylittlesistertoholdthenail.Bedtime PrayersJuliewassayingherbedtimeprayers.“PleaseGod,”shesaid,…  相似文献   

6.
陈新福 《江西教育》2012,(11):36-37
<正>【片段一】角色换位——"我是水果娃娃"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互动游戏,好不好?请注意,从现在起,你们的名字都请改一改,改成什么呢?改成你最喜欢的那种水果的名称。想好了吗?请问你叫什么呀?生:我叫西瓜。生:我是橘子。师:把你的新名字轻轻地告诉同  相似文献   

7.
2006年暑期,我随全省农村教师到武汉市参加省里组织的农村教师培训,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讲课时的一个精彩片段,令我心潮起伏。他讲的是一位启蒙老师在教学时问孩子们:“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其中一个孩子大声地说:“3个手指头。”这时,班上的孩子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孩子,而是说:“回答得好,声音宏亮,胆子很大。3个手指头,只差2个就对了。”多么机智的教师!多么精妙的点评!  相似文献   

8.
纸条满天飞     
《高中生》2007,(17)
给恶心的同桌:当我问你为什么要用5根手指轮流挖鼻孔时,你请别这样回答我:"每根手指头挖起来感觉各不相同。"——小鼻孔同学留言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控制型教师角色师: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的本事是什么?生: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师:这是因为——生: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师:对极了。更羸是根据什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的?生:更羸根据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而判断的。师:这说明更羸观察——生:仔细。反思:这个案例中教师高度控制着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很容易成为消极的听众。案例二:放任型教师角色师:如果魏王不用箭,只拉一下弓,能不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生:不能,魏王不…  相似文献   

10.
小武     
我养了一只惹人喜爱的鹦鹉,绰号叫“小武”。“小武”的性格真古怪。无论谁把手指头伸进笼子里,“小武”都会马上走过去,啄一啄他的手指,吱吱喳喳地叫,好像在说:“疼吗?我很厉害吧!”虽然“小武”有时候很威武,但有时候却很胆小。要是你把笔或一些什么东西放进去,“小武”就会马上避开了,吱吱喳喳地叫,好像说:“这是什么,样子这么怪?”一天下午,我没事干,就去逗逗“小武”。我把手指伸进去从后面摸摸“小武”的羽毛,它好像知道我在摸它的羽毛,马上回头啄我的手指。啄了几下,愣在那儿不动了,直瞪瞪地注视着我的手指,似乎在想:“这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1.
手指面包     
手指面包文/田勤有个小男孩,名字叫冬冬,他有一个坏毛病,平时没事爱吃手。你瞧,冬冬又在啃手指甲了,啃呀啃呀,一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不一会儿,十个手指头全啃了一遍。看样子,他还要啃。正在这时,一只老鼠从洞里偷偷地爬了出来,看见冬冬吃手,心想,这个小孩...  相似文献   

12.
我是我们家里唯一的小孩。不过我还有个妹妹,叫蒲露伊儿(我起的名字,好听吧)。她是我的娃娃。我眼睛大,她也眼睛大。我短头发,她也短头发没办法,她在一切事情上都学我。蒲露伊儿很乖,就是太小了什么事儿都不懂,我一天到晚照顾她,有时真够累人的。(所以我决定了,我长大了,也只生一个小孩,除非一下子生了双胞胎。)我们家还有一只蝈蝈,住在小竹笼子里。说实话,我们有点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整天叫啊叫,叫得人头疼。妈妈说,仔细听,他的叫声真会让人发疯,那是一种金属一样的声音。蝈蝈是个地地道道的“人来疯”,越是屋里有人,他越叫。我们只好这样:爸…  相似文献   

13.
正【课例】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师:(板书课题)“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生:是足字旁的路。师:为什么是足字旁?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生:是小鸟!  相似文献   

14.
一从年龄入手,建构萧红形象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参观、欣赏一座园子,一座八九十年前我国东北呼兰河边的园子。园子里有两个主人——一个是祖父,一个是"我"。(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生齐读)这里的"我"是谁呢?生:萧红。师:关于萧红,你有哪些了解?生:萧红是一位女作家。生:萧红的原名叫张乃莹,她31岁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课前谈话生:同学们,黎老师想给大家说三件事,可以吗?生:(乐意地)可以。师:几件呢?生:(伸出三个手指头,齐声回答)三件。师:黎老师怕忘了,就写在黑板上。(板书:三件)师:第一件事,起立,小板凳——生:进桌底。师:向后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生: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师: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谈话导入)师:谁听见了刚才报幕的老师说我姓什么?生1:你姓齐。生2:你姓于,叫于老师。师(板书):于永正。师:你们能不能笑眯眯地称呼我?生1~5(笑眯眯地):于老师。师: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生1~10:于老师、于永正老师于爷爷……于伯伯于永正先生(shēng)师:是啊,我比你大,我是先生(shēng),你是后生(shēng)。(学生被逗乐了)我是老师,应该叫我先生,应读轻声先生(sheng)。师: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生沉默了片刻)生1:于永正。师(拉着这名学生的手):到!终于有勇敢的站出来了。(生1激动得满脸通红,乐得合不拢嘴)师:叫我于老师、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17.
我叫求己,今年10岁了,长得聪明又机灵,只可惜平时特粗心又不长记性。一天晚上,我正睡得香,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人,我害怕地问:"你——是——什么人?"那个人说:"我是理想老人,不用怕。你  相似文献   

18.
敖小英 《江西教育》2012,(11):37-38
<正>【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生(齐):知道!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笑)不敢说是吧,看我来写。(师在黑板右侧认真板书:于永正)师:那你们想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师:有别的吗?生:我想叫您于爷爷,因为您很慈  相似文献   

19.
我相信     
周六,两张小椅子上,我与小丫一起写着作业。忽然,小丫用手指头戳戳我的大腿,说:"姐姐,你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转过头,原来是一只流浪狗。它怎么跑到我家来了?我顿生疑惑。那是一只瘦骨嶙峋、毛色灰暗的小狗,眼神里写满恐惧,让人不由心  相似文献   

20.
我和姐姐几乎是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她只比我早半个小时出生。看到我们两个,父亲惊喜地叫着:“是双胞胎呢,一对女儿,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