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课改以来,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多变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其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问题是数学应用。现代教育论认为: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发展能力。这虽然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带给我的感慨与意义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知识后,布置一道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根本之处就是教师角色功能的转换。教师要摆脱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向未知挑战,允许在挑战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4.
“情境化”教学是实现数学知识有意义建构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众多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情境的创设只是教学的“源”,却不是数学学习的“本”。学生人情入境后的情境剥离,抽象思考后的模型建立,才是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力的根本。这就是郑毓信教授倡导的“去情境化”观点。它指知识从具体情境中分离抽象出来,从而超越情境成为概括性...  相似文献   

5.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和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数学解题又是掌握数学,学会“数学地思维”的基本途径。概念的掌握,技能的熟练,定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态度的养成等都离不开解题实践。数学教学其实也是解题教学,通过解一道道的题来再现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关键得提高讲解一道道题目的效率;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可在讲解题目之前,先让学生来说说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实际问题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看,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7.
李霞 《学周刊C版》2014,(3):129-129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快速地解决和处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却在应用的时候缺少灵活性,为此我们必须改善教学形式,寻找最适宜数学的学习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自主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中逐渐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改革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强调自主探究和知识构建,要求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数学教师的新角色 1.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常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整个教学课堂中只能听见教师的声音,而学生则埋头苦干——照抄老师写出的一道又一道的典型例题。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云。学生成了复印机器。思维死板,遇到灵活多变的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老师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教学也面临着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随之,小学数学课堂也将有新的面貌。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取智慧,改变教学形式、优化教学传统,将过去传统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有效地利用新课程标准改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本文首先讲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标准,进一步阐述了如何使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根据兴趣使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也很流畅,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行云流水”的背后掩盖了学生的许多困惑和问题,造成学生缺乏对数学内涵必要而深刻的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找准学生的困惑之处、需要之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重视数学机智教学十分重要。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3.
雷习洲 《考试周刊》2013,(32):59-59
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所学知识,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实际,创设生动、有效、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初中所有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答数学题目,巧妙设计方法改变数学的"枯燥无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把握练习的"度量",科学地选择练习方式,并及时批阅每次练习,与学生共同反馈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李文杰 《成才之路》2010,(23):I0016-I0016
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学目标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牢固程度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引导着师生对知识的单一追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严谨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经常被教师们分解为一道道数学题,解题成了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解题成了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学习材料的借助及知识联结点的把握等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马立雷 《时代教育》2012,(22):69-70
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了解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精辟简练的小结,能使一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转化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勇于探究、敢于探究。所以课堂小结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应该作为一个课堂资源去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张姝 《生活教育》2012,(8):48-52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计算教学作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载体,在计算教学中多一些创造性地思考和预设,使学生学会思考方法、学习能力,让计算教学成为数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主要科目,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学生有兴趣才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才能自主养成爱学数学的习惯,为未来长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算是达到了小学数学教学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吴国平 《辽宁教育》2000,(9):41-42,39
传统教学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因此信息的传递仅限于单向交流,或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未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直至最近几年,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因为这是以单向交流转向多向交流的必经之路。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通过互相启发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