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全球范围来看,英美法系国家的版权代理比较活跃,如英国有200多家版权代理公司、美国有600多家代理公司。相对而言,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大陆法系国家的版权代理公司较少,但是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我国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的版权代理机构共有  相似文献   

2.
英美国家的版权代理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代理人(Author Agent),也称文学代理(Literary Agent)是在19世纪后期出现的。最早的版权代理公司成立于1875年,英国著名诗人吉卜林(Kipling)和济慈(Yeats)都曾是该公司的委托人。早期的版权代理受到出版社的强烈反对,后者指责前者干涉了他们与作者的关系,其实还有对代理介入增加了经济压力不满。实践证明,版权代理给作者和出版商都带来了便利,因而有其存在的价值。今天,版权代理成为英美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则不太流行,因为那里有强大的作者协会,或者作者和出版社倾向于直接交往。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全国56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8000多家杂志社、2000多家报社、数百家网站和其他版权相关产业,目前的版权代理机构从数量上看,也显得微不足道,尚不足以构成出版产业链中的一环。版权代理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图书版权中介,充其量不过是完成洽谈一签约一版税金收转一合同跟踪落实这一单一流程,业务附加值极小,可以说还处于版权代理业的初级阶段。大多数的中国版权代理机构仅仅是在境内外出版社之间扮演一个联系人的角色,是接力赛中的一环,同时也是随时有可能被抛弃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图书贸易中起到了渠道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版权贸易的形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版权的引进和输出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因此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理应大有可为.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国内近600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逾万家报纸期刊和新兴网站而言,目前我国的20多家专业版权代理机构不仅规模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在经营上也是苦苦支撑,举步维艰.而同期,尽管我国至今未批准任何国外机构从事涉外版权代理,但一些境外出版集团和专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却看好中国图书市场,纷纷抢滩中国,设立代表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具有全球时效性的版权资源和专业优质服务,获得了国内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近年来进行版权贸易的出版社数量以每年8家左右的速度递增,2004年已近500家.一些出版社由于经验不足或是急于求成,往往要走一些弯路,甚至吃亏上当.版权贸易是有一些基本规律可循的,如果版贸人员熟悉这些基本功,将会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5,(5)
陕西省六家报刊社与版权代理公司签订《著作权委托代理合同》本刊讯为维护报社、杂志社所享有的合法著作权权益,妥善处理有关著作权事务,《女友》、《当代青年》、《家庭之友》、《家具与生活》、《大众文摘》杂志社和陕西广播电视报社最近分别委托陕西版权代理公司作为...  相似文献   

7.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旗下的8家出版社携800多种精选的版贸图书和音像制品参加了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各社版贸人员充分利用BIBF这一平台,与海外出版商进行了有效的版贸洽谈,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在为期5天的BIBF上,南方出版传媒与海外出版机构达成的图书版权输出签约项目达89种,签约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匈牙利、越南等。  相似文献   

8.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旗下的8家出版社携800多种精选的版贸图书和音像制品参加了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各社版贸人员充分利用BIBF这一平台,与海外出版商进行了有效的版贸洽谈,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在为期5天的BIBF上,南方出版传媒与海外出版机构达成的图书版权输出签约项目达89种,签约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匈牙利、越南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版权代理的几个问题苏州大学出版社刘文一、版权代理及其发展概况版权代理是指在版权交易活动中,代理人接受作者或出版社的委托,代表其就版权转让、版税收取、保证金等问题与对方商谈,并向作者或出版社收取报酬的活动。版权代理最初萌芽于欧美国家,早在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徐平报道:广西出版界近几年同海外合作出版,进行版权贸易,甚为活跃。广西出版总社下设有对外合作出版处,并成立有万达版权代理公司、广西图书进出口公司。总社对与海外合作,很为重视。广西有8家出版社,差不多家家都有版权贸易。自我国参加世界版权公约以后,购版权出版的图书,也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11.
简讯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同意奔马出版社更名为甘肃文化出版社。其出书范围不变。 ○经国家版权局批准,1993年先后有11家版权代理单位成立,它们是:安徽省版权代理公司、上海市版权代理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版权代理部、河南省版权代理公司、广西万达版权代理公司、辽宁省版权代理公司、湖北省版权代理公  相似文献   

12.
8月31日,时代出版传媒公司举行的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暨项目推介会吸引了海内外出版客商的关注,各出版社与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版权输出项目150项。协议签署前,公司各出版社版贸经理人积极主动和全球各大出版机构沟通联系,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时代出版传媒公司举行的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暨项目推介会吸引了海内外出版客商的关注,各出版社与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版权输出项目150项。协议签署前,公司各出版社版贸经理人积极主动和全球各大出版机构沟通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燕丽 《编辑之友》2011,(12):121-122
一版权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近几年来,在版权贸易工作中,两极分化现象趋于严重。对于一些大出版社而言,由于其先天的资金、规模优势,受到外版图书著作权人和外版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的青睐,引进外版图书竞争优势凸显。相对而言,一些中小出版社,由于种种原因,版权贸易工作踟躇不前。久而久之,出版资源越来越向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出版社集中,而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版代"差距在哪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江波 《出版参考》2006,(21):32-33
国外版代的发展历程 <出版参考>:请您先介绍一下国外代理公司的起源和作用. 黄家坤:版权代理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作者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他们缺少书稿贸易知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版权,更不愿放下文人的清高与出版社讨价还价,因此迫切需要中间人的帮助摆脱这一尴尬局面.于是,他们就委托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出面替自己同出版社谈判以获得较高的稿酬,最早的版权代理人就这样诞生了.之后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专业化的版权代理公司.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一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了解出版流程和必要的版权法律知识,他们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外版书的引进工作简单地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二是寻找著作权人、签订合同;三是登记版权、支付预付金。一、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为了架起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我国每年秋天都在北京举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届时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都会参展。我们既可以直接在现场选书,也可以收集到大量国外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的信息。另外,上海近年也在举办类似的博览会;福建省也常常借助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向内地的出版社推荐港台版图书。这些以促进版权贸易为目的的图书博…  相似文献   

17.
医学专业图书的版权引进一直是个热点,中央社在版权引进中和多家版权代理公司有合作关系,拥有优先选择权。地方出版社也不甘落后,纷纷抢占精品图书,打造自己的品牌图书。目前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大部分还是依靠与版权代理公司的合作,因此,常与版权公司沟通才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也面临引进时机和翻译等难题,只有仔细调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慎重选择才能引进到好的医学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18.
正台湾多家出版社陆续与大陆出版社合作,但在合作方式上有不同的做法,目前主要以出版社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合作两种,而大多数的出版社都采取自行接洽。联合文学目前考虑以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各半的方式往大陆发展而皇冠出版公司、联经出版公司及远流出版公司都采用自行接洽的合作方式台湾角川则授权"台湾华文轻小说暨插画大赏"的得奖作品给广州天闻角川公司,以简体版出版。  相似文献   

19.
版权代理人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作者打交道的,他们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国内外的作者,代理作者的版权;另外一种则是指工作在出版社或代理机构,交往的对象是海外的出版公司。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后一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我国的版权经理人多  相似文献   

20.
王琦 《出版参考》2007,(9X):8-8
第14届BIBF划上了一个句号,但对版贸的探讨永远没有结束。8月30日,第六届(2006年)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颁奖会召开,本次不但有156种优秀图书获奖,还有20位版权经理人获得全国优秀版权经理人称号。20位版权经理人来自于专业、特色各不相同的20家出版社,从业经验多在五年以上,他们有很多体会与业内行家分享。为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一期专题:版权人说版贸故事。从他们亲历的曲折而又令人兴奋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不少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