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张九龄<曲江集>湛序本与潘藏本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湛序本与潘藏本是同源本,与成化本关系最为密切,是成化本后刊刻年代最早的两个刻本.潘藏本直接从湛序本翻刻并改正了湛序本很多错误,是<曲江集>刘印错误最少的善刻.潘藏本不刻于广东,而应刻于福建.潘藏本非成化九年癸巳(1473)原刻,而是明嘉靖中期复刘本.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最早当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冬季至四十七年(1619)秋元,即所谓“万历本”,今已亡佚。今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当刻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秋冬之际,刻成于天启三年(1623),称之谓“万历至天启刻本”。《新刘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崇祯本”,它以《新刻金瓶梅词话》本为底本,刻成于崇祯年  相似文献   

3.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兰陵笑笑生不是《金瓶梅》的作者。文章认为将《金瓶梅》的作者说成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兰陵笑笑生考证不过是一场大闹剧,这场大闹剧的演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悲剧。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集》有大全集本与七集本两种.大全集本原出坊本,书商往往增添改换,赝品较多,故世以七集本为善.所谓"七集",盖指《东坡集》、《东坡后集》、《东坡奏议集》、《东坡内制集》、《东坡外制集》、《东坡应诏集》与《东坡续集》.然据苏辙所撰《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宋时仅有前五集.至南宋蜀本《苏东坡集》出,始增《东坡应诏集》.明仁宗时,尝以内阁所藏宋本命工翻刻,然其事未竟.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海虞程某为吉州守,继刻东坡集,世称成化本.据李绍所撰《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此刻乃以宋时曹训所刻旧本及明仁宗所刻未完新本,重加校阅,旧本无而新本有者则为续集并刻之.由此可知,至此本之出,方有《东坡续集》,七集  相似文献   

6.
范浚《香溪集》,宋、元、明、清均有刊刻。南宋本为初刊本,后世刻本大多源于此本,惜今不存。元刻本由宋残本拼合而成,基本保留了宋本原貌。明成化唐韶刻本在元刻本基础上递修而成,万历本沿袭成化本刊刻。清乾隆七年范文焕刻本为另一系统。《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源于成化本,阙佚、讹误较多。民国《四部丛刊》本翻刻范文焕本,存世较多,较为精善。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世界文学名著。现存于世的最具有权威性的本子,是付刻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本”);大约过了一二十年后的崇祯年间,有一种对词话本删改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以下简称“崇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四库馆臣鉴定为宋椠善本。然近代有学者断定此本中杂有赝品,当刻于元明时,非宋刻。但底本与宋本关系究竟如何,尚不清楚。笔者用底本的嘉庆翻印本与宋本等作了校勘,对底本与宋本的异同、嘉庆本与宋本的异同、底本与嘉庆本的异同以及今所传宋本的缺憾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曲江集》中张九龄代唐玄宗所拟的敕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唐与突骑施苏禄之间战争的史实和唐王朝针对突骑施苏禄犯边而展开远交近攻的谋略,可补两《唐书》和《资治通鑑》记载之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从唐代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曲江集》敕书继承上古散文“尚用”和“辞达”的传统,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引领盛唐开元中后期朝廷下行公文的文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曲江集》敕书值得治唐代文史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概略言之,《金瓶梅》版本有四种:一、抄本,书名题作《金瓶梅》,明万历二十年以后开始流传。抄本《金瓶梅》有多种,具有研究价值。二、词话本,书名均有“词话”二字。最初出现的词话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大约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故又称“万历本”。词话本是根据抄本改编的。国内外能见到的词话本有多种。根据刻本作了某些删改的新排本,  相似文献   

11.
<正>【作品概况】《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为始皇东巡第二刻,刻石泰山顶,石残。残石已失。前半部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后半部为秦二世刻于胡亥即位第一年(前209),四面不等,22行,行12字,共222字。李斯小篆。现存岱庙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又称"泰山十字"。传世最早、最为著名的有北宋拓本165字和53字本。但以29字、10字拓本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正>【作品概况】《琅琊刻石》又名《琅琊台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为始皇东巡第三刻,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殊功。李斯小篆。宋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即现存的琅琊台刻石,13行计86字。残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典赏析】《琅琊刻石》是仅存的秦刻原石,为小篆第一代表作。书法接近石鼓文,雄浑秀丽,庄重典  相似文献   

13.
《西狭颂》     
<正>【作品概况】《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摩崖石刻。隶书。东汉仇靖撰刻并书丹。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记载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宽340厘米,高220厘米,凡20行,共383字。《西狭颂》与《石门颂》《郙阁颂》同列为"汉三颂"。  相似文献   

14.
一、概说《秦泰山刻石》,又称《秦碣》、《李斯小篆碑》,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现存泰山岱庙东御座院碑亭内,为泰山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记载现存最早的刻石。据宋刘跂《秦篆谱·序》记载,原刻铭文22行,满行12字,凡刻222字(其中大夫二字合为一字),字径6.1厘米。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8字(其中大夫二字合为一字),相传为  相似文献   

15.
传世的《金瓶梅》刊本,可大致分为三种:明万历年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本;传为明崇祯间刊《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本;清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评《第一奇书本》本。其中《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与词话本《金瓶梅》相比较,又称说散本《金瓶梅》。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对此书是这样著录的:  相似文献   

16.
<正>泰山经石峪石刻,在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上刻隶书《金刚经》,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故俗称"晒经石"。《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属于北朝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经石峪花岗岩溪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泰山金刚经》与其它摩崖刻石不同的是,既无题记和刊刻年月,也无经主和书丹者姓名,后人或以唐邑所书;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后经过金石专家考证认为,应该是北齐  相似文献   

17.
《元氏长庆集》唐本百卷已亡,佚篇尚存于《唐粹》、《苑英华》、《才调集》中。宋代重编为六十卷本,有闽、蜀、浙刻。今蜀刻已亡,只存闽、浙两种宋本。有称为残宋本蜀刻的,实是闽本之误。明代各个重刻本都出自浙本,亦无出自蜀刻之书。  相似文献   

18.
萨都剌的诗歌创作,在萨都剌生前由他本人编辑成集,名曰《雁门集》。元干文传序《雁门集》时说,萨都剌“尝出其所作之诗曰《雁门集》者见示,予得以尽观”,又说“亦以生居雁门,遂取名集”。但萨都剌生前手定的《雁门集》今已无存。萨都剌的《雁门集》,今天见到的较完整的本子是清人萨龙光所辑注的《雁门集》,为十四卷。萨龙光在介绍这十四卷本的《雁门集》时说:“家中所传之《雁门集》,初刻于明天顺己卯(公元1459),十一世祖宗伯钝庵公,跋中言‘汇辑遗篇,合旧刻二十卷,总而为六’,在赵、李二刻之前。再刻于康熙庚申(公元1680)五世祖葛斋公,亦作六卷,在毛刻之  相似文献   

19.
史晨碑     
<正>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史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前后之差别较大,但两碑笔致皆出自  相似文献   

20.
苏轼有词《满庭芳》(归去来兮),今注本皆列元丰七年甲子作,又,曲阳县北岳庙内有石碑刻《满庭芳》,末题"元祐六年十月二日,眉山苏轼书"。今考相关史籍知:该词作于元丰七年四月,即东坡自黄州移汝阴时,其后于元祐八年十月知定州,刻于曲阳石碑。故石碑上"元祐六年"当作"元祐八年"。何以有误,蓋因风化脱落,后人讹补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