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10月份正值秋高气爽,冷热适宜,又恰逢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正是开 展 队活动的上佳时机。一、教师节活动1 学唱一支赞美老师的歌,并唱给老师听。2 为老师做一件实事。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事情无论大小,力戒送物送礼,避免负面 影 响。如上课时为老师准备一杯茶水,下课了为老师送上一盆洗脸水,或者为老师擦擦讲台 、办公桌、自行车。在大家争先恐后又实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课余时间可为老师表演个小 节目,让老师舒心、快乐。3 写一篇赞扬老师的作文。作文内容要实事求是,从队员自己跟老师的交往中,从老师 的 教育…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呢?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你最喜欢哪位老师,请说说理由。学生各有所爱:薛老师、顾老师,语文老师、科学老师;理由不尽相同:或有责任心,或奖罚分明,或能说会道,对人温柔……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温柔一词。  相似文献   

3.
一、越正视错误,老师越少批评一般讲,有错的学生见了老师总爱找借口掩盖,或推卸责任。殊不知,欲盖弥彰,这样做会使老师非常反感。他们也许不懂,在老师眼里,承认错误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一天,我碰到一位老师满脸怒气地押着两个学生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开学初,于永正老师将来本地讲学,地点就设在我校,领导安排我班的学生配合于老师上一节作文课。上课了,我和所有的老师、学生一起走进了于老师用微笑和诙谐营造成的情趣盎然的课堂气氛中。在整个教学中,会场里掌声、笑声不绝于耳。两节课下来,我沉浸其中,听课笔记上竟未着一字,但于老师那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幽默的谈吐、儒雅的风度、精湛的教学艺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磨灭。于老师以“趣”字贯穿教学始终。这是一节描写人物的作文课,于老师构思非常巧妙,他不是直接地出示挂图,或者让学生观察某一具体人物,而是首…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1.通过相互交流密切师生关系,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2.通过师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辛劳,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并促使老师更加爱岗敬业。活动准备:1.录音机、扩音器、磁带、话筒、音箱、照相机、鲜花等。2.在教师节前一周,要求同学们围绕六个“一”进行准备。(1)看一看:观察老师的工作,找出老师的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6.
守望     
高山,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山下。山之巅,有一座学校,唯一的老师刚过而立之年,唯一的住户是老师和他的妻子、女儿。学校无围墙,教室和老师的家共用一间房子。我进去时,老师正在备课。条件虽简陋,老师备课却极认真,每个环节都详细而清楚。我问:学生呢?老师回答:已经...  相似文献   

7.
《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学建议昌图县平安堡乡中心小学刘淑芬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教育学生从我做起,尊敬师长,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接受老师的正确教育。二、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老师,我爱你》这节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例,来抒发对老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围绕本次活动,我先让学生回忆:五年来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的外貌怎样?这位老师哪件事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然后,布置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一位老师的外貌,写一件老师关心、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10.
我曾有幸观摩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紧紧抓住“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篇课的教学,当时我深深地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我也要上这一课,决定借王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王老师的上课录像,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  相似文献   

11.
大班“点点认路”的集体活动正在进行,红、黄、蓝、绿四队以小组的形式为点点找记略的标志。记路结束,带有记路图的版块展示了出来。老师先请红队介绍自己的记路理由,当一位代表介绍完后,老师说:“真不错!红队小朋友想要老师怎样表扬你们呢?”红队中一位幼儿率先说:“要老师抱抱。”另外几位幼儿也赞同说“拥抱”。老师说:“好啊!”非常热情地拥抱了红队的六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大胆地回抱老师。孩子们一脸喜色,有的头靠在老师肩上,有的脸贴在教师胸口,感觉得出,孩子们心情非常舒畅。当黄队介绍完后,老师说:“黄队的小朋友想老师怎样表扬呢?”  相似文献   

12.
陈涛 《天津教育》2002,(1):40-40
微格情境杜海燕老师上了一节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课题是:“小米尺告诉我……”这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有关知识后,教师设计的一节生活实践课。课上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动手量绳长,量课桌的高度、宽度、长度以及学生身体各部分的长度。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在学生相互测量头围、胸围和身高时,教师请一组的小朋友与老师互相测量。在学生给老师量头围时,由于学生够不着老师的头,只见杜老师弯下腰,把头凑到学生手边,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进行测量。同学们抢着量,并且每人都要测量一次,把杜老师的头发摆弄得很乱。杜老师非但…  相似文献   

13.
冷玉斌 《山东教育》2005,(10):26-28
最近,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堂上,窦老师紧扣“朋友”做了一篇精彩的文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朋友、感受朋友、体验朋友。升华朋友、分享朋友,与教师、与文本、与同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4.
;6,。一1;。;。一{a丝i。}5 ;。;5一};a;e一{。丝,业{e 可八!八八卜_l- 卿卿鲜3}鲤鱼上』1,·!翼华理卿}乒-一 把黑 用爱 渡船, 风帆, 拿着粉笔挥 拉紧纤索捉 船桨, 脊梁, 作挂 板心 你你 厂、 6 0 0 56 33 厂、 2 00312 ;些凸}‘, 7. 71. 免森 沦秋 刻染 啊啊 头翼 额两 过清 经多 晨和 少风 ;5.{,。 老师啊老师, 老师啊老师, 老师 老师 3 36。 啊老师, 啊老师, l_z、_卜 }呈旦旦通』旦」生旦}3 3一 5 划历f3一 你是山里的摆 你是山里的摆 香阳 李太 春月 渡送 口U l飞·香阳 李太 丫/~、厂、 36 0 3 35· 渡寒署, 送星星,…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是一缕春风,吹绿了我们知识的荒原。老师的爱,是一声警钟,敲醒了我们迷茫的梦幻。老师的爱,是一座大山,孕育着对我们殷切的期盼。老师的爱,是一艘小船,载着我们渡过童年……老师的爱@王雅琴$河北井陉南峪镇王家岩小学四年级  相似文献   

16.
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然而,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神圣也不伟大,去掉“师道尊严”的面孔,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有自卑、有短处,也会犯错误。学生正经历的一切烦恼,也曾是他们的老师所经历过的。让学生分享老师的经历,是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特快列车,这是一列精神直通交往的直达快班,它能使教与学和谐前行。  相似文献   

17.
原晋霞 《教育导刊》2004,(18):38-40
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师范生去小学实习的季节,而当几周实习过后,师范校园里便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学生来看望他们的实习老师,久久地不愿离去。这样的场景总惹得工作多年的教师们的感叹:“我们教他们好几年了,这感情都比不上这些实习老师几星期的深,这些孩子平时见了我们一句话都没有,见了实习老师就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这学生感情的一深一浅、一冷一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孩子们为何特别喜欢实习老师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一、新实习老师对孩子们来说是新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新异的刺激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实习老师在教…  相似文献   

19.
瓷葫芦     
刘家湾小学在一座大山里。山很大,只有一个村;村很小,只有一所小学;学校则更小,只有一位老师。 老师姓尚,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因为村里请不来老师,大城市里的老师谁也不愿意到这穷得只有石头的地方来,村长赵秋责就又把他请了回来。尚老师不忍看着孩子们没人管,二话没说背上铺盖、提着一只掉耳朵的铁锅就住到学校里了。  相似文献   

20.
好老师的标准再也没有比遇到一位好老师,更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关注了。是啊,哪位家长不盼、哪个孩子不想好老师呢?但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恐怕并非人人都明白。很多家长会说,能让孩子升学、考百分的老师就好,很多学校领导也会以此为据评价老师。依我看,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