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应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要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位置,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教师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指导更加有效,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指导。由于课程自身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给教师的指导提出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虽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不能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创造性的指导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它关系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活动的成效。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在选题、活动过程和方法、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8-6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应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那么,如何把握好有效指导的“度”,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的收效是每一个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及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活动中有效指导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体验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但在这几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瓶颈”,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轻过程、走形式、指导不到住等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选题的适度性;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和成果呈现方法的多样性等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真正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韦丹 《现代语文》2009,(12):20-2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职高新课改的热点和亮点之一,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视野,促进了职中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也还存在着指导目标不明、各环节缺乏有效的引领、指导方式单一、指导力度不当等问题,教师起不到一个真正有效指导者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能否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真正走向常态、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李云玉 《快乐阅读》2013,(11):47-47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其它的课程不一样,但是它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下,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科学更成功。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乃至整个课改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界定教师的有效指导呢?如何促进教师的有效指导呢?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是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存在目标不明、缺乏策略、方式单一、力度不当等问题。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必须要体现有效性原则,才能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也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的根本目的。要使教师的指导具有有效…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实践体验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从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种不同课型的有效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真正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指导必须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就活动主题的提炼、活动过程的实施、活动资料的整合及活动的总结评价四方面谈谈如何进行教师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但要防止开发主题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此,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有效指导策略主要包括选择确定主题的指导、制定活动方案、资料收集方法指导以及成果展示交流指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而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指导行为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朱小兰 《生活教育》2015,(3):118-119
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是否深入有效,关键在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辅导。本文拟从主题确立、活动指导与总结评价三方面对地域文化探究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指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推进,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已成为课程研究的一大热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法,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与水准,也是课程指导纲要一直积极倡导的。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方法指导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以为,只要指导教师能科学剖析当下方法指导的常见误区,有效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内涵的认知,准确把  相似文献   

18.
高红 《成才之路》2014,(1):15-15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以来一门新的课程。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实践证明,任何学科没有教师的传道解惑都是不成功的。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条件,教师是使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的总导演。所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但是要想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必须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实施了有效指导,才不会出现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热闹而没门道的现象,才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哪算哪的现象,才不会出现虎头蛇尾、自生自灭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楼巧玲 《考试周刊》2013,(75):177-178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实行新课改以来,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重指令轻指导。其实,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活动前的指导——给学生合理分组,帮助小组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独立品质、倾听品质和赞美品质,及时变换角色,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后适时指导,及时评价。总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要求,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