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文体样式与批评话语两方面探讨了《人间词话》的文体特点。在文体样式上,《人间词话》表现出对传统“诗话”的继承、兼综与超越;在批评话语方面,王国维对传统的文论范畴、术语进行了改造,试图创造出内涵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范畴、批评术语,这些做法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文系教授祖保泉继《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之后,与张晓云合著《王国维与人间词话》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6.9万字.作者在评述王氏生平和思想时,重点分析了康德、叔本华的哲学美学对王氏的深刻影响,探讨了王氏思想的发展过程和自杀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论述《人间词话》的理论和批评时,着重阐述了王氏本  相似文献   

3.
《人间词话》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赞誉,鲜有批评的声音。文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列举了《词话》在具体观点、具体例证和对历代词人品评等方面的一些缺失和错误,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对《词话》缺陷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对于王国维的治学业绩,尤其是词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课题。仅以数侧为例予以评说,就足以窥见《人间词话》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以及王国维对与之相关的词学问题精辟独到的识见。  相似文献   

5.
《人间词话》中一条认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氏的美学思想基础是叔本华唯心哲学,学者大多批评此条正反映了他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文中以为似尚需斟酌。  相似文献   

6.
王静安是中国第一位引用西方理论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的人物,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他理应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辛亥革命之后,他完全放弃了文学方面的研究而开始专力于古史方面的考据,所以,他真正从事文学批评著述的年代实在不过短短的十年而已。在其十年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所有著述中,《人间词话》乃是其中为人所最重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虽然以"得意忘言"式的批评为主流,重内容而轻形式,但在诗话词话中对语言形式问题的论述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论述并不具有明确自觉的语言学意识,但与注重文本形式分析的语言学批评则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8.
《人间词话》是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部文学论著。王国维,初名国祯,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他是我国近代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学者,研究范围甚广,著述宏富,在文学、戏曲、美学、史学、甲骨、金石、敦煌学、历史地理、版本目录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卓著的、开创性的成就,至今仍为世人所瞩目。是他最早把西方哲学和美学理论引进中国的文学批评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对推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及批评方式向近代转化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9.
“境界”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为诗词创作和批评建立的美学批评的主要理论。是书开宗明义揭出“境界”说的大旨:“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又在第九则总结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认为严氏、王氏之说只涉及诗词创作的表面,只有他的“境界”说才触及到了根本。《词话》还结合文学史上的具体现象,从诗词创作的实践,运用“境界”说进行实际鉴赏和批评。  相似文献   

10.
《人间词话》(重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卷上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31]①“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初稿为“不期工而自工”.本则词话末尾[]内的数字,是用于标明手稿上排列的次序:下同.2.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①[32]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尤其是“无我之境”所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一般范畴,在中国美学关于意境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把它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境界说”对文学美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况周颐与王国维为治词大家,均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词学理论,他们的著作《蕙风词话》、《人间词话》更被誉为晚清词坛"双璧"。而二位先生对"词境"这一词学重要问题的理解各有重合亦各有千秋,比较二者异同,有利于深刻了解两位诗词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13.
批评学生要讲求艺术与技巧,要充分了解情况,放缓心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好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措辞及方式,恰如其分,注意频率,才能收到理想的批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诗学和美学史上,王国维是一个学贯中西、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这一点虽巳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但具体到其后期的诗学专著《人间词话》,由于在形式上仍采用了传统诗学感性体悟的批评方式,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和理论规范,因此学术界对其中许多问题的探讨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结合对一些具体理论概念的辨析,专门从几个方面具体阚明《人间词话》对中国诗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广为流传的著作,是其所有作品中唯一被普遍接纳、研究和演绎的一部,颇有经典效应。而以往的研究在方法和见解上失之陈旧,因此仍有梳理和研讨的必要。关于“境界”说。提出“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最大理论贡献。《人间词话》第1-9则,末刊稿第14、15、20则,附录第16、28则,都是对“境界”的理论阐释。对此,《人间词话》包蕴了若干对理论范畴,其中有相对立者:造境/写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理想(浪漫主义)/写实(现实主义);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政治家之眼/诗人之眼;诗人之境/常人之…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与“诗类存目”共收《诗经》研究著作 1 47部 ,对于从两汉至清乾隆时期《诗经》研究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尤其对宋、明两代的研究进行了批评。在批评思想上 ,《总目》坚持汉学正统观念 ,坚持“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批评原则 ,反对明代竟陵派诗学理论对《诗经》研究的影响 ,推崇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将神话中的原型与小说要素对比,探索小说中的人性与人类心理世界。本文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将《追逐者》中三个人物与《圣经》中的撒旦、亚当、夏娃进行比较,以此让读者更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与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本主要从体样式与批评话语两方面探讨了《人间词话》的体特点。在体样式上,《人间词话》表现出对传统“诗话”的继承、兼综与超越;在批评话语方面,王国维对传统的论范畴、术语进行了改造,试图创造出内涵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范畴、批评术语,这些做法对当代中国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钟嵘的《诗品》是以五言诗为对象的一本文学批评专著。本文从其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其文学理论思想。他通过感物说,渊源论,滋味说,风骨说和气论等确立起评价诗歌的标准。并以知人论世,摘句,借言,象喻批评和比较等方法践行自己的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间词话》是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诗歌理论名作,高中诗词阅读鉴赏也常涉及,像"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人间词话》的中心论题就是"境界说"。作者开篇就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