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葵阳 《新闻窗》2009,(1):33-35
传媒产业化是我国新闻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事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势所趋。近几年来,传媒产业化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有关传媒产业、传媒经营的专著和论文也不断出现,对我国传媒如何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论证和探讨,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化已成世界广播电视机构发展新的助推器广播电视传媒从其本质上讲,既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更是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纵观现代国际传媒业的发展,无不是建立在产业化①基础上的。例如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电视、报纸、网络相结合的传媒产业系统。据《英国  相似文献   

3.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4.
曲红 《当代传播》2007,(3):50-52
集群式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随着传媒产业化进程的深入,湖南省的传媒业发展呈现出"集群"的态势.本文以湖南省传媒业为例,对产业集群现象以及传媒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  相似文献   

6.
《数字传媒》2004,(6):14-17
自从2003年国家正式将广播电视列为传媒产业后,我国所有的传媒业已基本并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全世界的传媒业在融入lT及数字技术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也影响着我们传媒领域日新月异的进步.特别是IT技术、网络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使得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柳旭波 《新闻界》2006,(2):16-17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体制改革成为2006年传媒业的热门话题。传媒业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媒体制改革亟需理论指导,研究传媒产业制度变迁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以我国报业制度变迁为例,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特征,探讨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产业政策调整的深入,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获得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业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部类,承担着分担社会风险的重任。本文立足于国内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运用传媒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传媒产业的社会功能进行具体阐释,探寻其功能发挥的合理路径,以期促进传媒产业更充分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0.
李韵奕 《新闻界》2004,(5):9-12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传媒业的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在各级有关体制改革的各种文件中,对传媒业引入社会资本有了较为明确的政策规定,允许传媒业在许可的范围内吸引社会资本,标志着对传媒产业发展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标志着传媒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逐步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进而促进传媒经营和运作步入资本经营的阶段。没有资本的多元化,既难以从本质上改革管理体制,也难以从根本上改革运行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改革传媒产业的资本结构,可能带来传媒业的嬗变,正成为决策层和操作层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周建波  曹艳爱  石飞 《传媒》2004,(10):40-42
广东是国内最著名的强势传媒区域市场之一,广东传媒业在推进产业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传媒组织以浪费国有资源为代价的形式上的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传媒营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行为学为工具,研究传媒领域实践的专门学科。电视,包括各类传媒在内,本身作为产业的经济功能,是近十年来才被中国媒体从业者和公众所认识的。我们从实际出发,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卫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其营销战略做一番审视和思考,对开阔视野、制定政策、适应市场、壮大产业有积极的意义。一、快速整合资源,赢得宝贵时间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是世界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中国媒体产业发展的方向。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传媒业更面临来自…  相似文献   

13.
李岚 《新闻界》2004,(2):50-52
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是促进广电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传媒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竞争的潮流.导致一个重要后果便是许多以前各自为政的传媒企业产生了“跨产业”、“跨平台”、甚至是“跨部门”的合作动机,传统媒体由此破除了不同传媒间的传统壁垒,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产业创新现今传媒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兼具经济属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的传媒集团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够获得生存的能力.具体的讲,只有媒体形态与经营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变,才能够准确的掌握时代的脉搏,纵观影响传媒业产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政府的积极推动、集团领导者的不断与时俱进,社会鼓励创新的氛围,产业为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在积极的进行创新,良好的氛围下,实现传媒业由技术进步转向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5.
罗石曼 《传媒》2004,(9):32-33
2004年的广电传媒倍受社会各界瞩目,很多业界人士将2004年称为广播影视传媒业的"产业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随着国家逐步有限度地将广电传媒业向社会资本开放,广电传媒业迅速成为当下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广电传媒固有的体制被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正在裂变重组,民营资本的进入为中国广电传媒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它是否能够占据中国广电传媒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广电传媒业会走向何方?谁将最终成为中国广电传媒的领头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  相似文献   

16.
徐宏 《新闻窗》2010,(3):95-96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也出现了一些变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等大型集团不断涌现,其根本原因是传媒自身产业化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传媒对规模效益的强烈追求.也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结果。单个产业内部的集团化、复合型媒体的集团化、不同性质的公司联合等现象不断出现,城市传媒集团的整合形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7.
李凤萍 《新闻大学》2020,(3):107-116,121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运用和渗透重构了传媒产业的边界和生态,驱动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一背景下,该文从价值平台网络探讨了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传媒组织通过纵向集成形成智能定制平台、智能生产平台和智能分发平台;通过横向集成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四个平台共同以用户的场景需求为导向,依托数据的智能交互和场景连接形成价值平台网络,从而实现连接型的价值创造流程再造和传媒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尹蓓 《新闻知识》2006,(4):14-16
从我国情况看,传媒业是一个受到高度管制的市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传媒是党和政府的附属机构,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所需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拨款,没有竞争,也无需讲求经济效益,根本没有形成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传媒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媒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从发展的角度看,传媒产业将是经济效益显著并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媒介产业化运作与普通商品买卖不同的是,生产商、发行商的利润并不是直接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于媒介本身,而媒介的利润则是通过广告收入来实现。至于消费者,也就是受众,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范帆 《新闻记者》2006,(11):15-17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党的“十六大”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中国传媒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传媒产业发展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传媒业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入开展新闻改革,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传媒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断增强。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束缚传媒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仍未根本革除,传媒业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传媒产业资源紧缺与闲置矛盾日益突出。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尚未完成从开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这无论对于传媒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传媒的舆论宣传都是不利的。因此,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围绕清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围绕清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传媒产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和重点。  相似文献   

20.
每月视窗     
传媒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即高级化。传媒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它的发展必须顺应大趋势,因此,加快发展中国传媒产业,必须沿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推进传媒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传媒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以传媒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比重日益增大,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传媒具有高技术特征,传媒经济即新经济。一方面,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