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课程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核心课程《生态工程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课程中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6个案例进行调查,探析学生感兴趣的融合方式及其原因,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的价值,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求。进课程的关键点是以“特”为核心,在既有建设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融”为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以“统”为主线,实现课程组织的结构化;以“实”为基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有效性。达成上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学校基于循证原则进行课程发展规划,通过多主体协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校内研训和各层次教师培训中,着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精神根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在地理课程中实现用中国精神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地...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的价值,历史课程对于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历史课程改革将这种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具体而言,中学历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张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文化精神、教育行为与课程结构三要素的有机递进与贯通。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高州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课程特点,坚持适宜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及活动性原则。教师应将高州地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儿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这项历史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还要创建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其特殊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不可或缺性。基于此,阐述了公安院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警察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固 《英语教师》2023,(1):16-19
指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讨论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对比分析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通过读后拓展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线上教学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而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素养,文章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更应承担起培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农村高中学校更加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有着更多便利条件和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农村高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利于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而使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地方高校张家口学院明德学院大一学生核心通识课程,从学情角度入手,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知识的情况,目的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经过2022年、2023年两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课题组整理了教学有待完善或已实施的部分,总结为实施策略,其中包含:重视思政元素,寻找优秀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整合教学资源,加入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助力,第二课堂呈现。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策略的总结,有助于地方高校完成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育人改革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误区,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形成凝聚性结构连接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促进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文化的自主更新,有利于构建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建立校本课程长效机制.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应依托国家课程目标,增进文化认同;借助文本与活动,强化文化记忆;扎根学生生活情境,引导文化行动;反思课程活动全过程,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既能够让课程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发挥更强的感染力,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质,也能够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促使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因此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就现状而言,存在侧重传统教学未能融入传统文化、轻视实践引导、未重视环境育人等问题,需要教师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改进,探索更有效、更全面的融入中华优秀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但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对学生的素养进行培养,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但目前小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为此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实现文化传播,实现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要“分学科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国家课程教材实施细则”,可见,分学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路径,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或学校已经或准备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因而有必要研制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它不仅有助于框定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完善有关课程体系,还有助于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其研制策略包括:明确理念与目标,设计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遵循逻辑体系,以及从内容与能力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是时代下,中学生已经成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教育中,红色课程资源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对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辅助作用。本文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研究红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探索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中学生在历史教育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0.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寻访‘老’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