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中将通假字、古今字混为一谈,注释体例混乱,不仅不利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而且导致中学文言中的汉字基础知识与高校古汉语中的通论知识脱节.建议规范语文教材古诗文中通假字、古今字的注释体例,使用前后统一、约定俗成的训释术语,在教材的附录之中对这类文言文中常见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力度,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比起来,其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注释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运用古诗文的注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借助注释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为研究对象,就古诗文注释的作用、具体内容、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的老师从学生字、借助注释、教学辅导书籍等形式让学生记下背下古诗文和诗文的意思,从量上完成了教材中的教学任务,但这样的学习很浅显停留于诗文的表面,有效的古诗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背会诗文理解诗意,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字面下的情感。大家都有个共识:厚读古诗。怎样才能厚读故事呢?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注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现行教材中的注释存在很多问题,教材在注释时应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分析。对关键词语的注释要准确,对诗词语言的注释要活,这样才能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更明确更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绵延发展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思想和聪明才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古诗文记忆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古诗文阅读质量及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读"。"素读"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习者在泛读时往往对新词语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恰当使用注释不仅能使读者注意到目标词,而且有助于快速将单词与其实际意思联系起来,因而对阅读材料中的新词语进行注释是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的注释语言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有不同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注释研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作用,合理选择注释方式,重视和发挥多媒体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意义重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初中生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  相似文献   

10.
古教学走出低谷,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这既是提高中学古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继承历史化遗产的需要。为了提高中学古教学质量,不少语教师进行了可贵而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笔认为,要提高古教学质量,应该加强注释、加强诵读、加强评点、加强翻译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阅读浅易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必修教材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古代诗文的一些注释存在失误或不当之处,因此,本文对这些注释进行了辨正,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做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歌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约占五分之一,如何理解这些作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课文的注释无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注释尚有不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纵观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严重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教育的潜力,将成为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实现情感教育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古诗文深度阅读常用的引导策略是品味词句、知人论世,两种策略都以文本为中心,力求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贴近文本、体味文本,但都着眼于单篇文本的阅读,学生难以将所学篇目与其它篇目相联系并进行辅助理解,因而古诗文阅读偏于碎片化理解。而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已学古诗文,广泛选取课外阅读材料辅助解读,借助已知推其未知,可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最好将学生生活贯穿于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中的语言美。总之,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世会 《甘肃教育》2009,(12):34-34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需给予高中古诗文教学高度的重视。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体会到,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授古诗文时,教师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吟出感情,给学生一个榜样 古诗文学习重在朗读,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与学习中,笔者认为“吟”和“唱”比“读”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意义,然后结合目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融合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版高中语课本中的言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吴凯 《语文天地》2012,(3):34-35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做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据笔者对拉萨市区高中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