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准确把握追问的时机,对于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认知困惑处、课堂意外处、认识浅表处、自主探索处和知识延伸处巧妙追问,推进教学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追问?追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对前一问题的回答,进行一系列有层次、有方向、刨根问底式的再提问,以达到启发、深化、拓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目的。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追问?如何利用追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追问的艺术。一、追问于认识偏颇处,追溯思维原点初中生的思维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不能全面、辩证地分  相似文献   

3.
在正确处"乘胜追问"、在错误处"反省追问"、在疑惑处"探索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追问的三个落脚点。在正确处"乘胜追问"可促进学生深思,拓宽学生思路;在错误处"反省追问"可引导学生反思,学会自纠自查;在疑惑处"探索追问"可促使学生乐思善思。  相似文献   

4.
言为心声。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几处对话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生存的环境氛围。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发人深思的追问,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祝福》中的追问有四次,不管是祥林嫂与别人间的追问,还是其他人相互间的追问,都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  相似文献   

5.
刘阐军  华双 《考试周刊》2011,(67):196-197
有效追问是问题教学的一种方式。有效追问必须指向一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把握时机。有效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将课堂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有效追问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在无疑处进行追问.在疑难处进行追问,在易错处进行追问.在相似处进行追问等。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认知肤浅处、学习错误处、课堂生成处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谢秀清 《教师》2014,(33):99-9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数学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其深入探究,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只有把握追问时机,让其达到最佳效果才是硬道理。(1)在思考肤浅处追问。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往往不经思考就快速地说出答案,以致对问题的回答大都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上,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适时进行追问,可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文本细读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性阅读,利用各种追问形式梳理文本要义,确保阅读教学顺利进入多元互动境界。让学生在文本细微处追问、在经典处追问、在设悬处追问、在寓意处追问,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思维冲击,并在不断发现、体验、感受、体悟中形成个性化阅读认知。文本细读有多重制约因素,语言是媒介、发现是桥梁、追问是途径,唯有彼此兼顾,才能构建完整的阅读链条。  相似文献   

9.
追问是课堂理答中出现矛盾的一种常见解决方式。课堂追问艺术体现在能够通过课堂生成选择恰当的追问方式;能够在学生茫然、出现错误处和思维需提升时抓住追问的最佳时机;能够针对学生“真实想法”,在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处,在课堂“意外惊喜”时灵活掌握追问技巧。同时,追问也要避免过度、毫无边际等误区。  相似文献   

10.
追问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进行补充、深化性质的提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困惑处、在学生错误处、在知识延伸处进行追问,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相似文献   

11.
教师精准巧妙的追问,可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通过在学生思维定式处、思维错误处、回答精彩处、回答不清处等的追问,引导学生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把握课堂追问时机既能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能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追问的契机,于无疑处、停滞时、出错处、尝试后实施追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14.
俞勤 《河北教育》2009,(9):14-17
追问,是老师针对学生回答思考结果时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有效的追问,能带领学生一步步往知识的纵深处探索,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克服认知建构中的各种障碍,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最近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我对如何进行追问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难点处追问,化解困扰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社会经验几乎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认识常常显得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三字式追问""浅尝辄止式追问"等现象,导致教学浮于表面、学生思维不深的后果。适时追问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一知半解时追问,在学生曲解误读时追问,在文本留白处追问,在学生独特体验时追问,使他们潜心会文,多元解读文本,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教学离不开提问,而高质量的提问又离不开追问。从概念形成中的追问、动手操作中的追问、解决问题中的追问三个方面入手,阐释了教师如何在教学内容的"本原"处追问,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本质,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当课堂中出现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不知道如何回答的状况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有效的追问应问在思考肤浅处;问在思维定式处;问在解读有误处。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追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能够在学生偏离主题时余音绕梁。追问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追问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赖敏贤 《中国教师》2014,(10):48-50
<正>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读懂学生的思维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更应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及时捕捉"追问"的契机,巧妙有效地进行追问。追问是指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做的提问。追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冷静地深入思考,从而使其思维得以升华,能力得到发展。一、在分歧处追问,追求思维的本质所谓分歧,就是指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出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