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四十年代初期,张爱玲名震文坛。她是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出身于阀阅门第,父亲是名门之后,和满清宫廷关系颇为密切,母亲是李鸿章的外孙女,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她家既有前朝的豪华,又复很早接受了西洋文化,因此她曾受到非常完整的教育。但由于家庭失和——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怒之下而弃家出走,张爱玲的早期生活并不愉快,所以她的创作多带有悲剧色彩。而她的个人情感生活或多或少也带着些感伤。也许,就是因为第一次不幸的婚姻,张爱玲和  相似文献   

2.
邂逅张爱玲     
张爱玲创造了20世纪40年代文坛的奇迹,可有人曾说:“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收场。”或许真的是张爱玲的人生谶语了!她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外曾祖父是曾影响中国历史的李鸿章,祖父张佩纶则是著名的清朝御史,但是,就是这样的家庭,也不能给她带来阳光,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本名张焕.祖父张佩纶,晚清名士,满腹经纶;祖母李菊耦,李鸿章之女,也是享有盛名的才女.父亲张廷众迷恋鸦片,一生凄惶;母亲黄逸梵则是一名新式女子,崇尚西学,一生追求自由.显赫的家庭背景、没落腐朽的现实、紧张的父母关系,构成了张爱玲一生生活与写作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人们往往说英国男人“绅士”,法国女人浪漫。什么是绅士风度呢?从贵族名门之后丘吉尔身上,我们可以感到绅士风度有两大特征,一是尊重女性,二是宽容对手。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40年代初在上海滩脱颖而出.那时还不到20岁.文章写得那么淡雅清丽,一上来就红遍了东南半壁.我认识她,但无深交.她是贵族后代,又和日伪上层人物事有来往,恃才傲物,性情怪僻,是个冰冷冰冷的女人,不大好接近.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从此再未见过。对他后来的情况和她的第二次结婚,我可说一无所知,放本文只写写1945年胜利前的她。写张爱玲的文艺不少了,这里只从几个侧面,说说她最走红时的点滴,作为补白而已。一、旷世才女张爱玲自己说过,她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此话不假。她是清末大臣张凤给的孙女。张佩组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6.
<正>需点一只香炉,才肯娓娓道来的人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有民国倾城才女张爱玲做的出来。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人,也许正是因为她的洞明世事,所以故作冷漠而终究也无法掩饰高出不胜寒的内心孤寂。簪缨世族,凄凉经历。作为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从小生活在清末民初的老洋房里,拥有贵族血统的张爱玲掩饰不住内心的孤傲,她曾有这样一段清冷的描述:"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张爱玲的父亲曾经  相似文献   

7.
靳武稳 《大观周刊》2012,(52):93-94
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题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就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从她的家庭变故和婚姻感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的书架上又添了一本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是江西胡辛女士写的《最后的贵族——张爱玲》.这是继花山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先后出版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和余彬的《张爱玲传》之后的又一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新作.胡辛是南昌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陈香梅传》等近十部作品,有着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贵族他妈     
中国内地无贵族。往上追溯三四代,十有八九是农民。而贵族势必要有家庭的渊源,什么爱德华三世、亚历山大四世、亨利八世……在中国内地,最贵也不过富二代。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她拨动了落寞的心弦 20世纪40年代,大陆出现了第一次‘张爱玲热’,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传奇》《流言》的时期。1943年,张爱玲身在“沦陷期”的上海。她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  相似文献   

11.
荐书     
《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刘锋杰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定价:32.00元近年来,“张爱玲热”持续不衰,张爱玲批评众说纷纭。书中作者对傅雷、胡兰成、柯灵等七位研究者颇有影响的观点做出不同凡响的异议,其说法也很中肯,无疑为张氏作品的解读和批评开辟新的疆域,也更接近“张爱玲的想像”。  相似文献   

12.
《知音》和《家庭》是两本风格类似、市场占有率也相当的刊物。两者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也很相似。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次期刊改革潮中,作为地方妇联的指导性刊物《湖北妇女》和《广东妇女》分别改名为《知音》和《家庭》,在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主要为"文华"电影公司进行电影剧本的写作,正是她的介入开创了"文华"电影创作的成功范式——"都市生活喜剧"样式。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史上对她的探讨显得过于凋零。今天在重写电影史的时期,重新认识张爱玲在电影创作中的影响也日益显得必要了。本文着重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入手,探讨张爱玲如何将她的人生体验、生命意识彰显在她的"去父"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站     
《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季季/著定价:26.00元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本书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先生,以亲历亲闻的特殊身份,回忆姐姐张爱玲的家庭、生活经历和所接触的人和事。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不同的人生旅途。张子静  相似文献   

15.
杨青泉 《今传媒》2010,(11):82-83
"大场",一个上海不起眼的小地名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张爱玲的小说并非只是十里洋场的情缘传奇,风花雪月的背后是乱世苍凉的深刻体验。战争的大背景笼罩了她的一生,这种战争情境下的独特表达成为张爱玲的书写策略,战时体验的巧妙转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创作的灵魂,而这一切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相似文献   

16.
再读张爱玲的《小团圆》,有一段家常情节从纸面上跳出来:“(九莉的母亲)有一次看了电影,在饭桌上讲,里面琼·克劳馥演一个饭店女侍,为了子女奋斗,自己开了饭馆,结果女儿不孝,抢她母亲的情人。”这里的《米尔菊德·皮尔丝》,正是好莱坞名片Mildred Pierce的直译——不知道在张爱玲时代,  相似文献   

17.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母亲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决定了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中向来不缺乏对母亲形象的塑造。2019年热播剧《小欢喜》中塑造的三位母亲形象截然不同,个性鲜明且真实饱满。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母亲形象虽然各有不同,但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在战乱的年代里1931年出生的。出生后妈妈带我非常不容易,因为我父亲就没有管过我和母亲的生活,可以说他是很不负责任、不称职的父亲。为此,母亲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到处折腾。抱我到过母亲的同学家住过,后来又到叔伯叔叔、婶婶家呆过。母亲是很要强的人,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久母亲遇到一位学过助产工作的郭姨,她的丈夫死了,不愿意在封建的大家庭里坐守。母亲也是在盛京医院学过助产工作,就这样两个人合开了一个小诊所,自己心情好多了。孩子仅一周岁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把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本英文张爱玲小说问世却未能如愿出版,到本世纪初英译张爱玲小说的集中出版,张爱玲小说在西方英语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的过程。本文探讨了21世纪张爱玲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程,分析了这一特殊传播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潘小灵 《大观周刊》2011,(19):265-266
不同作者笔下的形象是不尽相同的。冰心、张爱玲笔下都出现了“恶婆婆”形象,两位作者对这一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思考和表现。我将就写作背景和家庭环境来寻求产生这一差异的缘由,并透视这一差异背后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