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消费的过程中能产生知识资源、创造财富,因而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从信息消费的投资功能这一角度来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分别构建模型分析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地区没有显著的影响,西部地区则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分析:1995—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角度对财政分权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方面,财政分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各地区来看,由于各地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消费偏好的不同,财政分权对各地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其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都呈正相关,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为负。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元龄  赖茂生 《情报杂志》2012,31(5):144-149,160
基于我国各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统计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工具,对"十一五"前后各省(区、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相关指标: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地区间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意愿不平衡的原因,并就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缩小地区间信息消费需求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蕾  魏后凯 《资源科学》2014,36(6):1235-1243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发生新的变化。而目前对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没有考虑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过高估计了城镇化的作用;②没有考虑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之间关系呈现的不同特征;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证方法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反映不同区域能源消费水平长期趋势的均衡方程。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应为正,并且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分区域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应为正。其中,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大。这意味着中部地区城镇化转型面临的能源消费压力最大。据此表明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消费压力,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新型城镇化要考虑城市的规模效益;②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刘满芝  王锐  周梅华  张静 《资源科学》2011,33(9):1641-1649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与煤炭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变量问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各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单位GRP能耗水平等因素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区;从短期波动看,东部地区各因素波动对煤炭消费量波动的影响要高于其它地区,不过产业结构波动对煤炭消费波动的影响西部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看,中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因此,国家和各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把握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关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整关系的中国区域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及协整检验理论,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三个地区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其关系是由经济增长到煤炭消费的单向关系;中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既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又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全国和各地区1986年~2004年间的经济增长、能源及煤炭消费水平的分析,认为各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等的影响;提出国家在相关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协调好煤炭(能源)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否则会加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综合效应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巍  高卫东  张雷 《资源科学》2007,29(1):9-15
能源开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明显的正负效应。本文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从经济促进作用上看,西部地区能源工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比东部和中部两地区更为显著。从三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情况看,5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提高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改善速率最慢。能源开发的环境效益则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点状环境污染的总体破坏程度与全国一般状态大体保持一致,但是从点状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上看,西北区甚于西南区;面状污染中,目前西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污染状态较全国为重,其中西北区的二氧化硫污染程度略高于全国水平,西南区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则超出全国均值水平70%以上;从碳排放量看,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西部地区在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地位明显落后,因此,在碳排放方面西部地区保持着与全国同步的大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07~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及对数离差均值等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基于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差异的成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特征,且东部地区能源消费区域差异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中部地区能源消费区域差异最小。Shapley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贡献最大,城市化次之,政府干预是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第三大贡献因素,且贡献度呈现逐年递增特点,研发投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中部地区图书馆应当抓住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承担起作为科技信息服务基地、知识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使命,理清发展思路,在为中部崛起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信息消费已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比较研究我国不同区域农村信息消费的变化状 况和影响因素,对推动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 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农村信息消费省际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信息消 费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但落后地区对领先地区存 在“追赶效应”;推动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信息设备拥有量、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抚养比, 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地区固有因素成为促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刘满芝  刘贤贤 《资源科学》2016,38(12):2295-2306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12.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的教育消费水平,探讨了甘肃省教育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域战略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天然气供需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管网建设及下游消费市场等多种因素,提出了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区域布局:(1)中部区天然气资源基础雄厚,勘探开发基础好,离经济中心较近,是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基础和主战场;(2)西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但远离东部经济中心,要以“西气东输”工程为契机,开拓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场面,使之发展成为继中部区之后的战略接替区;(3)海域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具有临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应摆在优先开发利用的战略地位上,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天然气产量,优化沿海地区能源消费结构;(4)东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但市场条件优越,天然气需求旺盛,要挖潜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气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零售企业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公开信息是否及怎样作用于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机制。构建以公开信息为自变量,以顾客预期、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满意和忠诚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株、潭零售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公开信息会显著影响顾客的消费过程、消费结果和未来行为倾向;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提出了企业应重视和明晰披露信息等策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蒋宏杰 《大众科技》2012,14(3):244-246,178
据对2005年~201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CPI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后发展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普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普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物价水平、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政府调控重点和控价能力等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  相似文献   

16.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收入和碳排放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终端能源消费,生活用能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分城镇、农村两类消费群体,从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到面板模型的参数估计,分析人均生活用能、收入和生活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过程上显示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向。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带之间和同一地带的城乡之间,变截距模型估计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固定效应差异主要受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低收入的西部地区能耗和碳排放的基数小,但对收入变动的反应敏感。南北方向的固定效应则主要反映了地理因素的影响,北方省区气候寒冷引起了较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力调整用能结构,在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实施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和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伟达  金立军 《软科学》2009,23(10):17-22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司最新统计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200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生产者服务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比了东、中、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互发展情况,得出东部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最融洽,中部次之。东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最高,西部高于中部。全国生产者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最大,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最强。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强;中部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对较大,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制约较强;西部地区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力系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而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经济发展制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出了内生的经济发展中的水土资源"尾效"模型,并以中部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六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VAR分析水土资源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纳入水土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数据进行"增长尾效"的面板数据分析,量化测度出中部六省水土资源"尾效"的数值,数值显示,六省的水土资源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阻力。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受到水土资源约束影响最大的是安徽省,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耗费要降低大概0.53%,其次是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水土资源约束的影响最小,仅为0.09%。最后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