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纸样报纸的诞生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就已出现手抄的中央政府机关报——《开元杂报》。北宋时期就已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并出现了民间性质的《小报》和《朝报》。明朝中期政府默许民间办报以后,由民间报房根据邸报内容雕印发行的民间报纸——《京报》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北宋至明代,民间办报都处在合理不合法的半公开状态。《京报》是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民间报纸,是我国古代报刊发展的最高形式。《京报》的内容除翻印《邸报》外,同时刊登社会新闻。古代民间报纸超出了宫廷报纸的内容,这对封建统治阶级显然是不利的,因…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报纸”这一文献类型,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史学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报学界则认为“邸报”就是我国古代的报纸,它又名“邸抄”、“条报”、“杂报”、“朝报”、“状报”、“录报”、“塘报”、“驿报”等等,道光以后称为“京报”,因而“一部中国古代报纸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邸报史。对“邸报”产生的时间,报学界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唐代,目前后一种说法占上风。如梁家禄在《中国新闻业史》中称:“最早的报纸是距今一千二百余年出版的《开元杂报》”;郑如斯和萧东发在《中国书史》中也称:“‘邸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韩松暨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资料第4辑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梁甲庐广西大学学报第2期中国近代最早的办报思想俞家庆新闻理论与实践第3期沮话中国新闻史范凡宁夏日报通讯第3期从《邸报》到《京报》黄河百科知识第3期北京最早的报房梁彤北京日报5月3日太平天国的情报和宣传机构辛文思湖南日报通讯第l期一百年前的上海报纸李良荣,秦绍德文汇报通讯第1期上海最早的报纸王国荣解放日报5月16日《上海新报》—近代中国第一份汉文报纸盛哭昌图书馆学研究 第10一12期《申报》是哪一个美查办的韦振前广西大学学报第2期《申报…  相似文献   

4.
刘晓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10):110-125+128
中国古代报纸不是静态固化的,而是在皇权政治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个长期动态的演化过程,皇权与绅权、地方威权的政治信息博弈构成了古代报纸演化的关键所在。汉代的木简报和新闻信札代表了古代报纸的两重原始形态。唐宋时期,古代报纸完成了一次转化重构。进奏院状由地方威权控制向皇权控制的“回归”,说明古代报纸的“变态”必然随着皇权的复兴而回归“常态”。元明清时期,古代报纸受皇权政治震荡、重构并发展极化的影响,最终清代皇权集权达到顶峰,藉由高压政策实现了对古代报纸的绝对掌控,形成邸报与京报并行,二者有所汇流的二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笔者最近从元明时期的文献中考得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认为: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京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元代。作为报纸的形态,明代的"京报"已经存在,而且明代人所称的"京报"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类是指封建政府的官报——邸报,一类是民间报房的私报——小报。明代"京报"具有的双重性质,可能是由于阅读者的"误读"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袁英珍 《新闻记者》2004,(10):11-12
一、"情报贩子":谋利 从唐朝的"进奏院"状到宋朝的邸报直到清朝的报房京报,三者一脉相承。尽管京报已是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但是京报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并无记者编辑,难逃官方文书的窠臼。 然而,古代报刊中,盛行于南宋的非法出版物--"小报",却隐约可见记者的影子,"南宋的小报'记者',  相似文献   

7.
王海 《新闻爱好者》2007,(11):23-24
《澳门新闻纸》是中国最早的译报,也是中国人自主办报的先导。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无非从两个路径追根溯源:一是源自唐朝以后的邸报和宋朝的小报;二是19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近代报刊。邸报作为唐宋以后历代朝廷发布政令、记录朝廷政事和皇宫事宜的官方报纸,宋朝以后民间兴起的小报、清朝初期的《京报》都没有演绎成为大众化报纸,即  相似文献   

8.
店代新闻传摇活动考姚福申新闻大学第5期最近研究证实的唐代报纸金管新民晚报10月11日从邸报到现代新闻事业温济泽学习与思考第5期从邸报、小报到京报—论我国报纸产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梁家 禄社会科学参考第19期我国邸报史话潘堂林历史知识第6期 《京报》和送报人杨金华人民日报7月。日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评述宁树藩新闻大学第4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评述宁树藩新闻大学第5期 《特选摄要每月记传》介绍马光仁新闻大学第5期 《申报》简介葛仁局图书馆学研究第3期中国最早的报纸之一—《申报》周幼瑞一百科知识第6期中法战争中的《申…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演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化报纸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落后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缺少联系,没有感到对新闻的迫切需求.封建王朝不给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它自己也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统治.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中国还没产生出版近代化报纸的需要.不过,中国很早就有邸报了.一说始于汉代,难以证实,唐有邸报是可信的.这种"报"原由官方机构编发,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允许民间报房印行,称为京报(也通称邸报、邸抄).邸报、京报的内容大抵为宫廷动态、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之属,类似官方文件汇编.据有人考证:明末曾有京报刊登过出报人自撰的社会新闻.这一情况表明,很久以前,就有人作过使京报突破官文书性质的尝试.但是,刊载谕旨疏奏以外的新闻稿,只  相似文献   

10.
清代部分 一、邸报--最早的报纸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它有时也被别称为邸抄、邸钞、阁钞、杂报、朝报、京报、进奏院状、报状和除目.邸报起始于唐朝,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  相似文献   

11.
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报又称邸抄、朝报、条报、杂报、状报、报状、阁抄、塘报、驿报等等,最后改名为京报。被认为中国古代报刊的邸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初年就已经产生。到了唐玄宗时代(公元712—756年)即被印刷出版,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宋朝是邸报的鼎盛时期,到了元代邸报却消声匿迹起来,明朝时又重新出现,它的寿命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叶。道光以后,邸报名称不再被人提起,而代之以京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汉朝说,认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具备原始形态报纸性质的“邸报”的出现,根据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封立的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但因无足凭证的古籍记载,所以至今不能肯定.普遍认可的是唐朝说,认为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根据是唐人孙樵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最近笔者偶尔临池,发现宋朝拓印的《淳化阁帖》的“历代帝王法帖”中,有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状”和“状报”的较早记载.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源流     
如果我们解剖一份报纸,把报上刊载的所有东西加以分门别类,那么,你马上可以看到,它们分为四大部类:新闻、言论、副刊、广告.这四大部类有的称为四大件,一张完全意义的现代报纸都具有这四大件.有些文章说,现代报纸是从邸报发展来的,那不符合历史发展情况.这四大件,邸报一件也不具备.只有在清朝后期,把《邸报》上的上谕、宫门抄、官员奏折等移到报纸上,成为当时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后,《京报》不复存在,它却演变成阁抄,政府公报,一直到现在的国务院公报.  相似文献   

14.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于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关键阶段.报业在清代前、后期有截然变化,文所指清前中期是清朝建立至鸦片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一时期的传播活动还属于前报纸时代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清代报业沿袭明代制度,续在全国范围发行邸报.这一时期,于新闻传播主导地位的依旧为邸报、京报等古代报刊,间小报作为一种满足社会新闻需求的必要补充形式而存在.清代作为封建末世,建政体成熟,代邮驿制度的完善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之清初盛世的繁荣,古代报业发展推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15.
邸报的发展 邸报是中国古代官府用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因为由地方政府派驻首都的“邸吏”负责传发,故称“邸报”.在有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抄”“朝报”“杂报”等.汉朝已经有邸,但正式发行邸报是唐朝以后.唐朝邸事称“邸务留后使”,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长安,负责呈进章奏和通报消息.以后发展出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崇祯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清代称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这些都可视为古代报纸.清末,近代报纸出现,逐渐代替邸报.明代邸报的编辑发行主要通过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三个机构.其中,通政司是一个沟通内廷与外廷、皇帝与臣民的中央行政机构,主要掌管章疏、封驳之事.①百官章奏除了极少部分由宦官和鸿胪寺官员代收外,绝大部分由通政司递进.“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书成之后,“俱经通政司转行”.②  相似文献   

16.
余玉 《青年记者》2007,(10):31-31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近代报纸源于古代社会的“邸报”,称“邸报”为中国近代报纸的萌芽状态。其实,“邸报”不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中国近代报纸并非从“邸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赵莹 《国际新闻界》2013,(7):151-159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京报》(即明、清《邸报》)"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英国人的注意"。19世纪,《京报》不仅被西方来华人士所重视,其影响范围还扩展至欧美本土。在华英文报纸对《京报》翻译和利用活动,特别是《字林西报》开设的"《京报》摘要"专栏影响了19世纪中英关系的构建,1873年五国公使团觐见同治帝即为其中的典型事例:此事被当时的英文报刊称作"觐见问题"(Audience Question)。事件交涉的核心——"跪拜之礼"问题的解决未能打破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成见,在华英侨在觐见之初所持的乐观心态反而最终归于失望和不满,其态度的转变与之对《京报》的先期定位及对相关译稿的后期解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汉学家和中国新闻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白瑞华对中国文化和新闻事业有系统而独特的认知。他认为,中国古代的邸报和京报之所以发展缓慢而没有演绎为现代意义的报纸,是因为源于手抄新闻信的中国本土报纸符合自给自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封建经济制度对本土报纸的束缚,以及本土报纸上情下达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封建帝国的统治。中国本土报纸导源于特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注定其不会演绎为现代意义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报房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比较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虽然它所刊载的内容和邸报一样,局限于宫门钞、明发谕旨和常程章奏的范围,但系民营报房定期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比起只在府衙中传阅的官办邸报,发行面毕竟要宽得多。京报是我国古代报刊最高级的发展形式,它具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新闻的演进,从烽火传递信息的古代,到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卫星为标志的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报纸的雏形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在东方,它最早产生于中国。相传在我国唐代已出现了一种封建朝庭的机关报——邸报。最近在伦敦发现的敦煌邸报,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发行于公元887年,距今1100年。在西方,报纸的雏形则首先问世于古罗马,它称为《每日纪闻》是公元前60年按凯撤大帝指令出版的政府公报。《每日纪闻》直到公元后四世纪还存在。 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报纸,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报纸是在资本主义纪元开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