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竹"运动对老年人情绪、睡眠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民族传统项目“抖空竹”对老年人心理与睡眠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参加空竹运动前后的6 0名老年人睡眠质量及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空竹”运动后的老年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运动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焦虑和抑郁分值显著小于运动前,且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 <0 .0 1)。由此表明,“空竹”运动能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症状,起到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效果,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小负荷运动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IFN-γ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小负荷运动对急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IFN-γ和IL-4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进行12周的游泳训练,在末次游泳后的次日施加一次15 min的心理应激,并测定血清IFN-γ和IL-4指标的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应激组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L-4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2)与心理应激组相比,应激 60 min训练组和应激 30 min训练组的血清IFN-γ的含量都升高,其中应激 60 min训练组显著高于应激组(P<0.01).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以提高SD大鼠的先天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适宜负荷的运动可以进一步地促进这种提高作用,而且,中等负荷的运动与小负荷的运动相比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低强度身体训练结合运动表象训练(MIT)对于老年人肌肉力量的作用及其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改变.将27名健康老年人(年龄为75±7.9岁,其中8名女性)随机分为3组:低强度身体训练结合运动表象训练组(MIT组),传统力量训练组(CST组),以及无训练的对照组(CTL组).整个训练持续12周(5个单元/周).在训练前、后对所有研究参与者的右肘屈曲肌肉力量、表面肌电图(EMG)、运动相关的皮质电位(MRCP)、脑电频率谱都进行了测量.训练结束后,CST组的力量出现了最大的增长(17.6%,P<0.001),MIT组的肌肉力量也出现了显著性增加(13.8%,P<0.001),而且2组的力量增长无显著性差异.CTL组的肌肉力量无显著性改变.然而,训练结束后只有MIT组在MRCP数值上出现了显著性增加(28.6%,P<0.001);CST组尽管力量增加最大,但MRCP却无显著性增加(9.9%,P>0.05),CTL组的改变最小(4.9%,P>0.05).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表象训练结合低强度身体训练对老年人力量增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大脑皮层运动控制中心的训练可以增强到目标肌肉的下行指令,进而引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肖春梅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00-103,128
目的:研究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提高老年人抗摔倒平衡能力影响.方法:通过对36名分为单项平衡训练组(ST)、固定双重任务训练组(FP)和不定双重任务训练组(VP)健康老年人(70.65±5.48岁),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5min的不同方法的平衡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BBS、TUG、ABC、SOT、LOS指标测试,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结果:在CDP标准测试条件下SOT、BBS、ABC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提高,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高,FP组P<0.05、VP组P<0.001.LOS测试,3个对照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UG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降低,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降低,FP组P<0.05、VP组P<0.001.VP组比FP组测试指标表现出更好的平衡功能.结论:单项任务的平衡训练可以使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表现部分提高,而双重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训练表现能更好地优化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稳定性.VP条件下双重任务训练,注意力同时分配在认识与平衡任务上,是最佳化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防摔倒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耐力、力量、混合运动3种训练方式激活静息状态卫星细胞的能力.方法:将32只3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安静组(C,n=8),耐力运动训练组(E,n=8),力量运动训练组(S,n=8),混合运动训练组(M,n=8).经过28周运动干涉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胫骨前肌卫星细胞激活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nNOS,MMP-2,HGF,c-met)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1)与安静组相比,3组运动训练组C57BL/6小鼠胫骨前肌与体重的比值增加;2)耐力训练组nNOS,HGF,c-met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MMP-2mRNA无显著性差异;3)力量训练组nNOS,MMP-2,HGF,c-met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4)混合训练组nNOS,MMP-2,c-met 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性变化,HGF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结论:力量运动对骨骼肌中卫星细胞的激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维持骨骼肌卫星细胞池的数量和促进骨骼肌肥大中具有显著意义;耐力运动能促进卫星细胞的激活,在防止骨骼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减少,在维持骨骼肌质量和力量上,也有其可取之处;混合训练组在促进卫星细胞激活的过程中,混合运动的效果并不是预期所设想的耐力和力量运动的效果叠加,提示在维持卫星细胞数量和促进骨骼肌肥大上应考虑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合理安排耐力和力量运动.  相似文献   

7.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4人)、抗阻训练组(13人)、对照组(15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运动后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结果: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空腹血糖、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均下降(P<0.05),但抗阻训练组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降低的程度(分别为38%和21%)要大于有氧运动组(分别为26%和9%)(P<0.01),两组安静心率和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但抗阻训练对运动后非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的改善要优于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IZ(链脲佐茵素)30 mg/kg并灌胃高脂乳10mL/ⅡⅣkg的饮食办法建立动物模型.动物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耐力运动组大鼠运动12周,检测各不同处理组的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空腹血清胰岛素、自由C肤、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耐力训练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P<0.01),葡萄糖耐量曲线得到改善,空腹血清胰岛素升高.结论耐力运动组可以降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度,从而改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测定受试者Vo_2max等生理指标及70%Vo_2max恒定负荷运动后血清LA(乳酸)、LDH(乳酸脱氢酶)、LDHco(乳酸脱氢酶同功酶)、BG(血糖)及ICDH(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水平.结果发现:V_2max、V_AT等生理指标都明显好于无训练组;两组静息时血清LA、LDH、ICDH、BG、LDHco除(LDH)外均无明显改变;且无训练组LA、LDH、ICDH的升高比训练组明显;训练组静息时血清LDH_5明显高于无训练组.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衰老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年轻对照组(n=12)、衰老对照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n=12)和抗阻训练组(n=12).长期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从3月龄开始进行3个月的运动训练,在6月龄达到衰老时处死、取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小鼠心肌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后,小鼠心脏重量和心系数与衰老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但没有产生病理性心肌肥大;衰老对照组和长期有氧运动组心肌Bcl-2基因mRNA的表达与年轻对照组和抗阻训练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Bax基因mRNA的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町以导致运动性心肌肥大;长期有氧运动后可加剧衰老心肌细胞凋亡的产生;抗阻训练可以减少衰老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