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高校应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估,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职业环境,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付诸实践,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整体就业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由于亲代的经济状况在子代之间的直接影响,加之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广泛存在,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要关注、支持和帮助的处境十分艰难的就业群体。本论文重点从职业发展教育的角度,对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及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目前,虽然各高校普遍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在指导过程中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思想状况,提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解决就业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工作的重点。而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恰恰又是在学生就业问题上被高校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如何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把握好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其就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率,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高校应通过本校的就业指导来帮助大学生培养就业的能力技巧,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本文分析了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以期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和自我就业定位,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6.
浅谈“80后”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事物发展的外因与内因的原理出发,对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做了详尽的分析。"80后"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内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够准、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少求职应聘技巧及"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等;外因则包括市场经济的开放、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不当、高校就业指导不够、企业选人标准不当及招聘陷阱等。  相似文献   

7.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要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开展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现状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落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载体建设、建立就业指导评价体系与框架、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主动性激励机制和建立健全就业培训服务模式等内容,以"企业-学生-高校"三者为核心,通过企业的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切实提升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强调的是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紧密相连,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形成,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促进大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就业。如何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和社会全面稳定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涌入人才市场的应届生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的教育体制和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对目前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职业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