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兰州青城民居建筑装饰中的砖雕和木雕的类型、形态、工艺、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研究,辅以实例论证,阐述了兰州青城古民居装饰雕刻的艺术特征与价值,对于西北地域艺术资源体系的构建、青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均具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游客借助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兰州境内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并能及时了解、安排和调整其旅游计划,达到智能感知和方便利用的目的.兰州民俗旅游资源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特色,应进一步开发研究,将智慧旅游引入民俗旅游,实施智慧旅游战略,提升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旅游城市的内涵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青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青城古建筑木雕装饰构件的类型、工艺、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青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对于甘肃地域艺术资源体系的构建、青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均具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丰富的甘肃地域文化资源是丝绸之路黄金段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承载并见证着丝路文明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遗产。从人类生态学、文化社会学等视点,探讨分析了甘肃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现状,并从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对甘肃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战略布局、路径选择等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李光地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李光地文化是福建省安溪县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深入挖掘李光地特色文化,将其与旅游、城建、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李光地文化品牌和产业,不仅为安溪县古镇新城"铸魂",还将实现安溪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安溪经济的腾飞。李光地文化的开发、利用,必须妥善处理李光地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的关系,杜绝庸俗、低俗文化借李光地之名泛滥。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格尔木市旅游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的逻辑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搭建了空间平台,提供了重要条件;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尔木市旅游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赋予格尔木市发展以新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格尔木市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实现其旅游的对外融合发展,包括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相邻(相近)的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州在旅游信息机会上互通,在旅游客源市场上互享,在旅游产业要素上共用,在旅游产品线路上互联,在旅游综合利益上共沾。  相似文献   

7.
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要充分利用丝路禀赋优势,将文化旅游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现有旅游资源廊道形分布的特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遵循跨域管理的理念,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管理主体之间形成协同竞合局面,采取制定联合管理机制、发展跨国旅游集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5,(4):47-50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第一枢纽城市"和中国历史遗产最富集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敦煌旅游产业发展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培育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黄金段。  相似文献   

9.
新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好新疆历史文物资源,可以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提供鲜活教材,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金色名片",也是增进"五个认同"的有力举措。当前,新疆在历史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发挥历史文物资源资政育人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新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模式,构建和发展独具新疆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以石窟艺术为品牌带动,全面激活区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区域旅游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充分挖掘历史文物和古迹的文化内涵,不断推进吐鲁番学的发展,强化对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认识,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高扬精神火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镇旅游经历了起始、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古镇历史文化、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上。古镇旅游开发主体的不同,开发模式也不同,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了古镇旅游同质化明显、古镇的旅游超越了环境承载量、古镇的文化和原真性受到破坏、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以及产品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古镇、创造性地开发古镇,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突出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避免同质化,充分考虑游客旅游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西学院学报》2015,(6):57-61
甘肃享有"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美誉。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文化遗址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战略机遇期,挖掘文化遗址的当代价值,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兰州鼓子是古丝绸之路甘肃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其演唱形式灵活多变、音乐唱腔色彩浓郁、曲目内容丰富多彩、民间艺术色彩鲜明、传播范围地域广阔,是丝绸之路上影响较为深远的一朵艺术奇葩。研究兰州鼓子的艺术特色与发展历史对于保护和开发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新疆小城镇多样化发展,对于实现新疆绿洲城镇现代化有着基础性的意义,特别是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实践中,小城镇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愈发凸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必然发生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当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意识,把促进小城镇多样化发展摆在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从各地实际出发,创新理念、突出特色,以产业为依托,注重挖掘文化元素,实现现代文化与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大遗址地域特色鲜明、场域宽广,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强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在传统保护和开发模式下,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产业融合理念滞后,福建大遗址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产业融合背景下,亟需提出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具有闽地特色的大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健全管理机制、做好宏观布局;增进多元融资、创立合作共同体;深挖遗址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活化文物资源、拓展旅游体验项目;开展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景观记忆视角出发,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铜陵大通古镇调查、参观、记录,访问古镇的游客和当地村民,梳理铜陵大通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分析典型的景观记忆要素感知,发现古镇的历史文化景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地域性文化特色不显著、常住性居民人数不断减少、景观要素旅游开发单一、非物质要素认知体验差等问题,并提出强化古镇地域文化特色、产业化留住常住性居民、丰富景观要素旅游产品、提高文化要素体验感知等对策,为大通古镇的活态化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跨境民族,中哈两国共同发展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具有自然人文基础,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从自然资源、人文条件、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两国实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合作战略模式及对策措施,对两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开发哈萨克文化特点的国际旅游产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中哈草原丝绸之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添助力。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的时候,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开封是北宋"丝绸之路"的陆路源头,并借助"郑汴一体化"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综合区"的发展形成地理位置、区域、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开封可以作为河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契机,以历史文化优势为基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融合交流,让文化优势融入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上的郑欧国际班列带动开封企业产品的出口,以丝绸之路推动开封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开封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铜陵江南文化园通过开发与利用徽文化资源、挖掘铜文化、以江南传统特色工艺为支撑将体验生态绿色旅游文化、民俗旅游文化、衍发旅游文化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了集徽文化、青铜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代表铜陵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9.
川南古镇群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是目前存在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新,管理混乱,开发层次低等问题.应从发展古镇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和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升川南古镇形象,促进川南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7%。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持续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种类及空间分布,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视角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结合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及其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定位为"山海风情休闲旅游",以滨海旅游和自然风光为主导,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节点的相互连接,打造具有"一心三轴"特征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