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素质与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语文素质是基础素质、核心素质,语文教学是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外显为能力与气质。素质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提高素质也应从多方面入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突出,在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人文教育的薄弱。因此,要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实践,论述了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应当在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理论素养与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转变观念是前提,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师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是在人身上内化的人文精神和在它指导下的外在行为的统一,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以及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宗旨,决定了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当前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侧重点包括主体意识的教育,丰富的个性和教育,爱的品质的教育,审美品质的教育等,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应当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由于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欠缺,人文教育更显重要。应该改变当前重专业,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的教育现状,以人文素质培养为美术教育核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的美术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面对数学教育中只重知识教育的现状,加强人文教育实属民要。从当代教育思潮和数学学产特点两方面来看,实用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是数学教育的未来走向。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以实际应用与文化熏陶并重,数学素质是数学科学素质,数学思维素质和数学文化素质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社会工作教育以其“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实践,探索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文章强调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人文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人文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郭永松,罗萍在高等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和加强素质培养,最近几年来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不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课程,传授人文学科知识就够了,人文教育对素质...  相似文献   

10.
造就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理想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时代特征。两种教育融合的教育系统为受教育者创造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创新人才。目前,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理想道德情操的养成,许多专家学者都大声疾呼必须改变高等学校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薄弱的情况,明确指出,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文章试图从人文素质与大学生成才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而且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12.
郑琪 《教育与职业》2005,(27):78-80
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功能是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育应该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大力加强历史教育中人文教育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社会需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代表着中国人素质的未来特性,也代表着中国社会主体的未来趋势,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具有健全社会人格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与科技伦理教育、智商开发与情商开发、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最佳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教育素质、人文素质、学习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基础、教育素质是本质、人文素质是灵魂、学习素质是保证。大学教师只有把专业素质、教育素质、人文素质与学习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出发,论述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相互关系、地理学科教育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及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教育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比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易于学生接受,有更为广泛的,情感丰富的内容,一位没有人文精神自觉意识的人,即便满腹经纶也只是个知识的储存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他们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学会人际交往,团结协作,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为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培养创新人才起支撑作用,要处理好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人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确立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举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体育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造就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比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易于学生接受,有更为广泛的、情感丰富的内容。一位没有人文精神自觉意识的人,即便满腹经纶也只是个知识的储存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他们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学会人际交往、团结协作、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为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培养创新人才起支撑作用,要处理好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人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确立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举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开放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不足是较普遍的现象,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种素质的基础,它并非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是人文教育的结果,人文教育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基础学的教育,其中包括课程教育,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人文教育活动,以及中国历史上人文精神精华的教育,在中国开放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针对其现状,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改革和规范人文教育的内容,转变观念,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加强各项制建设,落实监督评估措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以提高开放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