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们是怎样筹办国际研讨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恭 《学会》2006,(8):42-44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是一个成立较晚,只有两名固定编制,基本会员千人的交叉学科小型学会。但自从1988年成立以来,它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大型国际会议——“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一、研讨会概况“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国际科  相似文献   

2.
学会如何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军 《学会》2006,(3):51-52
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保持科技工作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浙江省生态学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学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尤其是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更加重视学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仅最近两年不完全统计,就先后在省科协的领导和指导下,主办或参与主办较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和专项国际论坛2次,海峡两岸学术交流2次,获得省科协育才基金参加国际会议2项,邀请国外专家来浙交流10余次,收到了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施永德 《学会》2009,(6):43-46
<正>本会成立于1981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已举办过10次大型国际会议,现回过头来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本会今后自身建设有好处,对兄弟学会也可能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18日,由玉溪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在玉溪市国税局电教室举办了“玉溪市科技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班”。全市科技管理系统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举办这次培训班旨在提高玉溪市科技管理系统各类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发挥玉溪市科学技术局网站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技系统公共管理的能力,促进科技信息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情报科研学报》2014,(6):579-579
西安科技大学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世界矿山通风大会是当前矿山通风领域涉及范围最广、与会专家学者最多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是世界各国矿山通风专家学者进行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8月,第十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在南非举行,我校学术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会上,校申办组委会向大会提出申请承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并获批准。这次成功申办突显了国际矿山通风学术界对我校相关学术水平的肯定,更是学校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学术视野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9日—11日,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2005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 AN O2005)”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白春礼院士担任会议主席。此次大会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单位的支持。本次会议是在中国举行的最大规模的纳米科技会议,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较大的反响。N ature M aterials,Sm all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对本次会议做了前期报道。国内《…  相似文献   

7.
知识创新工程开展以来,我院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在院党组领导和全院人员的积极参与下,跃上了新的台阶,深度和广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即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之际,回顾和思考过去的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围绕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围绕科学院的战略定位,围绕研究所凝聚的科学目标,国际合作有了蓬勃发展,做出显著成效。(一)全院国际合作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每年交流量由1万人次(1998年)达到1.5万人次(2004年),每年召开约100个国际和双边会议。600余人次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和机构中担任职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反映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后,我国科技竞争力水平在国际科技竞争舞台上的位势,首先通过对中国在全球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总体上客观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科技竞争力的国际地位;接着从科技竞争力的四个方面,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投入、科技论文产出和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授权数量来阐释推动我国科技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纲要》的实施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并为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06,13(5):72-72
本刊讯近日,为探讨新形势下科技查新经验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科技查新水平,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青海省科技情报学会组织召开了全国科技查新工作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各省(区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及省内有关单位等44家近70名科技查新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立项、成果鉴定和评奖工作以及科技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就如何提高科技查新工作质量和水平,特邀的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任道忠研究员作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建设”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24日,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仪式在拉萨举行。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发改委、商务厅等领导参加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13.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6.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服务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CMMI技术上,构建了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通过引入证据理论方法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成熟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满足、以及专家对指标属性值和隶属度值难以确定等问题。经算例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评价信息服务成熟度,亦可作为用户评价或选择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网络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网络学习效能感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和谐的界面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有效性理论和界面管理理论,对界面有效性进行了界定,指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以此为基础,运用和谐理论的和谐分析矩阵建立了界面有效性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