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热轧加热炉烧嘴热态试验,分析了天然气掺烧条件下烧嘴流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热值条件下,随着天然气掺烧比例的增大,混合煤气密度增加,调焰烧嘴稳定燃烧时煤气压力提高;在天然气比例为22%时,煤气压力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场固定空燃比燃烧导致无法根据波动燃气热值匹配最佳助燃空气,使热风炉热损失增加;残氧检测仪直接检测热风炉烟道残氧量,将导致氧化锆损耗快、高炉煤气费用计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残氧燃气分析系统,该系统并行于热风炉控制系统的前馈控制,将少量高炉煤气、空气先通入该系统进行燃烧并调整自身空燃比,得到最佳空燃比作用于热风炉控制系统并对并行系统残氧含量、高炉煤气热值进行数值模拟和相关性分析。通过改进PSO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稳定运行系统建立模型,预测煤气热值作为优化热风炉空燃比,评价煤气质量、费用计量的有效参考条件。经实验仿真测试,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空燃比修正精度,延长氧化锆使用寿命,减少热风炉热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充分利用公司的煤气资源,实现节能增效,将烧油加热炉改烧混合煤气,可取得可观的效益,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加热炉节能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钢厂加热炉是一个复杂的受控对象,存在非线性、时变性和纯滞后等问题,造成建模和控制比较困难。加热炉温度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对煤气流量的控制,因此,研究一种合理的煤气流量控制方案是提高加热炉控制水平的关键。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PID控制算法,该算法综合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各自的特点,将 PID 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并结合加热炉的特点加以改进,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克服对象的非线性、纯滞后等方面,性能优良,较好的改善了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饱和温度对两段式煤气炉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饱和温度下煤气炉运行中的蒸汽用量、煤炭用量和煤气热值等生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饱和温度的选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并且环境温度越低,达到相同饱和温度所需要的蒸汽量越大;当饱和温度在45~55℃之间时,能够有效地的降低煤用量,提高煤气热值。  相似文献   

6.
煤气发生炉是连轧厂最为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为连轧厂蓄热式加热炉提供高效、清洁的煤气,煤气发生炉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后续的生产;为了实现对煤气发生炉进行有效的控制,设计了基于iFIX组态监控软件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MPI电缆实时采集S7-300PLC的各种信号——煤气温度、汽包压力、饱和温度、鼓风压力等,并实现自动控制,实时显示和超限报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例1 (2002年绍兴市中考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厨房使用能源(燃料)的方式日趋多样化.绍兴某小区的居民家庭中有使用电、煤和管道煤气的,其中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烷、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煤的主要原素是碳.有关电、煤、管道煤气的热值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增压部分气化2种增压流化床(PFB)锅炉半焦燃烧和2种常压流化床(CFB)半焦燃烧的先进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APFBC-CC)方案,进行了系统热力性能计算, 分析比较了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将PFB锅炉高温烟气引入部分气化炉的方案一避开了高温烟气过滤式除尘器, 但降低了煤气热值和系统效率; 方案二则可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 然而高温过滤式除尘器目前技术上有一定困难, 需降温运行; 方案三、四采用CFB锅炉半焦燃烧系统, 其中方案四采用气化空气/蒸汽预热方法, 不仅可获得较高的煤气热值, 而且可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由8098单片机为主机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主要阐述了8098单片机的特点,煤气加热炉的控制原理及软硬件的研制,本装置对其它工业炉窑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热轧含Cu、Ni耐候钢表面出现的点状氧化缺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成品缺陷和出炉铸坯进行检测,认为在加热炉中形成的氧化物和Fe2SiO4向基体侵入是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而界面富集的Cu、Ni及其向基体侵入的行为为Fe2SiO4向基体的侵入提供了便利的通道。通过采取降低加热炉出炉温度、控制加热炉气氛为中性气氛、优化控制钢中Ni/Cu和加大除鳞力度有效降低了耐候钢点状氧化铁皮缺陷发生率,表面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学排名的正当性取决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围绕着这个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涉及到大学排名对学生、大学、政府和雇主的影响。现有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还有进一步深入的可能,还可以就大学排名对在校生、校友和教师的影响进行讨论,排名对雇主的影响也可以继续拓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10年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体现在研究取向、理论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方法论、元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及合法性等五个方面。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呈现出愈益明显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这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复杂多样的高等教育现实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内涵包含:生命本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实践观、生命发展观等几个方面。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基础上,有助于探讨当前大学生教育如何做到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知能力、反思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场语境。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存在着二重维度。这种状况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风险社会语境中面临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理论挑战,需要做出相应的理论调适。当代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直接后果,对风险社会的批判最终要指向对全球资本关系的批判,因而风险社会批判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风险社会语境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逻辑的结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风险社会语境中的当代出场。  相似文献   

15.
孔孟对诚信教育与修养的论述对我们有很多启示:把信作为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注重修身反省以达信德;注意环境与朋友的对诚信培养的影响;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孔子强调学与践习培养信德,孟子强调从心性用功培养信德;信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信德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和谐之本。  相似文献   

16.
本选取解释的典型性目的、典型性本观念、典型性方法三个角度,对汉代前期、宋代后期、明代晚期的《诗经》解释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认为:在中国化传统中,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与改善,是各个时代《诗经》解释的原动力和出发点。远离了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和改善,就不可能有新的《诗经》解释的兴起局面。这是《诗经》解释的人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博士的招生领域设置主要有以职业愿景和专业需求为导向的美国模式,以完成论文研究为目标导向的英国模式,突出科研课题、论文研究的澳大利亚模式,突出职业实践与合作研究的加拿大模式,以及突出职业实践与专业兴趣的中国模式。基于中西方58所培养院校的国际镜鉴,建议我国出台开放性、多元化、可供选择的招生领域设置指导性政策;打破领域、学科局限,开设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特色课程;面向教育关键和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开展高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观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完善,主要经历了原始职业教育观、传统职业教育观到现代职业教育观的重大转型。当下,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引下,强调大职业教育观,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与此相对应,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须在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和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实现真正突破。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完对象的讨论主要有“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之争。“一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与行为规律论、思想关系规律论、思想价值观念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两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意识变化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政治思想和行为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变化发展规律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完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Black and white kindergarten and second-grade children were tested for accuracy of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 changes in pictures of real-world and geometric figure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ccuracy of recognition between the 2 kinds of pictures, but patterns of verbalization differed on specific transformations. Although differences in accuracy were found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second grade on an initial recognition task, practice on a matching-to-sample task eliminated differences on a second recognition task. Few ethn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accuracy of recognition,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mount of verbal output on specific transformations. For both groups, mention of orientation changes was markedly reduced when location changes were pres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