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体育新闻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文的角度浅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精神,结合一些实例,对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领域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要闻如何彰显人文精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体育新闻传播愉悦功能的表现是基于体育新闻传播带给受众的精神满足感来探讨的.北京奥运会的媒体传播在实现愉悦功能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主要表现为通过传播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内容和观念,引导受众一起分享体育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回归体育新闻传播的本质,把从事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比赛当作人们快乐的情感体验;提升体育新闻传播的价值,传播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使受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和谐力量,并在此力量的作用下追求更加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电视传播理论、从受众和报道对象两个层面,对中央电视台雅典奥运会报道中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得失进行了梳理,在对中央电视台雅典奥运会报道对传播对象的人文关怀、积极传播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等方面寄予肯定的同时,指出其未能充分满足体育受众的专业需求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因素传播不足等问题,以期对中国电视体育的人文传播实践,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奥运”的宗旨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一体化的形势下,加强我国体育新闻国际化报道的能力,争取世界话语权是目前的紧要任务。从国际化传播角度分析了中西体育新闻报道的不同,归纳总结出形成中西方不同报道的原因及我国媒体目前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认为,对中国媒体来说,提高体育报道国际化的水平,首先从思想上加强对体育新闻价值观的认识以及了解体育报道国际化的重要性;其次做到加强体育新闻信息流通的国际化,扩大体育新闻报道的平台;再次,加强新闻管理标准的国际化,完善传播构架。  相似文献   

5.
文章由体育新闻传播的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体育文化的辩证关系入手,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两个角度阐释追求和谐的体育新闻传播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体育文化的应有之意,就"社会安全阀"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两方面分析了体育新闻传播对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软控作用,并由定位、转制、开拓三条思路论述构建和谐体育文化进程中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要义.  相似文献   

6.
张英(1964-),山东泰安人,教授,硕士,北京体育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硕上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新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委、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了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新闻报道的发展状况,探寻其特征与历史功绩。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新闻报道广泛宣传党的体育思想和方针,积极传播推广体育竞赛,报道军队体育的开展情况,动员组织民众参与体育活动。其特征主要有: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军事化体育运动及竞赛,报道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传播对象广泛,报道理念以弘扬延安体育精神为主要宗旨。延安时期体育报道的地位及价值:报刊作为联系纽带,宣传体育并支援了战争,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体育观,促进了红色体育运动的发展,为新中国体育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谷鹏  陶玉流 《体育学刊》2011,18(2):41-49
1949年来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视角与政治宣传、经济体制改革、受众消费理念、体育传媒产业、全球化体育传媒的竞争之间紧密相连。1978年开始的媒介"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与跨国传媒媒介作品在国内报道,使得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更多从"体育宣传"向"体育新闻"的视角过渡;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媒介技术的逐步发达,媒介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我国体育新闻则以"娱乐化"的报道视角,充分满足体育受众的消费心理,为体育传媒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后奥运传播时代,为了凸显体育传媒的社会责任、良性引导体育受众的消费心理、实现我国体育传媒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我国体育新闻报道需以"社会责任"的视角彰显体育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征、奥运网民特征、奥运网民参与度与关注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北京奥运的社会遗产与体育网络化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北京奥运会强化了互联网传播;互联网传播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网民高度关注北京奥运会;人文气息贯穿传播全程;极具商业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武术人文教育传播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以奥运大文化教育观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和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奥运教育传播的主题、武术教育传播中人文价值的遗失和奥运人文精神与武术教育融合的必然性,提出武术教育需要从"传统"和"民族"两个向度来把握和操作才能与奥运人文精神实现融合;后奥运时代武术教育传播重在建立基于人文精神教育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