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言说,打铁看火候,穿衣服看气候。教师找学生谈话也要看火候。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谈晚了,就会时过境迁,于事无补。因此,与学生谈话贵在“适时”。“适时”不等于“马上”,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思想问题和对象的不同特点,该热处理的就“热处理”,该冷处理的便“冷处理”。在个别谈话过程中,教师怎样做才能“适时”?  相似文献   

2.
“冷处理”与“热处理”□江苏陈年顺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针对具体的转化对象、环境条件,适时、适度地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在此,我们讨论一下班主任教师如何运用好—教育后进生一般常用两种方法,即“冷处理”和“热处理”。所谓...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偶发事件时,经常运用的两种方法是热处理和冷处理。热处理一般用于问题性质明显,曲直分明,或不立即解决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热处理尽管其特点是趁热打铁、当机立断,但绝不意味着头脑发热,不加思索,妄下结论,本文对此不想多用笔墨,而想着重对冷处理做一番辩证思考。   冷处理是指在偶发事件面前要冷静思考,分析问题的性质,弄清症结,慎重处理。公元 200年 10月官渡之战刚刚结束,曹军在清理战果时,发现一些袁绍与曹营中一些人暗中来往的书信,其中多是吹捧袁绍或直接表示要投降袁…  相似文献   

4.
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冷处理”与“热处理”□浙江吕晓士□江苏陈年顺有一些非班主任教师认为,只要教好本学科的知识就是一名好教师,因而忽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实际上,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因此,我们提倡——...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冷处理"并不是说不处理,而是把这一热点内容暂时先放一放,等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喜欢自主学习与探究,这不仅能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作者根据两次教学实录,结合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阐述适时使用"冷处理"的妙处。  相似文献   

6.
批评的艺术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中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将批评与鼓励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冷处理”与“热处理”相结合、批评与书面教育相结合、“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待男女交往要小心地“冷处理”,切忌“热处理”。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在我们国家,男女之间的交往要受到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学校。男女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一些,个别人就会认为这是在“早恋”。于是,议论纷纷,风言风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作文讲评的指导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多教益,下述几点值得注意。一忌“冷处理”。当前作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作文讲评不很落实。有的不上讲评课或者很少上讲评课。有的讲评课拖延到学生已经淡忘的时候才进行,这便是“冷处理”。  相似文献   

9.
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发生过错行为之后,教师强迫自己控制情绪,从而主动调节心态,使自己心里平静镇定,不浮不燥,避免产生情感冲动引起贸然行为的一种方法.冷处理之所以能克制体罚,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一些“捣乱分子“是件头痛的事,大多数老师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冷处理“,在课堂上置之不理,全当没有这同事;或者“热处理“,被气得两眼发直、口吐白沫,冒着失去威严的“风险“,除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具有积累性,学生的习作水平要想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倡导学生多读、多看、多练外,教师还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适时为学生创造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条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冷处理”是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每个学生、每种场合都适合“冷处理”。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发现,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冷处理”,能成为一座师生沟通的坚实桥梁。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出问题,犯错误在所难免,“问题处理”也是必然的,如何处理,何时处理处理到何种程度?本文认为,应“以问题为中心”,根据当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分别给出“软处理”,“硬处理”,“热处理”和“冷处理”,并提出在具体操作上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灵活处之。  相似文献   

14.
班级每期开学,班主任都要给学生编排座次,大凡座次都按高矮顺序排列(除视力障碍等特殊情况外),这是惯例。当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适时调整学生的座次。据我了解,农村学校时下盛行的座次编排令人费解:老师把优生集中编在前面(学生的高矮问题则以适当调整不相互影响视线即可),置于严密“监控”之中。至于中差生,你既然“不听话”,干脆“流放边疆”,于是将不同“陋习”的学生编成同桌或被指定在一块,只要不影响优生学习,不拖优生的后腿,就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玩个痛快”、“耍个舒服”。先看前面就座的,眉宇间透出几分欣喜;再看坐在后面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启发艺术思想及实践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启发的关键在于"定向、架桥、含蓄、揭晓",不是看其外在形式是否热闹,也不是看学生动手时间的长短,而是要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了领悟的水平,是否经过自己的尝试作出猜想或判断.启发性至少包含三重意思,即: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绪.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因人循序,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适时合度,把握启发的最佳时机;察颜观色,把握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测量土地”练习二十四中有这样一题:有一台播种机,作业宽度1. 8米。用拖拉机牵引,按每小时行6千米计算,每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亩?学生对题中的“作业宽度”不理解,纷纷举手要我讲一讲。对于这个与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第一次教学时,我采取“冷处理”,让学生课后观察播种机播种(或压路机压路等),然后解这道题。平平淡淡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学期学生又在课本中碰到了下面一题:  相似文献   

17.
一、讲究评价的时间 当后进生犯了错误,教师作评价时,需要考虑时间性,有的需及时评价,而有的则需搁一搁再评价即所谓的热处理和冷处理,如果处理得当,可取得非常满意的结果。例如我接触过的一位学生,平时对待学习三心二意,破罐子破摔,一次他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被教师没收后,他非但态度不好而且趁该教师不在办公室时将书拿回,导致任课教师与他的矛盾激化。作为班主任我了解情况后,没有立即对此做是非评价,而是先在私下实事求是地分析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让他自己好好考虑考虑,想通了来向我汇报;想不通再与我交流,结果第二天该学生就将书主动还回办公室,并附上自己的检查。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里 ,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不守纪律”的孩子 ,他们上课经常插嘴 ,打断老师的话 ;提问题时不经老师同意抢着回答 ,有的甚至上课时从座位上走到老师面前对教具指指点点……对于这样的孩子 ,大多数老师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即冷落这些孩子 ,提问时故意不叫他们回答 ,或者动辄就批评。其结果是 ,表面上这些孩子变“乖”了 ,上课时不再插嘴了 ,老师提问时他们不再抢着回答 ,上课时更不会离开座位了……对于大多数老师采取的这种“冷处理”方式 ,该持什么态度呢?或许有人说 ,老师的这种“冷处理”方式很有效 ,应给予肯定 ,因…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冷处理”法,就是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班主任老师要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定,待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可过长),学生对其错误言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一、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可以运用“冷处理”法。有些学生多次违纪,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早已产生戒备、逆反心理。这时,你再去批评他,除空耗精力外,是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弄不好,还有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地等待,同时给予热情的关…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如何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一定要有四千”意识。一、千家万户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掌握如下技巧。1.态度要家长里短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谈话技巧,态度要家长里短,跟学生扯家庭、扯生活,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心,学生只有消除了戒心,才能从心里接纳教师;自然而然,教育就会水到渠成。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是“严而不威、厉而不凶”。2.方法要家丑外息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班级里发生一些事情,班主任要及时、适时处理,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上一些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巧妙处理。要做到既教育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