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五则词话是针对李煜及其词作的。他紧紧把握住李煜词情感底蕴与哲理内涵,挖掘其深广的抒情境界、艺术魅力、根源、成因。从王国维的这种视角来看,李煜词的悲剧意识更为明显,这一切使李煜在中国词坛上具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李煜诗     
李煜为词名所掩,其诗歌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通过搜集整理李煜存世的全部诗作及断句,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李煜诗歌的类型与表现力,可以发现,李煜诗的成就不亚于其词。李煜诗是他人生观的写照,能抒发真实性灵,往往以小见大,语短情长,虚实相生,一叠三叹,有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4.
阐述李煜、李清照写愁词相同点的文章很多,但本文从意象、意境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论述了他们写愁词的不同点,为教学中更深入讲解李煜、李清照的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王兆鹏先生主编的《唐宋词汇评》中共选南唐后主李煜的词34首,其中李煜被俘后在宋所做的词共13首。俞平伯、唐圭璋、詹安泰对其中的4首词都做过赏析。同是近代的词学大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对李煜的这4首词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煜是我国古代词坛的名家,其写“愁”情之词极富艺术感染力,本对李煜“愁”情词的内容及艺术手法,审美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异代同杼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董武关键词古代文学;唐宋词;李煜;李清照;愁李煜为南唐后主,“词中之帝”;李清照为宋代才女,“婉约之宗”。这两位异代异性词人,其间显然没有前后影响继承之痕迹,然沈谦却把他们撮合在一起,相提并论,而且倍...  相似文献   

8.
李永超 《学语文》2009,(4):41-41
李煜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的闻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胡应麟在《诗蔽》中写到李煜“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至此君方当是行家”。  相似文献   

9.
李煜的词,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与李煜本人内在的悲剧感情相联系。李煜前期的词在表面的奢华与享受中,其实是暗含其作为受压抑君主的心无法排除的悲伤,总透露着一种悲剧色彩;后期的词,则是直接、尽情地表现内心对人生悲剧的感受,前后期词中的悲剧感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品读李煜     
要读懂李煜,必须打开心灵的第二扇门,去感受他的语言,他的内心世界。秉烛夜谈最适合那些伤感、忧郁的词,而李煜的词连一点微弱的烛光也不需要。如果有这样一个月夜,清光泻地的月夜,拿出一本李煜的词,借着清冷的月光,品读李煜,那准是对人生最好的品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苏轼诗的分析,侧重论述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扬弃悲哀的宏观哲学的四个层次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也是盛唐散文大家。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却被其诗名所遮掩。本文分析了李白散文以诗为文的独特个性及其突破性成就.廓清了李白散文在散文史上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杜诗浪漫主义特色长期以来被他突出的现实主义成就所掩盖。杜诗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表现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歌创作中,杜诗中大量使用想象、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体现出的浪漫主义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食指一直都被人们所遗忘,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在熟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食指诗歌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以及对新时期以来诗歌的间接影响。食指前期诗歌的意象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连贯的态势,尤其是其“海洋”意象。他的“海洋”意象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更是食指守望心灵和灵魂漂泊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刘桢的五言诗在诗歌史上评价很高,但评论者往往忽略了他的诗歌是分为两个时期的,这个分期以刘桢建安十六年"以不敬被刑"为分界点.厘清他这次被刑的经历,对研究其本人的诗歌创作成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分析被刑经历的基础上,结合其文学作品,总结这次经历对刘桢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全面评价刘氏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一代诗豪.他的诗歌创作道路可分为四个时期.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学习民歌诗、政治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和山水闲适诗四个方面.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是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直接继承并发扬了盛唐诗歌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7.
《未选之路》是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经典之作,这首小诗几乎家喻户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哲理,于平实中见深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可谓独具匠心。运用文体学理论,可以对本诗的格律,用词,句法,重复等方面予以分析,总结出其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8.
冯雪峰的新诗创作分为两个时期:"湖畔时期"和"上饶集中营时期",相隔近二十年,由于诗人人生经历、创作心态的变迁,诗作也呈现出迥异的审美特征。但是雪峰前、后两个时期的新诗创作也有着某些一以贯之、血脉相通的特性:以"自由"为中心的思想主题,以"清新"为中心的艺术特质,以及以"主观"为中心的情感表达,这构成了冯雪峰诗歌总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的《别智玄法师》是其晚年一首重要作品,但此诗写作的具体时间一直没有确定,对此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存在不少误解。根据佛教典籍及相关史料考证,智玄就是唐代法师知玄,李商隐与知玄有过密切的交往,此诗是李临终前夕写给知玄的诀别诗,也是他的绝部分笔。  相似文献   

20.
仇兆鳌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者,仇以其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汇集前代各家注释,形成自己特殊的笺注方法,把杜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