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日匕.白1.方程3x=一2的解是2.当二=_时,单项式5巧加‘’与入丫是同类项. 1若二=一1是方程。 5=脉的一个解,则a=_. 4。方程曰一l=0的解是5.甲有50张卡片,乙有41张卡片.要使乙的卡片数比甲的卡片数的2倍还多l,甲应给乙多少张卡片?本题应设_为万,列出的方程是_. 6.已知广一’十1=O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开七= 7.某种药物中甲、乙、丙三种制剂的质t比为1:2:3.若设甲制剂的质t为二g,则乙、丙两种制剂的质t可分别表示为_g和_g.压轮船在两码头之间航行,顺水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和)为a,逆水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7年第12期刊登的张连之老师的<解读伽俐略"荒谬的结论">一文,对是否存在v∝ x的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文提及教材介绍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伽利略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教材必修1(2004年第1版)提到伽俐略"后来发现,如果v与x正比,将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但究竟得出什么样的"荒谬的结论"?张老师提出用x-v图像来说明.该文提出,用纵坐标表示位移x,横坐标表示速度v.如果v ∝ x,则图像应该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并且认为图像中斜率表示时间t的大小,而从图1可以看出斜率k是一个常数,即时间是"凝固的,永恒不变的",这显然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3.
1.速度-时间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 例1 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在后方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分析 利用v-t图象分析. (1)当a1相似文献   

4.
复分解反应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和初、高中化学衔接最紧密的内容及从规律性角度学习化学的开始,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在各地中考中与其相关的考查至少占20%。本文以2013年各地中考题为例,透视中考对复分解反应的考查,供参考。一、考查对复分解概念的理解例1.(2013年乐山)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相似文献   

5.
林贵 《物理教师》2007,28(1):48-4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必修)第24页关于速度定义的表述:“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速度,则有v=ts”.其实,不仅是这本教科书是这样表述,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表述.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6.
例1在以速度v1向东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西行驶;在以速度v2向西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东行驶,则动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况可能是()A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B.以小于v2的速度向西行驶C.以大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D.静止不动[1995年《第二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三组)第27小题]解析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说明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越来越远,而甲车相对于地面是以v1向东行驶,故乙车以地面为参照物可能是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也可能静止不动.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说明动车相对…  相似文献   

7.
1.如图1-1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度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v2,则v'2=v2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D.只有v1=v2,才有v'2=v12.如图1-2所给出的是物体的运动图线,纵坐标v表示速度,横坐标t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3.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1-3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  相似文献   

8.
1.两个平抛运动例1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甲比乙高出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 (A)同时抛出,且v1v2. (D)甲早抛出,且v1相似文献   

9.
整体思考是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能灵活应用这一思想方法,常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羁绊,使解题快捷且有新意.例1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现在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解:设购甲、乙、丙一件分别需x元、y元、z元,由题意得:3x+7y+z=3.15,4x+10y+z=4.20 方程个数少于未知数个数,若按常规思考,则望题兴叹,不可能把x、y、z都求出来,但深思慎虑,原来题目要求的只是x+y+z的值,并非要把x、y、z分别求出来,于是对方程组作如下变形:2x+6y+x+y+z=3.15,3x+9y+…  相似文献   

10.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新增的一节内容,也是新教材鲜明特点的一节内容.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到,教材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教材讲到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 v 与 t 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 v 与 x 成正比(这里的x表示位移).课本第49面讲到:“后来发现,如果 v与 x 成正比,将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伽利略是怎样推导的?其结果又是什么呢?教材并没有直接说明.这引起了我们热烈的讨论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碰撞时由于作用时间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而碰撞问题符合动量守恒.在碰撞问题中,除弹性碰撞外动能都不守恒,特别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其动能损失最多.动能损失是指碰撞前的总动能与碰撞后的总动能之差.若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用m1、m2表示,碰撞前的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速度用v表示,则动量守恒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2.
例1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延:(在每小皿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则有多个选项正确。) 1.甲乙二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若甲作匀速运动,乙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雪乙从后面追上甲时,一定满足() A.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相等 B.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倍 C.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分之一 D.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侧产万倍 2.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第3秒内的位移是s米,则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A.前3秒的位移B.前5秒的位移 C.3秒末的速度D.5秒末的速度 D.如果空气对三球的阻力都相同,三球落地顺序将是甲、…  相似文献   

14.
解物理题时,若通过巧妙地构造一种辅助措施,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其方法新颖有趣,启迪思维.1.构造数值例1甲、乙两人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程内,一半时间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内,一半路程跑,另一半路程走,若甲乙走的速度相同,跑的速度也相同,则()(A)甲先到终点(B)乙先到终点(C)甲乙同时到终点(D)无法判断解析:构造跑道长s=100米,跑的速度v1=8米/秒,走的速度v2=2米/秒,设甲用时间t甲,乙用时间t乙,则甲:s=v1·t甲2+v2·t甲2,即:t甲=2sv1+v2=2×1008+2=20(秒).乙:t乙=s/2v1+s/2v2=s(v1+v2)2v1v2=100×(8+2)2×8×2=31.25(秒…  相似文献   

15.
(时间:oo分钟;满分:100分),唤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了)3只a’矿)二2.把2以6四舍五人,用两个有效数字表示为_. 3.若了·示翎5,则x= 4.在△ABC中,乙C=3乙B=6乙A,则乙A二_. 5.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总投资约为18《X)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元. 6.如图1,AB//cD,乙卜乙2,若乙1二500,则乙3=_.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_cm. 8.运动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胸前的号码牌如图2所示,则他的号码实际是,.图3是华联商厦某个月甲、乙、丙三种品牌彩电的销售量统计图,则该月甲、丙两种品…  相似文献   

16.
如下图所示,A、B是同一方向上相距s0的两点.当一物体乙以v2的速度越过B点向右作匀速运动时,另一物体甲以v1的速度越过A点向右做加速度为口的匀加速运动.若v1&;lt;v2,经时间t后,甲的速度变为v1两物体间的距离变为S,则  相似文献   

17.
参考书上常出现这样一类题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 ,若购买甲 3件、乙 7件、丙 1件 ,共需 30 0元 ;若购买甲 4件、乙 10件、丙 1件 ,共需4 0 0元 ,现需购买甲、乙、丙各一件 ,共需多少元 ?分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 ,按照常规思路我们可以设未知数 ,列方程组求解 .设购买甲一件需 x元 ,乙一件需 y元 ,丙一件需 z元 ,根据题意 ,得3x +7y +z =30 04 x +10 y +z =4 0 0   ( 1)( 2 )显然 ,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 ,这是一个不定方程组 ,x,y,z的值不唯一确定 ,看似无法求出 ,其实不然 .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在于未能认识到 x,y,z并非是必求的未知数 ,所求…  相似文献   

18.
题目.(2014年江苏高考第15题)如图1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2)若乙的速度为2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相似文献   

19.
魏清兰 《考试周刊》2015,(2):136-137
<正>平抛运动是物体只有在重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0抛出的曲线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时间0至t时刻,水平位移x=vxt=v0t,竖直方向位移y=12gt2=g2v02x2=12vyt(12vy平均速度,因竖直方向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S2=x2+y2;t时刻其水平方向分速度vx=v0,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合速度v2=vx2  相似文献   

20.
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设从A点到B点所用时间为t,AB段位移为S,若物体在AB段的中间时刻具有的速度为v1,在AB段的中间位置具有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