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新”背景下,以“光电效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以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为核心,通过创新型探究实验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自主发挥的平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教 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三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识别光电效应现象 .●能表述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了解光子的概念 ,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粗略了解光电效应研究史实 .2 .过程与方法●观察赫兹实验中的放电现象 ,体验发现的过程 .●经历“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过程 ,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尝试发现波动理论面对光电效应规律遇到的困难 .●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3.
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是证明光具有粒子性的关键证据,传统实验光电效应现象比较明显,但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关系图像难得出,导致遏止电压、截止频率、逸出功等抽象概念较难理解。文章使用电流、电压传感器,实验可以直接显示出光电流动态变化规律,课堂内可以直接得出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课堂外还可以借助更加精密的仪器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进一步研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选修3-5波粒二象性的教学中,光电效应和光的量子说是关键的一节内容,而在这节中只有先让学生理解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才能引导学生进入量子理论学习。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的设计尤为重要,作者介绍了各种光电效应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的难点分析,光电效应演示实验不易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发生电子逸出动态平衡,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出3套实验方案,把原来很难做成功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成功改进为既能确保实验成功,又能随手取材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小实验.  相似文献   

6.
"光电效应"是高中学生对量子理论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原理不易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光电效应现象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但是在普通高中的实验条件下,实验不容易演示成功,而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三种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二册“光电效应”一节,先通过实验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然后提出爱因斯坦光子说,通过光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1引言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已为人们接受。自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性质的实验中发现光电效应迹象以来,科学家们经长期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光电效应规律。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光量子假设。这一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当时经典物理所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规律。此后,安立根于1919年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六十年代激光问世后,在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的实验事实面前,只有推广爱因斯坦方程和红限红移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2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过程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的提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在讲光电效应时,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我仔细阅读了本刊2005年第10期刊登的《改进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的几种方案》[1]一文,读后经过思考有几点看法。今借本刊与该文作者李老师商榷。1光电效应实验的内容与目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的内容虽经几次修订,但基本框架内容仍为几十年前(70年代末)所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的内容。可能是时代(或历史)的原因,教材所提供光电效应现象演示实验的器材及光源的选定对实验的完成确实存在困难,如果完全搬用教材中的方法去做,根本观察不到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生。1995年高考题也是采用教材中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示意图考察光电效…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提升实验技术含量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单片机技术,研制的智能型物理实验计时测量系统,可在不改变原实验装置的前提下,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对测量物体进行检测,实现了自动计时、自动计数功能,同时能将检测信号进行自动处理,算出被测物理量,达到自动、实时测量的目的,有效减小了传统计时仪器的计时误差和数据计算造成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2.
介绍用Excel VBA技术,以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实现对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该系统实现了自动运用列表法、作图法、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且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有效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The literature on the pedagogical aspect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as used i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 laboratory shows that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in this area. Our current study is an analysis of the instructions in 38, electronically published laboratory manuals for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 analyses were based o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criteria that we had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n introductory, university-physics textboo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riters of laboratory instructions do not pay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for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n our study, none of the instructions achieved a score of excellent, only 5% were scored as satisfactory, and only 7% mentioned the various aspects contained in our criteria. These results for our analysis of laboratory instruction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favorable than those achieved for physics textbooks in our previous study. Based on our work, we recommend that several historical aspects be included in all laboratory instructions for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相似文献   

14.
徐弼军 《文教资料》2005,(21):144-145
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准确度,使得到相对比较准确的普朗克常数。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转动惯量仪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很多实验资料都没有对挡光片释放位置作出具体的要求,导致了实验者认为挡光片处于不同释放位置时对实验是没有影响的。笔者通过实验测量出,当挡光片处于不同释放位置时,相应的角加速度也不同。因此,为保证常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可将挡光片释放位置尽量靠近光电门以减小阻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光强度对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光强度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光电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将红外光电液滴传感技术和药理学与生理学实验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液滴红外光电自动检测计数器",该装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到液滴通过而导致的信号瞬间变化,可更直观、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各种理化、药物及病理因素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实验装置相比,减少了实验过程中肉眼计数的繁琐劳动和受滴棒计数的不准确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增加了实验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反馈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考试作为常用的反馈手段具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性,教师无法即时地做出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即时反馈方法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内容。深度学习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文章中介绍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即时反馈教学中的一种方法,通过摄像头成像,统计分析学生的听课效果,即时显示学生认真听课人数的比例,供教师即时地掌握课堂听课状况,为行为提供参考。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增加附加教学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指出传统振动法测气体比热容比实验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气流方式以降低振动小球与管壁的碰撞机率,控制振动小球的振幅使之更接近简谐振动.并利用原有的光电计数仪,调整计数次数.测量显示,实验值更接近双原子的比热容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