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但至今学界对其传播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与深入。为此,笔者拟以移民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帕克对移民问题、移民报刊的研究,试图简要梳理出他的部分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军芳 《现代传播》2006,45(2):165-167
罗伯特·E·帕克(RobertE.Park)——这位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①出版于1922年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TheImmigrantPressanditsControl)是帕克唯一的专著。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当时的美国主流社会普遍关心这些移民是否会忠诚于美国。帕克深入少数民族社区,对数10种外文报刊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意第绪语、波兰语、德语等报刊主要帮助近来的移民懂得如何在北美生存下来,很少有报刊鼓励对于原先祖国的忠诚。美国的外语报刊通过帮助它们的移民读者同化于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源泉,是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芝加哥学派的基本传播思想出发,梳理了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渊源、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当时工业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芝加哥学派与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它对传播学的贡献,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帕克时期正是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帕克是最先将报业当成社会与文化机构进行研究的学者.在芝加哥学派中,他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为芝加哥学派作出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传播学在美国的研究.帕克的传播学思想和研究为日后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导向,也为传播社会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帕克。其有关传播的定义、报纸与民意的研究、集体行为以及一系列关于大众传播的实证课题研究对于大众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帕克的上述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芳 《青年记者》2017,(2):31-32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一书中讨论了外文报刊帮助移民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的环境中为自己定位,并分享社群的知识、政治和社会生活;另外,外文报刊是隔离和鼓励外语社群的手段,以此来防止同化.①这就是帕克所言的传播的两大社会功能,即社会认同和社会区隔.一方面,移民报刊可以像催化剂一样推动移民的社会适应;另一方面,也将冲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帕克赋予移民报刊社会整合功能.本文以凤凰卫视美洲台为例,分析海外华文媒体在移民同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阳 《新闻知识》2012,(2):21-22
本文通过比较传播效果研究与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历程、理论分殊,试图阐明传播效果研究与芝加哥学派的距离,以回应目前学术界传播效果量化研究一统天下的现实格局。两者都从社会现实出发,但对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握各不相同,此外,由于方法论的差异,两者分道扬镳。但是传播效果研究仍然可以从芝加哥学派汲取养分,以弥补其方法论取向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派,因为传播学根植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对芝加哥学派中关键人物的传播研究,解读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研究的滥觞之地可以追溯至芝加哥学派,追溯至齐美尔。本文采用比较的视野,从齐美尔对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追问出发,沿着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比较了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与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之间的不同,并认为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虽创新了方法、开拓了领域,但却丢失了芝加哥学派的"关系"视角,而这一视角对当下主流传播学走出不断重复过往研究这一封闭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史经常忽略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在技术主义方面所做的理论贡献。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为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创立与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但由于片面地强调技术,使芝加哥学派陷入了抽象的技术决定论泥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兴起之时,正处于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初期,具有社群怀旧色彩的杜威、帕克、库利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对当时盛行的大众传播媒介寄予了厚望,提出了传播是发展的根本,印刷意味着民主的"媒介决定论"观点。我们不能否认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媒介传播观的合理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视其认知缺陷。本文以媒介技术哲学及媒介现实为参照,从芝加哥学派传播政治观和传播社会观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其理想主义缺陷。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8):59-67
不同于海外移民报刊,亦不采取帕克的移民报刊研究路径,本文主要关注一种面向国内受众、由本国移民商业中介所创办的新型移民媒体。文章具体通过对移民微信公众号"A"推送的文章进行话语分析,分别从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研究移民中介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动员人们移民。研究发现,个体层面上该移民媒体将读者的个人身份构建为"世界公民",而非"国家公民"或是"民族成员";社会层面上存在诸多问题,加重了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国家层面上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社会不稳定、制度不健全的我国形象,与之相反,他国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乌托邦"。从中可以发现,移民媒体在动员过程中,将对中国公民的身份意识建构、国家形象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亟需引起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为,芝加哥学派、李普曼到大 众传播,是美国传播研究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条逻 辑发展线索。通过对这条线索的考察和梳理,展 示美国传播研究思想的基本演变:芝加哥学派主 要侧重于社会关系来透视传播,从而希望借助于 大众传播,使工业化社会能恢复此前社区那种良 好的关系;到了李普曼,虽然也看到了传播对人 类建立自身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但其重点的是对 民主社会虚妄的批判,由此证明大众媒介不仅不 可能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现实的关系,而且 会被人所利用。大众传播研究的兴起,完全偏离 了"关系"的视角,相反,大众媒介彻头彻尾就 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效果研究成为中心,其原因 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视阈下芝加哥学派简介 在传统观念中.芝加哥学派一般被归属于社会学领域.它是指1893年至1952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卓越的教师与学生,其成员主要包括库利、帕克、杜威、米德等。在传播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尽管并不为建立传播学学科体系的施拉姆所推崇,但其宏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质化研究的方法传统对于传播学的学科构建及后来的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视阈下芝加哥学派简介在传统观念中,芝加哥学派一般被归属于社会学领域,它是指1893年至1952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卓越的教师与学生,其成员主要包括库利、帕克、杜威、米德等。在传播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尽管并不为建立传播学学科体系的施拉姆所推崇,但其宏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芝加哥学派代表学者罗伯特·帕克的一系列相关著作和文献出发,找寻其中的关联点,论述帕克对黄色报刊的相关思想,试图从中得到关于黄色报刊研究的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传播学史中一位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进行描述。分别阐述了罗伯特·帕克的生平、他对社会学的贡献以及他的传播学研究,以此总结他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汤喜燕 《新闻知识》2013,(1):39-40,68
本文梳理了芝加哥学派与公众意见研究,指出:第一,芝加哥学派在公众意见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卫普斯的组织下将公众意见研究纳入传播研究,并藉此让传播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外来资金,使传播研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领域。第二,斯道弗的《美国士兵》是公众意见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对战后美国主流传播范式的确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因而,认识芝加哥学派,中国学者需要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经典文本《个人影响》关于群体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解释资源,实际上是对芝加哥学派首属群体理论的借用。这种被称为再发现的借用,由于研究范式不同造成了严重的理论误读,体现出抽象经验主义研究的固有缺陷,同时也反映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芝加哥学派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主流大众传播学,"传播"始终是美国社会学、传播学关注的重点。面对大移民和城市新环境,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创了以"有机体"为核心的社会传播观念;在此之后的哥伦比亚学派,受到二战的影响,将"结构功能"和"经验测量"的功能主义传播观发挥到极致,但是"传播"丰富的意义在传播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消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